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兩條新思緒,十年迥異途——關于民族理論創(chuàng)新思維的一個比較

        2015-11-29 09:10:08
        廣西民族研究 2015年1期
        關鍵詞:分形民族政策

        郭 亮

        2004年,中國民族問題理論研究領域相繼出現兩篇頗有新意的文章:一篇是《廣西民族研究》當年第1 期發(fā)表的《可否引入分形思想——關于中國民族理論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一點思考》(以下簡稱《思想》),[1]一篇是《北京大學學報》同年第6 期發(fā)表的《理解民族關系的新思路——少數族群問題“去政治化”》(以下簡稱《思路》)。[2]兩篇文章的“新”與“思”,都在于借助他山之石來攻民族理論政策之玉;而所謂“山”“石”“玉”各不相同,“攻略”亦不同。故其新思內涵、影響效果與價值意義迥然各異。2014年,兩文作者又分別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并在《關于當前民族政策的反思——在“鳳凰大學問沙龍”第三期的演講》(以下簡稱《反思》)[3]和《從根子上反思民族政策必須下足格致功夫——中國夢與構建共有精神家園的民族理論研究系列之三》 (以下簡稱《功夫》)[4]中形成對話,凸顯了十年一貫的“新”“思”兩異脈絡,同時也基本反映了雙方思想走勢。本文從兩條新思緒的發(fā)軔環(huán)節(jié)入手,追述圍繞《思路》展開的爭鳴,介紹沿著《思想》探索的成效,并結合《功夫》與《反思》的對話略抒淺見,以期民族理論與后現代思維的聯(lián)通,從而在“三個自信”的基礎上永續(xù)創(chuàng)新。

        一、《思想》和《思路》始于對仿蘇理論的共同憂思

        《思想》和《思路》的發(fā)表處于同一歷史背景,即我國的民族理論學科建設遠遠落后于民族社會發(fā)展形勢,民族理論與民族政治研究亟須創(chuàng)新。兩位學者在各自的文中表達了同樣的憂思。

        《思想》的作者龔永輝教授結合在民族院校講授《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課程的體會,將這一時期概括為該門課程史上的“三難”時期,并在后來的著述中具體追述“教綱之難”“教材之難”和“教學之難”的歷史記憶。[5]3龔教授認為,這種“三難”的原因,在于民族領域“理論、政策兩張皮”——雖然從毛澤東民族政策思想開始,民族制度設計、民族工作實踐的路線、方針、政策總體上切合中國實際,但在民族原理上還未脫離蘇聯(lián)——斯大林模式,因而事實上缺乏一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6]在質疑傳統(tǒng)民族理論仿蘇話語這一點上,《思路》作者馬戎教授也有同樣的看法。馬教授指出:我們幾十年來一直在報刊和講堂上宣講馬列主義民族理論,介紹斯大林的“民族”定義,介紹列寧的“論民族自決權”,這樣宣講和教育的結果就使包括漢族在內的國民把對“民族”的認識定位于56 個民族,而不是包含所有中國人的“中華民族”,并把現代政治觀念的“民族”意識介紹給各“民族”的知識分子與民眾。馬教授還結合近年來各族民眾的“民族意識”不斷強化的趨勢強調,一些人的“民族意識”具體體現在與斯大林“民族”定義的四條內容完全相符。[7]

        我國仿蘇民族理論落后狀態(tài),并不僅僅引起這兩位學者的憂慮。事實上,這種困境早已引起民族理論界的反思。不妨以20 世紀后期民族理論界一些知名學者發(fā)表的相關言論為據。

        ——1997年,中國社科院王希恩先生《論中國民族理論的學科特色》一文指出:

        民族理論對其它民族分支學科的抽象概括是乏力的,而其它學科從民族理論獲得的指導又是機械和不充分的。民族理論似乎從來不曾意識到自己的地位和責任,而其它分支學科則也從來沒有意識到它們和民族理論的應有關系。從常理上講,民族理論因自己的主導地位而容易產生不良傾向當是莫視其它民族分支學科,但事實則是它始終漠視自己的這種地位,放棄自己應有的職責。這不但對自己,而且對整個民族科學都是有害的。[8]

        ——1996年,國家民委吳仕民先生在為紀念李維漢同志100 周年誕辰民族理論研討會作總結時說:

