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白 Text by Xiao Bai
畢業(yè)·記
◎文/小白 Text by Xiao Bai
如今,大學不再是少數(shù)人的夢想,
而是一種普遍的回憶。
無論你是誰,你在哪兒,
都珍藏著屬于自己關于大學的記憶。
那或許是沉靜綿長的奮斗心路,
或許是活潑喧囂的難忘故事,或許是溫暖細膩的動人情誼,
其實,它們有著同一個名字
——青春。
四年前的六月,你在高考的考場上全力以赴、奮筆疾書,為夢想而戰(zhàn),為向往已久的大學生活而戰(zhàn);四年后依舊是六月,你走在偌大校園的樹影下,曾經(jīng)的想象、憧憬已變成回憶,打包在行李箱中,沉甸甸的。
六月明亮的陽光讓樹影更加清晰,風把離別的氣息吹散,飄滿了整個校園。每一個離校的腳步都仔細而緩慢,是行李太沉重嗎?其實,只是你想再認真地看一遍熟悉的校園,記住這片風景,再回味一下這四年的好時光……
回頭看看熟悉的宿舍樓,這一次再沒有一盞燈會為晚歸的你而亮。不遠處,那溫暖了你無數(shù)個清晨與深夜的小吃攤上,八寶粥配包子的組合也換了別人來接力。閱覽室里,最愛的那本小說還躲在大架子的最下面,藏起它的人忘了歸位,不知道誰會發(fā)現(xiàn)這個小秘密。
目之所及的地方,都舍不得忘記。然而日子還要尋常的過,想到下次回校已沒有可以停留的宿舍與教室,這一方天地挪讓給了別人的青春,就忍不住停下腳步,在腦海中惡狠狠地將大學生活一遍遍回放……
在圖書館大自修室的占座傳統(tǒng)還沒被先進的電子選座系統(tǒng)取代時,大自修室堪稱許多同學的第二個“家”。選一個自己喜歡的位子,讓課本、參考書、習題集、水杯、臺歷在桌上生根發(fā)芽,越長越高。遠遠看到自己的位子上書本堆疊得錯落有致,桌面微微凌亂,一種候鳥筑成新巢的喜悅油然而生。那些奮筆疾書的清晨與夜晚,伏案小憩的午后與黃昏,俯首抬眼間晨昏瞬息,不變的是眼前熟悉的風景,或者是某個可愛的背影。
如果你曾是個“泡館”族,那么在飽嘗被管理員收書的苦頭之后,你一定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初來乍到,難免都要收到幾張“沒收占座書籍,去圖書館xxx房間領取”的小紙條作為見面禮。長此以往,你練就了一身好“武藝”,老早就能嗅到收書阿姨身上的“殺氣”,早早給自己的寶貝資料找個“防空洞”,待到“轟炸”結束,拍拍書本上的灰塵重新放回案頭,劫后余生的欣喜不言自明。圖書館的日常,大抵如此。
期末的圖書館,就是再老資格的“泡館”族,也休想在白熱化的搶座大戰(zhàn)中占得分毫便宜!冬暖夏涼、學習氛圍濃厚、參考書目豐富、押題秘籍紛飛的圖書館在期末復習中的地位簡直至高無上,說“得圖書館者得天下”雖然略微夸張,但是得個讓自己小得意的成績還是沒問題的。如此說來,期末的圖書館值得你五點鐘沖出被窩,以百米沖刺的速度,靈活矯健地穿過人山人海占個座位。那被人群絆倒后脫口而出,英勇無畏的“別管我,占座要緊”,誰能說不是一份取得好成績的決心呢?
