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燦江 林曉輝 馮雨晴
(1.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新鄉(xiāng) 453007; 2.哈爾濱工程大學體育部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改革開放后,各高校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因地制宜,從為國家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綜合型”人才的方向出發(fā),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實驗和研究,陸續(xù)設計出很多種體育教學模式,逐漸形成了現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多樣化的格局,這對加強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是有重大實際作用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但是在教學實踐的過程期間,教育工作者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具有自己風格的教學模式,不可否認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自己的特長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得到一定的發(fā)揮,但是久而久之容易陷入固定的思維模式,固步自封,使體育教學難以進步和發(fā)展。如在體育課堂準備部分中,體育教師一般采用跑步來進行熱身,隨后便做徒手操,千篇一律,無論上什么項目的體育課都是一樣,最終導致學生厭倦枯燥單調的體育課,在人人都不愿上體育課的情況下體育教學質量從何談起,因此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應靈活運用體育教學模式,拓展思路,敢于嘗試。所以加強對體育教學模式的認識和研究變得格外重要。一個正確的指導思想理論指導實踐,才能促進事物的發(fā)展,讓每位體育教師都能做到教學方法別致,學生有興趣參與其中,最后達到體育教學目的。
中國體育教學模式。
1.2.1 文獻資料法
一方面通過期刊雜志尋找有關體育教學模式方面的資料;另一方面通過查閱網上的期刊查看有關體育教學模式方面的論文,從而為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論基礎。
1.2.2 邏輯分析法
主要是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分析,再對其進行綜合概括,由現象到本質把握中國體育教學模式。
傳統的體育教學一般走這樣的教學模式,安排課堂教學,然后復習以前學過的內容,再進行新的教學內容,最后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布置課下練習??墒?當時代變了,社會的需求變了的時候,教學對象,目標等也會跟著變化。長時間以來,體育教學并沒有多大改變,逐漸的,這種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變成了老師和學生的枷鎖。在體育教師這一方面來說,體育教師往往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起主導作用,長此以往,使得教學活動方式陷入固定的條條框框之中,教師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受到限制;有些老師長期缺少對自身工作的必要反省,在教學方法方面顯得比較單調,致使體育教學千人一面,沒有生氣。顯而易見,在現在體育教學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這種體育教學模式不僅是低效率的,也是不利于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已經不適應現代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的發(fā)展需要,也是不利于體育教育事業(yè)長期發(fā)展的,體育的教育意義更無從談起。
這一時期,我國出現了很多不同的體育教學模式,也對部分教學模式進行了實際的實踐,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的表現比較搶眼,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是其中的佼佼者。這種模式受班級、教學進程和內容的限制非常小,而且又能很好地遵循體育教學規(guī)律,完成一節(jié)真正意義上的體育課。它的優(yōu)點是:還可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在各不同項目之間組織有益的活動,豐富與完善課堂常規(guī)教學。雖然體育教學俱樂部模式目前還存在一些不足,還需要完善,但是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隨著時代發(fā)展一定會成為體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思路和方向。
教育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嘗試,所以體育教學改革也不應落后。提高教學質量的最好方法就是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對一節(jié)體育課的課堂結構進行優(yōu)化。體育教學不應該有固定的方法,今天的體育教學更應該提倡課堂教學結構的多樣性。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體育課,它的組織形式和在課堂下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活動變化的規(guī)律也不一樣,所以在一節(jié)體育課上更要合理地安排課堂結構,并在教學實踐中靈活轉換,體現體育教學的連續(xù)性、節(jié)奏感。不斷發(fā)展突破固有的架構,才能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就必須改革不符合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需求的課堂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利用體育教育自己的優(yōu)點,把劣勢轉變?yōu)閮?yōu)勢,化不利為有利。同時,對待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應該持一種一分為二的觀點,缺點堅決摒棄,優(yōu)點繼續(xù)發(fā)揚。另外也應把目光投向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適合本校實際的體育教學方法,使每節(jié)課都做到與眾不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隨著現代生活學習節(jié)奏的加快,學生心理負擔的加重,學生體能下降,樹立以增強體育素質為中心的學校體育教學體系是必要的。另外,21世紀是人才競爭爆炸的時代,社會和人們對體育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所以體育教學模式及教學的組織與內容的安排,必須滿足人們的日益變化的需求,才能充分體現體育的特殊價值。
創(chuàng)新是一切事物發(fā)展的動力,進一步加強對體育教學模式理論研究的創(chuàng)新,是體育教學實踐發(fā)展的不竭動力。通過閱讀體育教學模式的相關論文,和相關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經過歸納分析并選出了幾種具有代表性體育教學模式,有共同點,也有各自突出的特點。其中,領會式體育教學模式,開始嘗試讓學生自己先去從整體上體會的新教學內容,然后再去深入學習細節(jié)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這種體育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探索,獲得知識和技能記憶更深刻。各種體育教學模式,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也不能紙上談兵,具體怎么樣才能靈活運用于體育教學實踐中,這就要求廣大體育工作者認清這些體育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把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當作體育教學的主要出發(fā)點,時時刻刻對自身教學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
新穎的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研究中不斷涌現,有一些先進的、優(yōu)化的體育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已經有效地提高了體育課的教學質量。但是每節(jié)體育課有多種內容構成,各個內容都有相對應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指導思想,在每堂體育課中運用一種教學模式顯然不能滿足一堂多內容和多目的的體育課。
所以筆者認為,根據體育教學模式的結構,教學目標是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特定的教學模式以其特殊的功能與其特定的教學目標相對應??砂洋w育課的每節(jié)教學內容轉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的目標和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和任務可以包括:提高學生的基本的體育技能和知識、提高學生的體育組織能力、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主動性、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學生對體育項目比賽的欣賞水平等。因此,在一節(jié)體育課當中運用一種體育教學模式是遠遠不夠的,把多種體育教學模式靈活地運用到體育教學當中,必然會成為今后體育教學模式研究的發(fā)展方向。
[1]陳海嘯,黃力生.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及21世紀體育教學模式發(fā)展趨勢探討[J].1998,4(24):55.
[2]劉斌.構建新型體育教學模式[J].中國體育報,2008(6).
[3]周愛東.體育教學模式發(fā)展及策略教學模式的方法學特點分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3,14(4):27.
[4]王???鄒利民,鐘浩.體育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1,11(3):42.
[5]郭嵩.關于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2(5):154.
[6]張祖仁.體育教學模式要不斷創(chuàng)新[J].中國體育報,2009(6).
[7]匡近勇.新形勢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探索[J].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學報,2007(4).
[8]張宇路,李新國.中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J].教研探索,2008(5):39.
[9]張學亮.美、日、俄與中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比較[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3(1):201.
[10]石巖,雷愛麗.中外體育教學模式比較研究及中國體育教學模式建構的缺失[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