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紅 李秀紅常州工學院 江蘇常州 213002
?
跨文化交際中的翻譯對等芻議
吳景紅 李秀紅
常州工學院 江蘇常州 213002
[摘要]英語和漢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兩者之間的文化差異構(gòu)成了交際的障礙。如何克服障礙取得文化對等就成為翻譯要解決的難題之一??缥幕浑H是當前一個熱門話題,其研究對于實現(xiàn)翻譯對等有重要意義,要達到真正的翻譯對等,必須克服與跨文化有關(guān)的各種障礙。如詞匯、習語、生活經(jīng)驗、習俗等;另外交際方也必須了解如何與翻譯工作者進行有效的合作。
[關(guān)鍵詞]翻譯對等;跨文化交際;障礙
文化的定義有許多。Samovar and Porter(2000)提出來的定義“文化即一群人通過一代代人個人和群體奮斗的歷程中習得的知識、信仰、價值觀、行為、態(tài)度、意義、等級制度、宗教、時間觀、角色、空間關(guān)系、宇宙觀和文物的積累?!盨amovar and Porter還說:“跨文化交際是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他們的文化認知和符號系統(tǒng)的明顯不同足以改變交流活動。”翻譯是一種特殊的跨文化交際,是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文化信息的翻譯。
為了獲得兩種語言或兩種文化間的真實對等的翻譯,我們必須明確有哪些障礙?怎樣克服他們?下面我們會一一詳細討論。
2.1詞匯對等
翻譯的第一步是在字典上找到源語的對等單詞,但是字典譯員很少能反映一種文化里的普通語言的用法。例如,“紅色”在英語里有許多同義詞,如“shades of pink”,“burgundy”,“orange red”等,如何處理這些同義詞的細微區(qū)別,選擇合適的詞來反應(yīng)本義要靠熟悉兩種語言,也要熟悉兩種文化。而字典很難滿足這些要求。又如中文單詞“藕粉”,這是中國江浙一帶的特產(chǎn),營養(yǎng)豐富,用藕制成的產(chǎn)品,是歷史上被用來進貢皇帝的御膳。如果翻譯成“Lotus root starch”,許多西方人不愿意吃,因為“starch”一詞是“淀粉”之意,它是致胖的;后來,人們將名稱改成了“Lotus root powder”以后,更多的人開始購買品嘗。因此不能忽略一個小小的詞,它一開始就影響了翻譯。不用說一種文化里的一些詞或概念會在另一種文化里存在。例如,在塔加拉族語里沒有對等的“feminine”和“domestic”對等的詞匯;而且,中文翻譯成英文時只有“snow”一詞,但是“雪”的“slushness”、“hardness”、“newness”涵義會被丟失。
2.2習語和俚語
所有語言和文化里都有習語和俚語。通常它們由一群人一代代集體創(chuàng)造的。習語表達與文化分不,只有當譯者充分理解它們的深意才能翻譯。例如,在沒有美式足球文化的語言里,很難翻譯一個影響體育的表述:“I don’t want to be a Monday-morning quarterback, but…”。(周末打完比賽,周一早上誰都要評論一下昨天的四分衛(wèi)應(yīng)該怎么怎么樣,所以管這幫放馬后炮的人叫做Monday morning quarterback。)然而,當我們遇到習語或俚語翻譯時,一定要理解它們的深層信息——文化語境。
在兩種文化里,一些習語會使用相同的表達來反映相同的含義,因為,我們僅僅需要用直譯來處理。例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可直譯為漢語的:“眼不見,心不煩”;“l(fā)ike father, like son”,可直譯成:“有其父必有其子 ”。還有的習語或諺語,因為文化不同,使用的喻體也不一樣,但是表達同義。對此,我們必須學會按照客體文化選擇合適的喻體。如:“Diamonds cut diamonds”意為“棋逢對手”,“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是“對牛彈琴”之意。還有一種習語和俚語用法,尤要我們注意。因為在形式上是相當?shù)模馑加袆e了。如:“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在意思上近似于“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但事實上,前者英語習語指“小錯大錯一樣糟糕”,而后者漢語指“小錯致大錯”。
2.3語法和句法對等
不同語言的語法和句法差異也成了翻譯的障礙。英語句法結(jié)構(gòu)主干成分是主謂結(jié)構(gòu),動詞有各種形式,從而英語句子意思清晰而結(jié)構(gòu)緊湊;而漢語句子主要依靠內(nèi)部語義關(guān)系,形式松散,但整體連貫。由此,當我們在翻譯兩種語言時,我們不可僵硬地轉(zhuǎn)換語言之間的結(jié)構(gòu)。如:在英語中“plan a table”和“table a plan”;“book a place”和“place a book”;或者“l(fā)ift a thumb”和“thumb a lift”。
