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濤,彭邦金
(河南省信陽市中醫(yī)院急診科,河南 信陽 464000)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康復療效
丁 濤,彭邦金
(河南省信陽市中醫(yī)院急診科,河南 信陽 464000)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康復療效。方法 將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心絞痛18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其中研究組130例,對照組50例,其中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形式上根據(jù)患者心絞痛的級別結合醫(yī)院自定的康復療程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結果 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4%,研究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醫(yī)院自定的心絞痛康復療程對不同級別心絞痛患者的治療具有明顯療效,值得推廣應用在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上。
冠心病;心絞痛;康復療程;推廣應用
冠心病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引發(fā)的心肌缺血與缺氧疾病,發(fā)病者多為中老年人,目前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心絞痛是最為常見的冠心病,表現(xiàn)為心慌、氣短以及頭暈等癥狀。其心絞痛康復療程對不同級別心絞痛患者的治療具有明顯療效,現(xiàn)選取本院收治心絞痛患者180例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絞痛患者180例進行治療,其中男108例,女72例,經(jīng)過心電圖等檢查方式確認全部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勞力型心絞痛級別標準認定患者在各個級別占的人數(shù)分別為:Ⅰ級38例,占總人數(shù)的21.1%,Ⅱ級20例,占總人數(shù)的11.1%,Ⅲ級72例,占總人數(shù)的40%,Ⅳ50例,占總人數(shù)的27.8%。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組,其中研究組130例,平均年齡(59.8±10.3)歲,對照組50例,平均年齡(61.9±8.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心絞痛等級標準等內容上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醫(yī)學倫理學標準,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獲得家屬同意[1]。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在治療過程要求患者臥床休息,時間10天~2周,如果患者感覺到胸部疼痛得到緩解可以適當進行輕量運動,慢慢康復,直到能獨立正常活動;研究組運用藥物治療的方式與對照組一樣,并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根據(jù)不同患者心絞痛的級別與醫(yī)院自定的冠心病心絞痛康復療程相結合對患者實行康復治療計劃,具體實行的步驟為:①對于第Ⅳ級心絞痛患者綜合表現(xiàn)為:在臥床休息治療過程沒有感到胸口痛,但患者下床后開展輕微運動后卻出現(xiàn)心絞痛的患者,康復療程建議患者多下床走動,進行運動量輕微的活動,如洗臉等;②對于第Ⅲ級心絞痛患者綜合表現(xiàn)為在進行輕微運動過程沒有感受到心絞痛,但在慢走過程就會產生。康復療程建議患者在臥床休息時展開四肢進行活動,2次/d,每次堅持10~20 min;③對于第Ⅱ級的心絞痛患者綜合表現(xiàn)為進行適量運動過程不會感受到心絞痛,但在進行快速走動、走樓梯或者飲食過后行走就會產生,康復療程建議患者每天下床緩慢走動2次,每次走動10~20 min;④第Ⅰ級心絞痛患者綜合表現(xiàn)為無論是進行輕微運動或快步走動都不會產生心絞痛,康復療程建議患者可以自由下床活動,每天堅持走10~20 min,在家屬的陪同可適當增加走動距離,或者選擇到室外行走;⑤經(jīng)以上提及的運動后患者也沒有產生心絞痛,康復療程建議患者進行快步行走或爬樓梯進行鍛煉,堅持2次/d,時間依舊為10~20 min。實行康復治療的療程是為了讓患者了解到心絞痛產生的原因,教會患者如何對心絞痛的發(fā)作實行預防措施,從而增加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減輕患者在治療過程產生的恐懼,積極配合心絞痛疾病的治療[2]。
1.3 療效評定標準
每位患者初始疼痛程度及活動耐量分別為10分,越高說明患者感受的疼痛越強烈,經(jīng)治療后:①顯效:患者不再感到心絞痛的相關癥狀的出現(xiàn),疼痛程度為0分,心電圖顯示患者機體功能在正常范圍內,心絞痛消失85%以上;②有效:患者心絞痛疼痛程度為5分,心電圖中的ST-T時間顯示為0.5~1.0 mm,心絞痛消失55%~85%;③無效:患者心絞痛疼痛程度為6~10分,心電圖數(shù)據(jù)顯示與治療前無差別,心絞痛消失55%以下[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療效的總有效率為98.5%,明顯高于對照組64%。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 [n(%)]
康復療程主要應用的是運動療法,該方法適應于心肌梗死的患者的早期康復治療,用于冠心病心絞痛康復治療的相關試驗結果較少,但是具備主要的治療依據(jù):①建議患者進行適當?shù)倪\動量,是為了提高患者吸氧量,增加患者動靜脈氧差;②還能降低患者的兒茶酚胺濃度,進而減少患者外周血管的緊張程度,減輕心臟負荷;③增加的患者冠狀動脈側支循環(huán)速度;④降低患者血液粘稠度,穩(wěn)定血壓,減少患者的體重。給患者提供心理治療,安撫患者情緒,鼓勵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醫(yī)生治療,減少患者自身不必要的能量消耗,通過運動療法加強患者的心肌供氧和供血的能力[4]。但是在實行康復療效過程中,患者開展的運動都需要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和陪同下進行,在患者的病房內預留完整的搶救設施和醫(yī)療藥品,預防患者忽然出現(xiàn)心絞痛或者心電圖上的數(shù)據(jù)顯示出現(xiàn)異常,應該立即對患者停止康復療程,等患者一切指標恢復正常后再開展適當?shù)倪\動療法??祻童煶虒颊唛_展的運動范圍不遠,具備較高的安全性,減少患者的意外傷害,實施方法簡單,便于醫(yī)護人員掌握患者特點,并適用于任何級別的心絞痛患者的治療,都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具有明顯療效,值得推廣應用在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上。
[1] 楊建宇,李彥知,范竹雯,鄭紹明,許繼宗.冠心病心絞痛的中醫(yī)藥治療概況[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1,(11):63-79.
[2] 林 娟,張洪斌.運動療法在冠心病康復中運用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3):85-87.
[3] 胡麗梅,葉柳花.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的恢復效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0,(02):88-93.
[4] 黃 靜,湯 靜,戴果福.冠心病的診治及護理體會[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11):105-113.
本刊參考文獻著錄格式③
C.專著中析出文獻格式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目[文獻類型標志]//專著主要責任者.專著題目.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頁碼.
例如:
[6] 胡嘉念,程天民.手燒傷[M]//黎鰲.燒傷治療學.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363-369.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01.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