陳云霞
“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是初中化學新課程標準中所指出來的,也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改變以往簡單灌輸式教學模式,要有效地將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活動之中,以確保學生在自主思考、主動探究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提高學習能力,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fā)展做好保障工作。本文就從如何有效地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綜合素質水平獲得大幅度提高。
一、問題探究模式的應用
問題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課堂一直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嚴重不利于學生健全的發(fā)展,更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在課改下,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去獨立思考,自主探究,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例如:在教學《質量守恒定律》時,為了有效地將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活動之中,也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在本節(jié)課的授課時,我選擇了問題探究教學法,首先,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①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是否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②在化學反應aA+bB=cC+dD中,a、b、c、d之間有什么關系?③你能試著用所學的知識來驗證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總和相等嗎?……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對上述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究,這樣不僅能夠打破傳統課堂的沉悶,給課堂注入生機,而且,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實驗探究模式的應用
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化學學科的基礎,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改變以往“背實驗”的方式,要鼓勵學生在自主動手實驗探究中去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進而,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工作。例如:在教學《二氧化碳的制取》時,為了有效貫徹落實探究式教學模式,也為了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借助“大理石、稀鹽酸、導管、試管、集氣瓶”等實驗用品進行自主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相關的結論,同時,在小組內進行思考:為什么不選擇稀硫酸而選擇稀鹽酸?這樣的自主實驗探究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能加強學生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
素養(yǎng)。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有效地將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活動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