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琳
語文教學是一門非?;钴S的課程,是極富藝術特色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但是,在平時很多老師不太注意課程導入以至上課平淡,學生沒有興趣。如何化平淡的課堂為神奇的世界,增加課堂的藝術魅力,營造寬松學習氣氛,把學生的注意力牢固地吸引到課堂上來,一直是我們語文教師探尋的目標。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起著重要作用。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多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牛牢牢地吸引住?!?/p>
興趣是學生的動力,是推動學生主動探求知識并帶有情緒體驗色彩的意向,激發(fā)學生興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力措施。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導入新課,如果開頭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引發(fā)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出好的課堂開頭,達到上課一開始就能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點燃起學生欲望的火花,使他們能情
一、故事誘導
學生的好奇心強,愛聽有趣的故事。教師若能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因素,變學生的好奇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毛驢和騾子》,毛驢和騾子一起馱貨物,毛驢注意到它倆馱的貨物一樣重,便很生氣的說,騾子吃的飼料是它的兩倍,一卻不愿多馱一些。沒走多遠,趕驢人發(fā)現(xiàn)毛驢的體力不支,就取下一部分貨物放在騾子身上。又走了一段路程,他見毛驢累得不行,就再取下一些貨物,放在騾子身上。直到最后,所有的貨物都轉(zhuǎn)放到騾子身上。這時,騾子回頭對毛驢說: ?“朋友,現(xiàn)在你還覺得我不該吃雙份的飼料嗎?”這個故事說明,不能事事要求平等,因為每個人都有特長和弱點。由此導入錢鐘書的《讀〈伊索寓言〉》。
二、設置問題
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假設問題,引導學生思辮,造成觀點沖突,既激活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又活躍課堂氣氛。例如:上課伊始,老師提出三個問題:①什么是《詩經(jīng)》?②什么是風、雅、頌?③什么是賦、比、興?以此激發(fā)學生去查資料,尋找答案。
三、對聯(lián)引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边@是顏邁為頌揚蒲松齡堅忍不拔的,可以讓同學猜寫的是哪兩個人。上聯(lián)寫的是項羽,下聯(lián)寫的是勾踐。由此導入《勾踐滅吳》。
四、角色表演
讓學生親自扮演課文當中的角色,在上課之前表演幾分鐘,可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更好的深入學習。如讓三個同學分別扮演王利發(fā)、王淑芬、李三,2—3分鐘的對白,導入《茶館》。
五、名言、名句造情
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師提前準備一些能表現(xiàn)主題的名言名句,用飽含情感的語言傳送給學生,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如:寫秋的名句,王維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曹丕的“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杜甫的“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等,引入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六、謎語開門
謎語能開啟學生的智力,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營造歡樂、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有重要的作用。如《數(shù)字雜說》可這樣: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出幾個謎語,看誰先猜中:
①99(打一字:白);②一點一橫,兩眼一瞪(打一數(shù)字:六);③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打一四字詞:無衣無食);④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王)
學生經(jīng)過認真思考猜出謎底后,教師順勢導入:數(shù)字,不僅用于記數(shù)、運算,還有很多妙用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數(shù)字雜說》這篇課文吧。
七、直觀演示、巧用媒介
采取直觀演示,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過渡的橋梁。為學生理解新知識提供感性材料,能激起學生尋求探零方法的興趣。如講授《神奇的極光》,就可以事先準備一些有關極光的圖片,讓學生有直觀印象,化抽象為具體,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我們設計課堂導入時應充分考慮的是:既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寬松民主學習氣氛,盡可能讓學生提前進入角色。還要通過“學生演導”或“師生合導”。在堅持不懈中,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把課堂導入也變成展示學生多方面才藝的舞臺。這樣就能真正體現(xiàn)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理念: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