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5-12-03/ 第16版面/要聞 /作者:●本報駐外記者 王寧 青木 ●柳玉鵬
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向世界公開宣稱“如土方向IS購買石油的指控得到證實,將辭去總統(tǒng)一職”的話言猶在耳,俄羅斯突然來了一招“釜底抽薪”。俄國防部2日公布了運送IS石油的油罐車在敘土邊境從IS控制區(qū)前往土耳其的衛(wèi)星圖片和視頻,并宣稱“埃爾多安及其家庭參與了IS占領的敘利亞油礦非法石油供應網絡”。對此,埃爾多安立即回應稱這是“誹謗”。這幾天,俄土之間有關IS通過土耳其走私石油的爭議鬧得沸沸揚揚。盡管俄稱“埃爾多安即使臉上被偷運的石油涂滿油污,也不會承認和辭職”,但包括美國媒體在內的西方主流輿論都承認,敘土邊境已經成為IS輸入輸出人員物資的最大通道。世界更擔心的是,俄羅斯拿到土方參與IS走私石油證據后,會采取什么樣嚴厲措施?3日,俄總統(tǒng)普京將發(fā)表國情咨文,他是否有最新表態(tài)備受關注。
俄展示油罐車穿越邊境照片
“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俄羅斯武裝力量:新數據”,2日一早,在俄羅斯的各國記者就得到通知:俄當天下午將舉行以此為名的新聞發(fā)布會。在新聞發(fā)布會上,俄國防部副部長安東諾夫表示,土總統(tǒng)埃爾多安及其家庭參與了IS占領的敘油礦非法石油供應網絡。作為證據,俄展示了運石油的油罐車在敘土邊境從IS控制區(qū)前往土耳其的衛(wèi)星圖片。俄總參管理局局長魯德斯基表示,照片拍攝于11月16日,可以看到多達360輛油罐車和重型卡車密密麻麻地集結在敘土邊境地區(qū)。另一張照片則可以看到有160輛運油車越過邊境進入土耳其。
魯德斯基稱,俄羅斯已經查明了IS非法運輸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竊取的石油的3條主要路線,它們全部通往土耳其:西部路線通往地中海沿岸的土耳其港口;北部路線通往土Patma煉油廠;東部路線通往土Jazzri村的轉運基地。他說,為開展非法石油貿易,IS動用的運油車不少于8500輛,每晝夜最多運輸石油20萬桶。出售石油所有收入不僅讓土領導人發(fā)財,而且還用來向IS輸入武器和武裝分子。最近一周,有近2000名武裝分子、超過120噸武器彈藥和250輛各類型汽車從土耳其進入敘境內。俄國防部還稱,自俄羅斯對敘境內極端組織展開空襲行動以來,在兩個月內對IS控制下的32個工廠和11處石油加工廠實施了空襲,導致恐怖分子每天非法販賣石油的收入從300萬美元下降到150萬。
俄新社引述安東諾夫的話稱,此次公布的只是土耳其獲得極端組織石油的部分證據,俄將在下周提供土耳其向敘境內武裝分子供應武器、爆炸物等的信息。他說,如果土認為這些證據都是偽造的,那么土耳其大可以開放這些區(qū)域,讓全世界記者去一探究竟。俄方當天還在YouTube網站公布了一段視頻,顯示土耳其根本沒有阻止非法運油車隊,數百輛油罐車在土敘邊境沒有受到檢查。毫無阻礙進入土耳其。
對此俄國防部指責,埃爾多安立即在土電視臺發(fā)表講話回應稱,“沒人有權誹謗土耳其”。他還重申“如土方向IS購買石油的指控被證實,將辭去總統(tǒng)一職”。俄副防長安東諾夫對此早有預計,他稱,“我們知道,即使埃爾多安的臉被偷運的石油涂滿油污,他也不會承認。”
西方對土耳其將信將疑
“俄指責土總統(tǒng)卷入與IS的石油交易”,西方媒體2日迅速播發(fā)了這條新聞,但對此“將信將疑”。德國新聞電視臺稱,石油是IS的重要收入來源。石油收入占據IS經濟收入的1/4到1/3。報道稱,IS大約控制敘利亞和伊拉克交界處3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占有10個油田,每天大概能出產2萬到4萬桶原油,每天可獲得100萬到150萬美元的收入,每年可獲得3.5億到6億美元收入。從目前跡象看,土耳其肯定是第一買家。但問題是,土耳其到底誰買了石油?報道同時稱,如果埃爾多安家族真的卷入其中,西方不會不知情,也不會不阻止土耳其的行為。西方和俄羅斯對土官方是否買IS石油的看法并不統(tǒng)一。
“美國也公開呼吁土關閉與敘利亞的邊境”,英國《金融時報》稱,這段邊境已成為IS將武裝人員和軍火輸送入敘利亞的主要渠道。報道引述奧巴馬1日的講話稱,他和埃爾多安“多次對話”,敦促后者關閉通向IS的邊境。
事實上,美國國內官員和議員也越來越相信土耳其與IS“關系曖昧”。美國國務卿克里2日也將土關閉邊境與“IS石油走私”聯系起來,他稱,“還剩下關閉98公里敘土邊境地段的問題。必須徹底關閉敘土邊境,以防止非法石油和武裝分子通行”。美國防長卡特1日稱:“土耳其必須采取更多措施,控制其千瘡百孔的邊境”。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加伯德在接受CNN直播采訪時表示:“土耳其對IS和其他極端組織提供的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只能證明,土耳其沒有站在我們(美國)一邊。他們對IS的打擊不及對其給予的幫助。”
土耳其一直試圖掩蓋“協(xié)助IS”的事實。英國廣播公司稱,土《共和國報》兩名知名獨立調查記者日前曾報道,屬于土情報機構特勤局的卡車被用來向IS運送武器。報道發(fā)布的錄像畫面顯示,可能不知情的土警方攔截了這輛屬于情報機構的卡車,并在車上發(fā)現了大量武器彈藥。而土政府聲稱,這是送往敘境內土庫曼少數族裔的救援物資。對這一報道,埃爾多安甚至親自上陣對報紙和記者提出訴訟,并在電視上厲聲表示,“該報道的作者一定要付出代價。”對此,西方“無國界記者”組織發(fā)表聲明說,該案嚴重損害土保障基本人權與自由的承諾,有損土加入歐盟的努力。
不過,這些懷疑并沒有改變美國和西方遏制俄羅斯的主要戰(zhàn)略。“美國之音”2日引述北約秘書長施托爾滕貝格在布魯塞爾的講話稱,當天舉行的北約外長會議決定幫助土耳其提高空中防御能力,但他同時稱,此舉同土耳其擊落俄戰(zhàn)機沒有關系。德國《世界報》認為,北約協(xié)助土耳其提高空中防御能力,當天首次邀請黑山加入北約,顯然為了防范俄羅斯在中東的勢力擴張。
德國“全球觀察”網2日稱,如果土耳其不妥協(xié),普京可能失去耐心,采取強硬措施。那時就不再是經濟戰(zhàn)、口水戰(zhàn),而是可怕的熱戰(zhàn)。俄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日在評論黑山獲得加入北約邀請一事時表示,北約東擴不會不受到俄方回應。俄新社稱,普京將于3日17時發(fā)表國情咨文。世界都在關注普京下一步將采取的行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