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利民 李洪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 楊凌 700)
高校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對網球運動推廣的研究
□ 王利民1李洪斌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楊凌712100)
運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實驗調查法,對我國部分具有招生網球高水平運動員資格的普通高校網球運動運動開展、推廣進行調查分析。研究表明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參與到網球運動推廣行列中有明顯的效果,但許多高校的網球高水平運動隊是相對獨立的,并沒有對高校網球運動的推廣做出努力。針對這一現(xiàn)象提出相應的對策,為我國高校網球運動進一步推廣提供依據(jù)。
高校網球運動網球高水平運動員推廣
針對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連年下降的現(xiàn)狀,2014年7月教育部發(fā)布《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標準》規(guī)定大學生體質測試成績與大學生評優(yōu)、推先、畢業(yè)掛鉤。新舉措的推行旨在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使學生走出宿舍、走出網絡、走向運動場。目前,網球運動成為了當代大學生倍受青睞和熱烈追捧的體育項目,許多高校開始認識到在高校開展網球運動對當代大學生身心發(fā)展有獨特的促進作用,大力修建網球場、引進網球師資、舉辦各類網球賽事等,高校網球運動的開展正處于“貴族運動”向大眾化階段過渡的時期。如今,我國部分高校具有招生網球高水平運動員資格,但網球高水平運動員的訓練和普通大學生體育活動相對獨立,這使得網球高水平運動員成了“競技網球”的代名詞。本研究旨在尋求一條由網球高水平隊員協(xié)助、帶領高校網球運動有效推廣的途徑,使得高校的網球運動由“貴族”向大眾盡快過渡。
2.1、研究對象
從全國31所具有招生網球高水平運動員的高校中隨機抽取7所高校作為研究對象。7所高校分別為:沈陽化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南京農業(yè)大學、四川大學。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部分高校對高水平運動員規(guī)定的相關文件及高校網球運動開展的現(xiàn)狀等學術論文,全面了解本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
2.2.2、訪談調查法 走訪或電話采訪了7所高校的管理人員、網球教練員、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就有關網球運動在高校的開展現(xiàn)狀進行了咨詢與調研。
2.2.3、問卷調查法 對我國7所具有招生網球高水平運動員資格的高校大學生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65份,有效問卷占93%,符合社會調查研究需要。
2.2.4、實驗對照等方法 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級2個網球平行班各40名大學生進行實驗對照。
2.2.5、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調查問卷和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常規(guī)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
3.1、高校網球運動推廣的現(xiàn)狀
3.1.1、高校網球運動開展模式現(xiàn)狀
調查顯示,具有招生網球高水平運動員的高校網球運動開展的模式有:網球技術必修課、網球理論選修課、網球協(xié)會(俱樂部)、院系網球隊、個人網球賽、網球輔導班等。7所高校中開設網球技術必修課的有6所高校,開設網球理論選修課的有1所高校,具有網球協(xié)會或俱樂部的有4所高校,設有院(系)網球隊的有5所高校,常年舉辦校內比賽的有5所高校,具有各種網球培訓的有6所高校。這說明具有招生網球高水平運動員資格的高校開展網球運動是多樣化的,這與高校對網球運動的重視、具有大量的網球場地、學生對網球運動的認識等是分不開的。
3.1.2、大學生參與網球運動的形式分析
關于“你平時參與網球運動的形式有哪些”的內容,調查結果表明:只是通過網球選修課參與網球運動的占62.7%,通過選修網球理論課提高對網球運動認識而后參與網球運動的占1.3%,加入網球協(xié)會或報名參加網球輔導班培訓參與網球運動的占21%,加入本學院(系)參與網球運動的占10%,個人自主參與網球運動的占5%。由此可見,大學生參與網球運動的形式主要以網球選修課、網球協(xié)會或輔導班及本學院(系)組織的院隊為主。
3.1.3、影響大學生參與網球運動的因素分析
影響大學生參與網球運動的因素分析(圖一)