這種種,在你還好了最后的那本書,打包好了所有的習題集、參考書,輕輕地撕下桌上勾畫得滿滿當當?shù)挠媱澅頃r,戛然而止,圖書館又變成了你們初見時的模樣……
“砰!”一個足球落在了你的不遠處,“同學,幫忙傳個球!”足球場上,幾個身著院系隊服的大男孩兒抱歉地朝你揮揮手。你的思緒隨著穩(wěn)穩(wěn)落回人群中間的足球,游蕩向遠方。
在這片沒有絲毫陰涼的運動場上,你開始了大學第一課——軍訓。新軍裝,黃膠鞋都不那么合身,九月“秋老虎”的威風不減,迷彩帽子里捂著的一團熱氣,現(xiàn)在想起來也足夠讓你氣惱。隊列里你瞅準教官背過臉去,迅速跟同伴聊上幾句,或者扭頭看看那幾張早已爛熟于心的好看面孔。休息時必唱的軍歌就那么幾首,卻在拉歌時被唱出了好幾個調(diào)調(diào),教官那帶著方言的口令,時常戳中大家的笑穴。最終成了貫穿整個大學生活笑料的,是你站了一整天軍姿后兩腿酸疼,怎么爬也爬不上床的尷尬場景。
軍訓后很長一段時間,你對這片給你個下馬威的運動場怎么都愛不起來,直到某個疲憊的夜晚,這片開闊地面上的美妙星空深深吸引了你,從此你愛上了這里。不論是晨光熹微,還是月上柳梢,一天之中,你總會找個時刻前來報到。
你想著自己的心事奔跑,一簇又一簇的人群被你甩在身后,你的耳邊時而掠過幾句甜膩的情話,一些溫暖寬慰,一陣嬉笑,有時也有些許傷心落寞夾雜其間。那高高的看臺上總有些浪漫的人兒,喜歡相約著去背書、吹風,看月色。疏朗開闊的風景之下,也藏著些小秘密——有人曾繞著操場不知跑了多少圈,只為了與一個身影擦肩而過;球場外,那個偷偷把礦泉水和紙巾塞進穿3號球衣男孩書包里的姑娘,你們最終有沒有在一起呢?
球賽、運動會、拔河比賽、冬季長跑輪番在這片運動場上上演,青春的熱烈與喧囂在這里此起彼伏,從未落幕。時間猶如這運動場,一圈圈兒總沒有盡頭,而我們則似那一刻刻走過了就再也追不回的鐘點,成為時間海洋中的一滴。
上了大學,意味著離開了家的庇護。在一眾的報告、論文、大小考試的追殺之下,仗劍天涯的英雄也難免氣短。你摒著最后一口氣,撞開房間大門,殺出一條血路,一頭栽倒在床上,深呼吸,唯有這里最柔軟,最治愈。
此刻,床下的幾雙眼睛,同情又關切。只要你愿意,無論是紙巾一張接一張,還是啤酒一瓶兒又一瓶兒,兄弟姐妹全都接招兒。幾雙手齊心協(xié)力,為你拍去摸爬滾打的一身灰塵,展平心上那道皺皺巴巴的坎兒,你又元氣滿滿,準備再次出發(fā)。
遼大圖書館的合影
拍寢室合影前,學姐們利用校門的窗戶梳妝整理
十一點熄燈的鐵律,對精氣神兒十足的大好青年,堪稱酷刑,于是,各色夜間活動應運而生。伴著一盞充電小臺燈,一屋子人“炸金花”“打滾子”,打牌的技巧一日千里。一次,某君將手中的紙牌氣勢如虹的摜在桌上,任誰都以為這陣仗定是贏了,不想他牌一脫手就奪路而逃,原來是“詐和”!眾人合力圍追堵截,捉他回來“大刑伺候”。
學期過半,幾個食堂輪番吃將下來,早已膩味,小飯館兒雖然美味,怎奈生活費總是略微羞澀。這時你想起了師姐傳給你的小電鍋,遂跟其他幾人提議“咱們吃火鍋兒吧”,其余三人熱烈響應。最后一堂課上的心猿意馬,只待下課,一行人飛奔向小菜市場,青菜、豆皮、魚丸、肉片兒、麻醬滿載而歸。待到一切布置妥當,四人圍坐一圈,頗有生活經(jīng)驗的老大安排,“先煮葷的,開鍋下青菜”。
終于挨到了這萬眾期待的開鍋時刻,門響了!“篤篤篤!同學開門”,“糟糕是大媽!快藏好鍋”耳聰?shù)睦先呎f邊去應門。大媽氣勢磅礴,破門而入“呦,聚餐呢呀,還挺豐富!姑娘們這大冷天兒怎么光吃生的?青菜不用煮?”“不用不用,我們這不是減肥嘛!”你趕緊應和。大媽猛一回身指著肉片兒說“這肉,小姑娘們也生吃?!鍋,還是交出來吧!”四人眼見證據(jù)確鑿,只好把煮好的火鍋連鍋給了大媽,目送她得意洋洋地離開。
大媽是如何每次都能一擊即中,至今還是個迷。
人們都愿意在訣別時回想,而在身處其境中遺忘。只有沉重的行李箱最終擺在身前,校園的存在感才真切地震撼著自己。只要邁步出校門,同學便成為校友。美好的青春終將逝去,但記憶永存,盡管時光荏苒,但大學的氣質(zhì)卻經(jīng)久不變。多年以后,面對校慶,久經(jīng)滄桑的你是否會想起,學長帶你報到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大學四年都沒見過幾次的遼大噴泉
當他們排隊排畢業(yè)合影時,我來到了他們背后,拍下了這個比正臉還更能代表他們個性的背面畢業(yè)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