        兩年前,……大家認為……民族理論方面總的來說是不盡如人意,遠遠地落后于瞬息萬變的時代,與其他活躍的學科相比,如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甚至是不太活躍的學科相比都顯得有些沉寂,在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不多。時過兩年之后,我們沒有看到根本性的變化。[9]

        ——1988年,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馬寅先生在全國第四屆民族理論學術討論會上說:

        10年來,民族理論工作者是努力工作的,有成績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與此同時,民族理論研究自身也存在不少舊的條條框框,嚴重束縛了理論研究的進步,落在偉大變革的后面……解放思想、認真反思、改進工作、迎頭趕上,是正在進行的偉大事業(yè)的要求,是民族理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①馬寅:《全國第四屆民族理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

        民族理論界的這種憂思由來已久,其產生根源是仿蘇民族理論與我國民族社會實際嚴重脫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乃至社會主義初創(chuàng)時期的計劃經濟時代,中國共產黨堅持從國內民族實際出發(fā),形成了自成一體的毛澤東民族政策思想。然而由于斯大林民族理論模式并未能跟馬克思主義切割,實踐中往往將其高高掛在“指導”地位而不接地氣,形成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兩張皮”的歷史積弊。盡管毛澤東時代曾經在民族問題上出現過階級斗爭擴大化之患,但以平等、團結、進步為導向的毛澤東民族政策思想總體上切合中國民族社會實際,因此人們往往認為它是在極“左”路線干擾下發(fā)生的偏差,而沒有意識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體系的缺位。因此也就不能理解那是一度被掛起來的斯大林民族理論模式借助極“左”路線對毛澤東民族政策思想形成的干擾。長期以來仿蘇民族理論與我國民族政策脫節(jié)的歷史積弊——或者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體系缺位之弊,處于一種潛伏狀態(tài)。[6]

        “文革”結束后,民族戰(zhàn)線即乘著“解放思想”的東風展開對“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批判,在否定“民族問題的實質是階級問題”的同時,掀起恢復黨的民族政策熱潮。由于其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依然缺位,恢復民族政策的同時也“恢復”了一度被掛起來的仿蘇民族理論。這樣的理論不接地氣,從而使得這一熱潮矯枉過正,片面推進“干部民族化”,大量撤離早已扎根邊疆民族地區(qū)的漢族干部,在新的傾向中給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帶來了新的損失。其后,進入市場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后,一些計劃經濟時代的民族政策漸漸失效。當時處于意識形態(tài)主流的“民族問題就是民族之間的矛盾問題”的觀念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相距甚遠,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往往變得“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使得西部民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遠遠落后于東南沿海開放地區(qū)。蘇東劇變之后我國周邊出現了一些新的民族國家,民族主義浪潮洶涌激蕩,也嚴重影響到了邊境民族地區(qū)的和諧穩(wěn)定。與此同時,反華勢力、敵對勢力抓住我們工作中的一些失誤大肆渲染,挑撥民族關系。當“三股勢力”已經在極其復雜的國內外因素作用下死灰復燃之時,我們并未及時認清問題的本質,依然不靠譜地強調“兩少一寬”。

        這些,都牽涉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體系缺位之弊。如果說,這種歷史積弊在毛澤東時代屬于潛伏狀態(tài)并不斷累積,那么隨著社會轉型時期的矛盾爆發(fā),則越來越趨于明顯。于是,自然引起民族理論界或者民族問題研究學界的共同關注及憂慮。當人們結合蘇聯(lián)瓦解的悲劇來認識我國民族理論體系缺位之弊時,這種憂思就更叫人不能安枕,必須尋求創(chuàng)新之路。于是,才有了2004年共同求“新”的《思想》和《思路》。

        二、《思路》引發(fā)民族問題“去政治化”的洶涌思潮

        盡管《思路》與《思想》都主張革除仿蘇弊端,都希望用他山之石來攻玉,然而,其影響效果迥然各異。晚于《思想》面世的《思路》引發(fā)了延綿十年的大爭論,在民族理論界乃至民族社會的影響遠遠大于《思想》。這種影響直接體現于《思路》在學術界乃至民族社會政治生活領域相繼引發(fā)的“去政治化”思潮。

