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上鸚
隨著第二語言習得 (SLA)的不斷發(fā)展,各種理論相繼出現(xiàn),如在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盛行一時的對比分析 (CA)理論,被語言學家用來研究母語和目標語言之間的關(guān)系,后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使得很多現(xiàn)象無法解釋,而后它的重要地位逐漸被橫空出世的錯誤分析理論和應運而生的中介語理論所取代;錯誤分析因而被公認為是二語習得領(lǐng)域的重大突破。
Be動詞是英語語法概念中的重點,也是凸顯英漢兩種語言差異性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英語初學者在使用Be動詞時犯錯頻率較高,所以,研究英語初學者關(guān)于Be動詞的誤用十分必要。
本研究中語料庫所選的語料源自于吉林省長春市某普通初中抽選出的247名學生在2014年冬季學期英語單科期中期末考試的考場作文,共計494篇。
將單詞進行詞性標注,并按照動詞Be的變體形式 (be,am,is,are,was,were,being,been等)進行檢索,發(fā)現(xiàn)并總結(jié)be動詞的錯誤類型。
經(jīng)過數(shù)據(jù)整理可得出如下統(tǒng)計結(jié)果:
按照be動詞出現(xiàn)錯誤的形式,可以將其分成六個種類:遺失、冗余、主謂一致、時態(tài)、縮寫和固定搭配錯誤。
7年級 8年級 9分類年級頻數(shù) 頻率% 頻數(shù) 頻率% 頻數(shù) 頻率%遺失1 3.6 2 8.7 6 25冗余2 7.1 4 17.4 4 16.7主謂一致10 35.7 3 13 2 8.3時態(tài)8 28.6 6 26.1 4 16.7搭配0 0 8 34.8 8 33.3
縮寫28 100 23 100 24 100 7 25 0 0 0 0合計
由于篇幅有限,暫以Be動詞遺失錯誤為例分析其產(chǎn)生的原因:
許多中學生慣于將句中必不可少的be動詞遺漏,例如:
(1)When you at school,you must study.
(2)Hurry up,you will late.
在漢語當中,主語和后面的如形容詞、介詞短語一類的成分可以直接放在一起,而在英語當中,這中間必須插入一個連接動詞或系動詞,相當于漢語中“是”的概念。兩種語言語法規(guī)則如此的迥異使得英語初學者很容易遺漏be動詞,也就是母語對二語的負遷移導致了be動詞的誤用。
得出的主要結(jié)論如下:
(一)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錯誤類型是時態(tài)錯誤 (24%)。其次是主謂一致錯誤(20%)。出現(xiàn)頻率最低的類型是縮寫錯誤 (9.3%)。
(二)導致be動詞誤用的最主要原因是概念遷移。概念負遷移會讓初學者以漢語的思維去鋪排英語的語法邏輯關(guān)系。
[1]Betty Wallance.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ontrastive Analysis,Error Analysis,and Related Aspects[M].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3.
[2]Liu,Y.B & Zhang,H.P.(2012)Use and Misuse of Cohesive Devices in the Writings of EFL Chinese Learners:A Corpus-based Study.Tono et al.(eds),Developmental and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s in Learner Corpus Research.Amsterdam:Benjamins.
[3]戴曼純,郭力.中國英語學習者be動詞的習得規(guī)律 [J].外語教學,v28.No.3.2007.41-46.
[4]郭翠.第二語言習得中的語言遷移研究 [J].語言研究,第1期,2002.
[5]蔣海燕.關(guān)于中國學生習得be的個案研究[J].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