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務員調薪誰說了算
前不久,香港立法會通過了公務員漲薪4.71%至5.96%的提議。不過,這一消息在香港社會激起的水花還不如在內地大,因為香港公務員工資依法年年調,漲是常態(tài),不漲才是新聞。
香港公務員的工資能上能下,準確地說,漲工資只是薪酬調整的一種方式。
那么,薪酬調整誰說了算?兩項調查的結果很重要。一項叫“薪酬水平調查”,通過調查和比較私營公司與政府的“類似職位”,來找出政府內各項職位的薪酬水平,每6年進行一次;另一項叫“薪酬趨勢調查”,通過調查私營公司過去一年中工資的上升或下降幅度,來計算公務員薪酬調整的幅度,每年進行一次。除了薪酬趨勢調查得出的薪酬趨勢凈指標,還要綜合考慮香港的經濟狀況、生活費用的變動、特區(qū)政府的財政狀況、職工一方對薪酬調整的要求以及公務員的士氣,才能作出最終的決定。
由此可見,香港公務員雖然也是“鐵飯碗”,但“出糧”多少依然和經濟景氣息息相關。
1997年金融風暴后,香港特區(qū)政府為了與市民共渡難關,宣布“凍薪”——整個公務員隊伍的工資從1999年開始原地踏步兩年。2009年6月,時任香港行政長官的曾蔭權宣布,他和政府問責團隊自愿減薪5.38%,與市民共體度時艱。此后公務員逐年加薪,問責團隊卻沒再調整薪酬。今年初,港府宣布,行政長官及全體港府所屬官員的薪酬也將調整回到2009年水平。
在港府看來,調整薪酬須兼顧效率與公平。即使是漲薪,當事者不滿意的也大有人在。但總體而言,香港公務員的薪酬調整機制公開、透明、有序,社會反響良好。
(文/王堯據《人民日報》)
□本欄編輯/常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