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者:牡丹江市第六中學 王 微◎點評者:牡丹江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張顏濤
“溶液的形成”課堂教學實錄與評析
◎授課者:牡丹江市第六中學 王 微
◎點評者:牡丹江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張顏濤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溶解現(xiàn)象,知道溶液、溶劑、溶質概念,會確定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
(2)認識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
(3)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通過實驗得出影響溶解性的因素。
(4)知道溶液是一類重要的物質,在生產和生活中有重要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問題討論、觀察和分析實驗現(xiàn)象,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增強科學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建立溶液的概念,認識溶液、溶質、溶劑三者的關系,知道影響溶解性的因素。
難點:對溶解過程的微觀認識;通過實驗得出影響溶解性的因素。
【教學方法】分析歸納、實驗探究。
【教學流程】
新課導入
你猜到了嗎?
從前有一位國王,他的皇宮里有許多食鹽,可是國王非常吝嗇,他從不把食鹽分給百姓吃。百姓們沒有食鹽吃,就去皇宮里偷食鹽,可是都被發(fā)現(xiàn),受到了懲罰。有一位從皇宮向外面拉水的人,每天都能偷運食鹽,分給百姓們,你知道他把食鹽都藏到哪里了嗎?
師:同學們看完這則小故事,你能回答故事中水起了什么作用?
生:溶解食鹽。
師:食鹽溶解后形成的鹽水我們叫做食鹽溶液。你們見過鹽水嗎?(展示一瓶鹽水。)
師:同學們思考一下,運水人把運出來的鹽水分給百姓們,每一家分到的鹽水都是一樣咸的嗎?百姓們把鹽水拿回家后,鹽會不會析出呢?(學生爭論,回答各不相同)
師:正確的答案是什么?讓我們帶著問題共同學習溶液的形成。
點評:教師以一則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小故事引入新課,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對同一問題(鹽水都一樣咸嗎?鹽會不會析出)產生了不同的認識,喚起學生認知上的沖突,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認識溶液】
師:溶液的形成是一個無法直接觀察的微觀過程,我們一起看一段動畫了解一下(播放蔗糖、食鹽溶解過程)。
師: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運動擴散,均勻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氯化鈉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運動擴散,也均勻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因粒子分散均勻,所以溶液各處的組成都一樣,溶液是均一的。只要溫度不變化,水分不蒸發(fā),溶液是穩(wěn)定的。
師:結合溶液的形成過程,明確上述問題的答案。
點評:教師針對初三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還相對較弱的特點,通過播放flash動畫使微觀現(xiàn)象直觀化,使學生很容易理解溶液的形成過程,同時有助于學生理解溶液均一、穩(wěn)定的特征,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
師: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那么,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都是溶液嗎?展示蒸餾水,蒸餾水是溶液嗎?
生:不是。
師:溶液是混合物,混合物中有多種成分,溶液中有什么成分,溶液由什么組成?
投影:溶液的組成。
溶液的組成
例如:食鹽的水溶液中食鹽是溶質,水是溶劑·蔗糖的水溶液中______溶質,______是溶劑。
·硫酸銅的水溶液中是_____溶質_____是溶劑。
總結:被溶解的物質叫做_____。
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做_____。
師:我們接觸的溶液溶質多為固體物質,有沒有氣體、液體物質作為溶質的情況呢?
生:有。
投影:
1.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其中_____是溶質,_____是溶劑。
2.車用乙醇汽油中,汽油和乙醇兩種液體的體積比為7:3,其中是_____溶質,是_____溶劑。
3.醫(yī)用75%的酒精溶液中,_____是溶質,_____是溶劑。
學生回答后,小結:溶質可以為固體、液體、氣體;水是最常見的溶劑,通常不指明溶劑的溶液就是水溶液。
師:一種溶液中能不能有多種溶質呢?
生:汽水中有多種溶質。
師:認識溶液的組成,學會確定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對于溶液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共同梳理一下。
投影:如何確定溶質和溶劑。
知識梳理:溶液中溶質和溶劑是如何確定的?
師:現(xiàn)在我們對溶液的認識已經很清晰了,同學們能不能歸納出溶液的概念。
板書:溶液的概念。
點評:此環(huán)節(jié)中兩組練習題的設置都具有層次性,巧妙地分散了教學中的難點,有利于學生理解溶液的組成,學會判斷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最后在歸納總結的基礎上得出溶液的概念。這種設計改變了將溶液的概念直接給出的常見做法,有助于學生對概念的深入理解,在化學概念教學中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探究活動一: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溶液,下面我們要解決對溶液認識上的誤區(qū)。很多人認為,溶液一定是水溶液,這種想法對嗎?不溶于水的物質能否溶于其他溶劑?影響溶解性的因素是什么?我們通過探究實驗來解決這些難題。
探究活動一:影響溶解性的因素
實驗提示:
1.注意藥品用量:1~2小粒光錳酸鉀,1~2小粒碘。5ml水(大約試管容積的1/6)。2.實驗后試管內剩余物保留,小組展示成果。實驗后試管內剩余物保留,小組展示成果。
師:我們的實驗內容很明確,將不同溶質加入到同一種溶劑中,同種溶質分別加入到不同的溶劑中。想要通過現(xiàn)象得出影響溶解性的因素。
師:說明實驗的細節(jié)要求,明確目的,有序進行實驗。
生:小組展示實驗結果。
師:根據現(xiàn)象能否得出影響溶解性的因素是什么?
