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岳
(西安市青龍寺遺址保管所 陜西 西安 710061)
淺議當今博物館文物保護與管理的發(fā)展趨勢
王 岳
(西安市青龍寺遺址保管所 陜西 西安 710061)
博物館是收藏人類文明的神圣地方,是歷史的另一類書籍。但是這些資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遭到破壞,就會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失,因此,加強博物館文物保護與管理,是文物保護中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當今博物館文物保護與管理仍存在一些弊端,以下是對它的發(fā)展趨勢的分析。
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發(fā)展趨勢
當今博物館文物保護措施越來越多,但是仍然有很多文物無法保存下來,文物保護與管理有什么意義,文物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文化底蘊,博物館文物保護與管理是否嚴謹,如何進一步改進保護與管理措施,文物保護與管理的發(fā)展趨勢是下面將要討論方面。
博物館肩負著收藏、保護和傳承文化的責任。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文化被濃縮進博物館,它們代表了歷史文化。文物是歷史沉淀下來的東西,是中國源遠流長歷史的見證,它是光輝燦爛的中國文化的載體,是團結中華各個民族的精神紐帶。保護文化資源,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這對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增進民族凝聚力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不少的文物正在遺失,再也無法保存,這就需要我們加大力度去保護它們。
生活在這個多姿多彩的時代,歷史的痕跡已經黯然離去,我們已經很難從身邊看到歷史的影子,可是我們不能遺忘歷史。這些文物見證了我們不曾經歷過的時代,繁華也好,蕭條也罷,我們都應謹記歷史,要從文物身上看到歷史,這樣才能在發(fā)展快速的今天找準自己的位置。長城雖然家喻戶曉,但是它的存在不僅是為了賞玩,而是為了讓人們知道它是歷史,見證了苦難和甘甜。博物館的文物不像長城這樣大露與世,因為他們比長城這樣的建筑文物更容易毀壞,也難以修復。從文字出現(xiàn)來說吧,甲骨文被收藏在博物館,并不是說這種字多罕見,因為它已經被記載下來,只是它代表著一種文化的誕生,有紀念意義。
(一)文物失竊、毀壞嚴重
博物館中收藏的文物對外開放,每個人都有權利觀賞,可是,近年來,不少大小博物館都遇到失竊或者文物破壞的情形。其中以中國的故宮博物館為例,在2013年5月8日,故宮博物館失竊九件展品被竊,雖然偷盜者已經歸案,但是這種事件是否能徹底解決還有待改進。此外,故宮的一些文物在檢測時已經受損,比如清宮屏風浸水;再者,明代法器等四件藏品人為損壞;更甚者,有文物被拍賣,比如宋代書札。到底還有多少文物經得起丟失和損壞?文物丟失和破壞不僅僅是表面的丟失和破壞,而是我們對民族歷史的敬仰遭到了褻瀆。
(二)管理人員管理不到位
管理人員不是“看門狗”,而是管理者,需要從各個方面保護博物館里的文物,不僅僅是負責人進人出。還是從故宮失竊說起,在盜竊者歸案后,故宮相關負責人冠冕堂皇說這件事情已經得到了解決,但事實上確是毫無改進。把一個盜竊者關進監(jiān)獄,還要更多盜竊者覬覦文物。管理者該做的不是做出沒有行動的承諾,而是切切實實做好防盜工作,杜絕盜竊事件的發(fā)生。除了管理好外部因素對文物的破壞,還要管理好內部工作人員。文物丟失和損壞都與管理人員有關,更嚴重的是,管理人員參與破壞和偷盜文物。博物館文物保護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必須是把管理員的素養(yǎng)提上去,否則,外憂內患,那博物館的文物就更加岌岌可危了。
(三)資金制約文物保護力度
文物的保存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有些文物由于對特殊條件要求高,所以需要的更大力度的保護。其實,這方面對資金的需要還不是最主要的,尤其是對于地震等災害區(qū)。文物難以禁受震動,尤其是陶瓷器類文物,因此在震后重建或修整需要大量資金。資金嚴重制約著博物館文物的保護和管理,也使得博物館的各方面工作施展起來困難,比如成列問題,沒有好的成列專臺,對文物的保護就很不利。
(一)政府加大文物保護的資金支持,博物館提高藏品保護水平
文物是人類不可再生的寶貴財富,它的保護工作有很大難度,因此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政府在政策上對文物加強保護的同時,還要給予資金支持。一些地方政府認為在文物保護方面投入資金不實惠,因此導致了當?shù)夭┪镳^文物損壞嚴重,從而使文物保護工作很難實施下去。在外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文物也可能受到破壞,因此,提高藏品保護水平也必不可少。
(二)遵守制度嚴格管理,處理好基礎建設和文物保護的關系
博物館文物保護與管理一定要配合相關管理方式和制度,嚴格按照藏品接收、鑒定、登帳、分類、編目、定級、建檔、入庫、排架、提用、注銷和統(tǒng)計等程序進行管理,要嚴格執(zhí)行這一套程序,只有這樣,才能順利開展藏品保護工作;一定要按照藏品征集、鑒定、分類、消毒、修復、復制制度和出入庫管理規(guī)定、安全管理守則、設備設施的檢修制度進行管理,并且在過程中不斷完善管理。在基礎建設和文物保護關系處理上,要遵循先文物后建設的原則,能夠保留的一定保留,在博物館文物保護和管理中,及時對即將被破壞的文物進行收藏。最好的辦法是,政府部門制定相關管理條例,解決基礎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如若已有相關條例,必須按照條例進行。
(三)鼓勵全民參與到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中去
博物館是一個對外開放平臺,人人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博物館充分利用這一點就可以更好地保護文物。文物應該被全民所知,也應該使全民對文物持有崇高的敬意,通過各種途徑向全民宣傳,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文物管理中,這會使他們新生自豪感,對文物保護很有幫助。不過,現(xiàn)在還有不少博物館不對外開放,遠遠與社會隔離,這就體現(xiàn)不出文物的歷史厚重感。
博物館文物加強保護與管理是當下博物館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積極主動面對保護和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且解決這些困難才是唯一能提高保護與管理的能力的手段。
[1]馮亞武.試論博物館館藏品的保護與管理[J].黑河學刊.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