        據2014年8 月29 日查詢中國知網,《思路》在《北京大學學報》發(fā)表以來,下載次數為5012,引用次數為305。《思路》刊發(fā)前后于一些重要學術會議上以中文或英文交流,這些交流論文的下載次數各為564 (《2006 民族宗教問題高層論壇暨甘肅研究基地年會文集》)、363 (《2007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文集》)、172 (《2007 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族群交往與宗教共處”社會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英文)、323 (《2004 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社會發(fā)展與文明對話”社會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此外,馬教授還連續(xù)發(fā)表了一系列文章,如《反思民族研究:理論與實踐》[10]《創(chuàng)新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三個前提》[11]《當前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選題和思路》[12]《民族研究的創(chuàng)新需要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13]《當前中國民族問題的癥結與出路》[7]《中國民族問題的歷史與現狀》[14]等。這些文章同聲疾呼對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民族理論和政策進行反思,反復論證其在民族問題上以“文化化”取代“政治化”的新思路。

        這一新思路在學理層面主張用“族群”概念代替“民族”概念,在政策層面基本否定民族識別、民族區(qū)域自治、民族優(yōu)惠政策。族群作為從西方翻譯過來的概念,相對近代“民族”概念要晚得多。這個概念的流行,在西方也是對現代民族概念僵化弱點的一種彌補。改革開放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使得以往在計劃經濟時代適用的民族政策部分失效,而國際國內多種因素造成的“三股勢力”死灰復燃局面更令人焦慮。于是,“去政治化”新思路不僅在學術界形成了一股思潮,也在社會上形成了洶涌澎湃的勢頭。馬教授此前在民族理論與政策領域很少發(fā)聲,《思路》及其后續(xù)諸文均顯示其自外于我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話語體系,并對這種體系形成了沖擊和挑戰(zhàn)。于是,自然引起長期堅守民族理論學界的學者的回應。諸如郝時遠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民族關系》[15]、陳建樾的《多民族國家和諧社會的構建與民族問題的解決——評民族問題的“去政治化”與“文化化”》[16]、楊建新的《中國民族關系理論的幾點思考》[17]、馬守途的《邏輯與歷史相統(tǒng)一:社會科學研究必須堅持的一個基本原則》[18]、陳玉屏的《民族問題能否“去政治化”論爭之我見》[19]等,接連展開嚴正批駁。然而,“去政治化”的思潮并未因此而減退。2010年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與馬教授的《思路》題目相同的論文集[20],2011年出現了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胡鞍鋼教授及其博士生胡聯(lián)合特約研究員的“第二代民族政策”論。[21]

        胡鞍鋼、胡聯(lián)合兩位學者將世界各國處理民族問題的方法大體上分為兩種基本模式:“民族大熔爐”和“民族大拼盤”。認為“民族大熔爐”模式是解決民族問題比較成功的方法,能夠有效地防止民族矛盾和民族沖突演變?yōu)槊褡宸至褑栴}?!懊褡宕笃幢P”模式則因其強調民族分界、民族身份、民族團體和地域多元主義體制而使社會涇渭分明、政治多元分野,無法促進民族交融而建構統(tǒng)一的國族,容易使民族矛盾沖突與地區(qū)矛盾沖突交織在一起,最終演化為民族分裂甚至民族戰(zhàn)爭。因而,他們提出:一定要“實現從識別國內56 個民族、保持56 個民族團結發(fā)展的第一代民族政策,到推動國內各民族交融一體、促進中華民族繁榮一體發(fā)展和偉大復興的第二代民族政策的轉變”。并具體建議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促進國內各民族交融一體,不斷淡化公民的族群意識,不斷淡化56 個民族的觀念,不斷強化中華民族的身份意識,不斷增強公民的中華民族認同,切實推進中華民族一體化。隨后,他倆又在2011年10 月20 日的《中國社會科學報》上發(fā)表了《“民族大熔爐”和“民族大拼盤”:國外民族政策的兩大模式》,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雖然“第二代民族政策”論者迄今尚未聲明自己的主張與《思路》有什么承接關系,但他們的作業(yè)區(qū)的確比《思路》作者更遠。胡鞍鋼教授早年關注民族領域的論文基本上是與別人合作的,他與胡聯(lián)合共同關注這個領域的論文始見于《思路》發(fā)表之后的四年。[22]他們在政策方面的一些主張跟馬教授的“去政治化”思路十分相似,甚至還提出了一個相似度很高的“非政治化”概念。