2.4經(jīng)驗、文化和習俗(習慣)對等
譯者不僅要處理語言結(jié)構(gòu)的差異,還要處理文化、經(jīng)驗和習慣的差異,以傳遞說話者和作者的方法和態(tài)度。三個不同的因素會導致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理解,或者對同一個思想有不同的表達。當中國人見面時,他們會互相說:“你吃飯了嗎?”,而西方人會說:“你好”或“喂”。這兩種問候有相同的功能:交際功能。長期以來,謙虛和禮貌是中國人的優(yōu)點,這是一種間接的表達。西方人比較直率,而中國人是有禮貌而不誠實。
在許多文化里有數(shù)字禁忌,但因文化不同各不相同。如數(shù)字13在西方是不吉數(shù)字,因此在荷蘭酒店,人們用數(shù)字12代替13,在英國劇院,你找不到13排或者13號,現(xiàn)在中國一些大型國際酒店和公寓樓的電梯里,也沒有13層。另外,英美人士不喜歡談及諸如婚姻、收入和年齡等私事,許多西方人往往不知道對方的個人信息。
我們知道,語言與文化捆綁,因此,同樣的物體會有不同的價值,會引起不同文化的人們不同的想象。傳統(tǒng)中國文化里,“龍”象征高貴、尊嚴和權(quán)力,而西方文化認為龍象征邪惡。因此,許多英美報刊將“亞洲四小龍”翻譯成了:“The four tigers in Asia”。
2.5概念和觀念上的對等
因為氣候、地理、人種和歷史的不同,有差異的文化里觀念和概念也不同。因為一些概念具有文化特異性,還有一些具有文化普遍性,所以不可能完美翻譯一個特異的概念。
Just imagine how to translate the biblical verse “Though your sins be as scarlet, they shall be as
設(shè)想如何將《圣經(jīng)》的一句經(jīng)文:“Though your sins be as scarlet, they shall be as white as snow ”(“雖然你的罪如朱紅色,它們必像雪一樣白?!保┓g成一種從來沒有看到過雪的部落的語言?在一個只有小溪流(stream, river)沒有海洋(ocean)的山區(qū)叢林地帶,怎樣才能翻譯“海洋”這個詞呢?因為當?shù)氐恼Z言里沒有這個詞。英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天威廉·莎士比亞在他的十四行詩寫道,“我將你比作夏季的一天…”。許多中國讀者感到困惑,在中國夏天很熱,使人不舒服,中國人往往將一個可愛的女孩比作春天,而不是悶熱的夏天。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不容易實現(xiàn)翻譯對等。因為這些障礙,常常不能達到翻譯的全部對等,但是我們可以追求翻譯最大量的對等。Eugene. A. Nida的動態(tài)對等翻譯理論對我們的翻譯工作有巨大幫助。在此有必要討論如何做一個譯者和如何與譯者合作?
一個譯者不僅需要特殊的、高度發(fā)達的雙語能力,還需要知曉一個詞的感情方面、文化思維過程和溝通交流技能。多數(shù)有經(jīng)驗的翻譯專家和學者會額外關(guān)注文化和翻譯的關(guān)系。王佐良說:“一個譯者必須真正了解文化……只有了解了文化,才能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庇幸痪溆⒄Z諺語說:“學習一們語言,就要學習說這門語言的國家的文化和習慣?!币彩侵v這個道理。
與譯者合作好有助于翻譯成功。首先,我們要學會挑選一個好的譯
者,他能與你和諧共處,與即將要為之翻譯的人非常接近同一個部落、宗教團體或者民族背景;第二,我們必須為這個復雜的過程要做準備;在開會或者演講以前,簡要說說語調(diào)、目的等,要掌握方言。最后,要掌握一些專業(yè)術(shù)語,并了解談話中的一些文化準則。
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有差異,長期以來,如何取得文化對等仍是翻譯工作所面臨的一大課題,我們只是希望能幫助一些人擺脫對翻譯的某些錯誤概念,讓他們關(guān)注進行翻譯時跨文化交際的因素。事實證明,我們通常可以找到能為原文作者和譯文讀者所接受的文化對等翻譯手段。一方面,我們不能忽視語言能力在翻譯中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譯者應(yīng)事事處處重視源語中的文化因素,盡可能地在譯文中取得文化對等。
References
[1]Hu wenzhong. Aspec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2]Samovar and Por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郭錦桴.漢語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4]賈文波.漢英時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