在對具有網球高水平招生資格的高校調查中發(fā)現(xiàn),影響大學生參與網球運動的主要因素為技術水平提高慢、缺乏專業(yè)指導,從而減弱了大學生參與網球運動的興趣,也就慢慢失去了對網球運動的堅持;經查閱文獻資料,全國普通高校影響大學生參與網球運動的因素分析顯示:場地限制和消費高占據(jù)了主導因素。這說明,具有招生網球高水平運動員的高校在場地保障方面超越了其他普通高校;另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校獨生子女數(shù)量增多,大學生可以承受網球設施的消費。
3.2、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參與網球運動推廣的現(xiàn)狀
3.2.1、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參與網球運動推廣可行性分析
3.2.1.1、網球高水平隊員數(shù)量充足是推廣網球運動的保障
網球高水平運動員進入高校學習,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技術水平較高,承擔比賽任務的一線隊員;一類是技術水平一般,作為高校的二線隊員。在高校,具有較高競技運動水平的運動員有責任為學校乃至全國競技體育做出貢獻,這也是教育部起初在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的初衷;同時競技水平一般的高水平運動員也可以利用自身特長帶動學校大眾體育的發(fā)展。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具有招生網球高水平運動員資格的高校網球高水平運動員數(shù)量充足,在滿足競技網球運動訓練的同時亦可滿足大眾網球運動的推廣。
3.2.1.2、高校網球運動形式多樣化為隊員搭建了平臺
目前,具有招生網球高水平運動員資格的高校網球運動程多樣化發(fā)展。一般高校網球運動的存在形式有:網球課程、網球協(xié)會(俱樂部)、院網球隊、校網球隊、網球輔導班等,部分高校甚至還開設了《網球文化與賽事鑒賞》理論課程。多樣化的網球運動組織形式為網球高水平運動員施展自身的特長搭建了平臺。
3.2.1.3、網球高水平運動員渴望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
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的價值觀具有強烈的時代性與代表性。他們很獨立,但又缺乏獨立性;他們希望與人溝通,但又不懂得人際交往。網球高水平運動員是眾多大學生中的極少數(shù),他們渴望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通過各種網球運動組織形式,可以讓他們展示自己、結交更多的朋友。
3.2.2、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參與網球運動推廣的形式分析
表1 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參與網球運動推廣形式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參與網球運動推廣的形式有擔任助理教練,協(xié)助網球教師上課;被分配到各學院(系),指導院隊訓練;擔任各種網球培訓機構教練及作為陪練,協(xié)助普通網球隊訓練。其中大多數(shù)網球高水平運動員通過擔任各種網球培訓班教練、網球協(xié)會(俱樂部)教練形式來推廣網球運動。在對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參與推廣的原因中發(fā)現(xiàn),擔任各種培訓班教練可以有額外的經濟收入或是可以達到交友的目的,有的高水平隊員甚至注冊了網球培訓公司來在校外進行推廣網球運動。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高校網球高水平運動員推廣網球運動主要以營利為目的,而且參與對象一般為校外人員,對于校內網球運動的推廣幾乎沒有發(fā)揮作用。
高校管理人員、教練員認為,高校網球高水平運動員過早的接觸社會并以營利為目的的參與形式與其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是不相符的。高校高水平運動員有責任為高校的競技網球做出最大的貢獻,平時應該把主要的經歷和時間放在學習文化知識和提高訓練質量上;同時他們也有義務為高校網球運動的普及和推廣貢獻一份力。
3.2.3、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參與網球運動推廣效果分析
表2 網球高水平隊員作為助教參與網球課指導效果分析表
實驗一:隨機抽取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級網球俱樂部選修課兩個平行班(設為A班與B班),每班40名大學生,兩個班學生均無網球運動基礎,將一名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分配到A班作為任課教師助教協(xié)助任課教師上課,主要任課教師動作示范、糾正錯誤動作、講解網球比賽禮儀規(guī)則等;B班跟隨任課教師正常上課。一學期過后效果分析如表2:
實驗二:隨機抽取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網球隊與理學院網球隊,將一名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分配到植保學院網球隊擔任教練,高水平隊員每周帶領植保學院網球隊訓練兩次,每次2小時;對理學院網球隊不作要求,自行訓練。一年后舉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第四屆院系間網球團體賽,效果分析如表3:從實驗(一)的效果可以看出:網球高水平隊員參與網球教學極大的激發(fā)了大學生對網球運動的興趣,提高了大學生網球技術水平,對大學生參與網球運動從課堂過渡到課外起到了帶動、引導的作用。實驗(二)的效果說明:網球高水平運動員擔任院隊教練更容易跟大學生溝通,有利于大學生網球競技水平的提高。