投影:
影響溶液性的因素
根據實驗現(xiàn)象回答問題:
根據試管1和試管2對比,可以得出_____
根據試管2和試管3對比,可以得出_____
影響溶液性的因素有:_____和_____。
點評: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在實驗觀察的基礎上總結出影響溶解性的因素。教師將表格中關鍵的字和詞用不同的顏色注明并引導學生運用比較的方法去觀察實驗現(xiàn)象;表格下的“實驗的提示”是學生能正確和有序進行實驗的前提保障。這些細節(jié)的設計增強了教師指導的有效性,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探究活動二:
師:對比實驗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方法,同學們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探究出了影響溶解性的因素,收獲了知識,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這是非常值得舉杯慶祝的。
投影:展示圖片。
師:圖片中是不同顏色的分層的雞尾酒,一會我們
的實驗中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你們期待嗎?
師:開始實驗之前,問大家一個問題,酒精能溶于水嗎?溶解的現(xiàn)象是什么?我們動手試驗吧。
生:演示向水中加入酒精。
師:為什么分層不明顯?
生:溶液都是無色。
師:因為分層不明顯,酒精溶于水的現(xiàn)象也不明顯。怎么才能使酒精溶于水的現(xiàn)象明顯呢?
投影:
你能否通過明顯的現(xiàn)象證明酒精溶于水?
提示:可以利用第一組實驗后的溶液進行實驗。
師:每個小組討論制定實驗方案,并說明預計的現(xiàn)象。
生:交流實驗方案。
方案一:向高錳酸鉀溶液中緩慢倒入酒精,預計現(xiàn)象分層明顯。
方案二:向水中緩慢倒入碘酒,預計現(xiàn)象分層明顯。
師:方案明確后,按照方案開始實驗,出現(xiàn)分層后集體展示。實驗后填寫實驗報告。
生:展示成果。
師:這個實驗現(xiàn)象很精彩,通過明顯的現(xiàn)象幫助我們證明了酒精可溶于水,我們也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不便于觀察現(xiàn)象時,可借助顏色來區(qū)分,這種方法還會在以后一些實驗中用到。
點評:教師將教材中用紅墨水證明酒精溶于水的實驗改為用第一組實驗后的溶液進行再實驗,對教材實驗的創(chuàng)新設計激發(fā)了學生進行實驗的興趣和探究欲;學生體驗了根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實驗方法的滲透有助于學生探究意識的形成。
師:大家在共同學習的基礎上收獲了很多有關溶液的知識,現(xiàn)在你能學以致用了嗎?
溶液的用途:展示課件
你會應用嗎?
衣服上沾了油污,你有辦法洗去嗎?
資料:植物油在水里的溶解性不好
在汽油中的溶解性好
汽油能溶解植物油,形成植物油的汽油溶液
師:溶液在生產和科研中具有廣泛的用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根據生活中的實例,談談溶液的用途。
生:黃酒、碘酒、生理鹽水、注射液、葡萄糖溶液、無土栽培營養(yǎng)液……
投影:歸納總結溶液的用途。
師:家里還可以用什么去除油污呢?
生:洗滌劑。
師:油污是不溶于水的,加入洗滌劑后,油污就溶于水了嗎?洗滌劑在去除油污的過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下節(jié)課我們再繼續(xù)探究。
點評:教師在課的結尾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延伸到課下,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化學源于生活實踐的意義,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帶著問題離開課堂。
【評析與反思】
《溶液的形成》是典型涉及實驗教學的新授課,本節(jié)課在設計上改變了教材先給出溶液概念的做法,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溶液的概念,通過實驗促進學生思考,分析得出影響溶解性的因素,通過再實驗滲透科學探究的方法,注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
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明確,符合學生的實際和認知水平。從目標達成來看,教學方法和手段針對性強,課堂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結構嚴謹、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目標很好地落實在課堂教學每一環(huán)節(jié)中,真正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活動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體驗、經歷探究活動,真正的將教學的重心和立足點從教師的教轉移到學生的學上,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了學習的全過程,體現(xiàn)了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新課程理念。
本節(jié)課在實施的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小組合作由于是臨時分組,各小組的學生學習層次參差不齊,有些小組在合作探究過程沒能充分發(fā)揮小組的功能。在展示的環(huán)節(jié),小組間的展示使參予展示的小組個別成員得到了展示,相對薄弱者沒有得到施展的機會,如果采用小組內的展示會使弱者提高、優(yōu)者更優(yōu),更能發(fā)揮小組的合作功能。
E-mail:88686329@qq.com
?編輯/張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