表3 網球高水平隊員參與院網球隊訓練效果分析表
3.2.4、影響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參與網球運動推廣的原因分析
影響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參與網球推廣的原因分析(圖二)
關于“你是否參與本校或外校大眾網球運動普及、推廣”的內容,調查結果表明:從未參與占32.7%,偶爾參與占54.8%,經常參與占12.5%??梢?,高校的網球高水平運動員一半以上偶爾參與大眾網球運動的推廣。對其中原因分析(圖二),結果顯示網球高水平運動員本身樂意參與到網球運動的推廣中,只是學校缺乏組織途徑,使得網球高水平隊員獨自訓練、互不干擾;部分高水平隊員感覺訓練、學業(yè)繁重,沒有時間參與到大眾網球運動的活動中,其主要原因是這部分隊員平時承擔的比賽任務較重。
4.1、合理劃分不同運動水平的網球高水平運動員的責任和義務
新的形勢下,高校網球高水平運動員有為國家奧運爭光計劃和競技體育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貢獻的責任和義務;與此同時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尤其是二線的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在不影響訓練的情況下,亦有責任和義務為高校的大眾網球運動推廣作出貢獻。因此,高校應該根據(jù)自身競技需要將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合理劃分,具有較高水平的運動員主要以競技訓練為主,技術水平一般的網球高水平運動員主要以網球運動在高校的推廣為主。
4.2、加強思想教育,拓寬高水平運動員參與網球運動推廣的模式
高校相關部門首先應對網球高水平隊員加強思想教育,使其明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消除其參與網球運動以營利為目的的模式;同時高校應該拓寬網球高水平隊員參與網球運動推廣的形式,為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尤其是為二線網球高水平運動員發(fā)揮自身特長、實現(xiàn)自我價值搭建平臺。根據(jù)對高校網球運動推廣模式分析,目前有利于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參與網球運動進一步推廣的有效模式有:課堂上作為助理協(xié)助網球教師開展網球運動;分配到各學院(系),擔任教練開展院隊訓練;對高校教職員工進行定期網球培訓,帶動大學生參與網球運動的積極性;作為教練或陪練帶動高校普通網球隊、網球協(xié)會(俱樂部)訓練;成立網球高水平運動員裁判組,協(xié)助各項比賽的有序進行。各高??筛鶕?jù)自身網球運動推廣現(xiàn)狀及網球高水平運動員數(shù)量、承擔的任務等情況合理開設網球運動推廣模式,帶動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4.3、建立和完善網球高水平運動員管理和考核機制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高校相關部門首先應該從組織管理方面入手,建立一套針對網球高水平運動員參與網球運動推廣的途徑,使一部分網球高水平運動員有效的參與到陽光體育活動中,帶動網球運動在高校的發(fā)展;同時針對網球高水平隊員參與網球運動推廣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及評估,制定詳細考核標準,保證高校網球運動有序、健康發(fā)展。
[1]盛夏.遼寧省普通高校網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1.
[2]胡躍梅,苗元江,王青華.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幸福感調查研究[G].南昌:南昌大學教育學院,2008.
[3]陶志翔.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8
[4]于藴.網球選項課教學在普通高校發(fā)展的社會學思考[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19(4):66-67.
[5]朱征宇.對網球選修課學生狀態(tài)的調查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2):77-78,81.
[6]靳海濤.高校網球競技運動提高與普及互動模式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學網球隊為案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0(4).
[7]王文芹.網球選項課教學方法的探索與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2).
[8]李冬蕾.高校高水平運動員激勵機制探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