        因此,民族理論界實質上將“第二代民族政策”論作為“去政治化”思潮的浪峰來回擊?!逗邶埥褡鍏部酚?012年全年連載“中國民族理論前沿研究系列論文”,以八個題目發(fā)出一輪“排炮”:《中華民族:是民族復合體還是民族實體?》(之一);《民族與族群:是概念的互補還是顛覆?》(之二);《民族問題去政治化 文化化:是新思路還是老套路?》(之三);《民族融合:是當前促進還是將來實現?》(之四);《民族區(qū)域自治與民族共治:是制度創(chuàng)新還是制度否定?》(之五);《民族意識與公民意識 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是相協(xié)調還是相對立?》(之六);《民族政策價值取向:是優(yōu)惠照顧還是一般對待?》 (之七);《民族政策:是照搬蘇聯(lián)模式還是創(chuàng)新中國特色?》(之八)。此外,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由金炳鎬教授主編的《評析“第二代民族政策”說》一書,薈萃老中青民族理論專家的26 篇論文,更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之勢。

        然而,“去政治化”思潮依舊一路高歌,在引發(fā)“非政治化”的“二胡”伴奏之外,還引發(fā)了關于民族宗教問題的“脫敏”新聲。

        2012年2 月,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主管民族工作的常務副部長朱維群在《學習時報》上發(fā)表《對當前民族領域問題的幾點思考》一文,提到“我個人傾向于將來居民身份證中取消‘民族’一欄,不再增設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不搞‘民族自治市’,推行各民族學生混校”。作為“第二代民族政策”論的相似觀點,也一度受到民族理論界學者的批評。2014年4 月,他又以全國政協(xié)民宗委主任的身份回答媒體提問,在《鳳凰網》記者聯(lián)系當年的批判提問“你曾經考慮收回這些意見嗎?”時,朱維群回答:“請他們繼續(xù)批判,我一條也不收回。是對是錯,讓實踐去檢驗吧?!币簿褪窃谶@次對話中,朱維群提出了他的“脫敏”說:現在我們的工作有一種將社會矛盾泛民族化傾向,可能只是一般經濟糾紛,民事糾紛,只要涉及不同民族成員,就往民族問題上扯,就給予特殊“關注”,違法與否的界限反而搞不清楚了。從民族宗教問題中脫敏,按照事情本來性質作判斷,按法律準繩作處理,許多所謂的民族宗教問題不應該這么復雜。[23]

        在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大是大非上,“脫敏”說與“非政治化”乃至“去政治化”有本質的不同。兩“化”實質上是在將中國特色民族理論實踐與蘇聯(lián)模式捆綁在一起之后,主張“去蘇聯(lián)化”;“脫敏”說卻是在與仿蘇思維有別的前提下,精準地表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的正確主張。然而,回到《思路》引發(fā)思潮的論題上辨析“脫敏”之說,這種容異創(chuàng)新的理念顯然也適當吸收了兩“化”論者針對具體民族工作弊端所提改進意見中的合理因素。

        三、《思想》帶來分形探析成效與課改“三精”品牌

        《思想》對學術界乃至社會的影響遠不及《思路》,但十年一貫的不懈努力使其影響深入作者的本職工作,取得了難能可貴的分形建導成效。這種成效,既體現于作者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歷史經驗的分形探析之中,更貫注于其主持的相關課程改革與精品建導實踐之中,最終凝結為民族觀育人精準“滴灌”的“三精”品牌。

        《思想》與《思路》發(fā)表的第二年,中共中央召開了民族工作會議,隆重推出關于民族和民族問題的中央“十二條”,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體系,從根本上消除了民族理論傳統(tǒng)憂思的基礎。與此同時,龔教授立即結合本職工作展開了相應的科研探索與課程改革,在科研與教學的雙向拓展中,應用分形思想及其方法,并在這兩個方面取得成績。

        在科研方面,龔教授基于《思想》運用分形的自相似觀念來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運用分形的奇異性表達解決長期以來有關民族概念的爭議,運用分形的分數維觀念去認識復雜精細的民族結構,運用分形理論中生成元的依序演化去把握民族范疇的基本規(guī)律。在學習領會中央“十二條”精神的同時,他進一步運用分形思想幫助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運用分形思想幫助學習、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體系。2006年,即以民族意識調控假說和分形思想應用的有關成果作為前期研究基礎,在“十一五”社科規(guī)劃中成功申報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項目。并組織團隊跨年度連續(xù)發(fā)表了“中央‘十二條’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研究”系列論文,而后自撰《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新體系》[24]一文,后者2008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頒發(fā)的優(yōu)秀社科成果一等獎。

        民族院校一線教師的崗位職責要求龔教授主持的團隊在堅持科研探索的同時必須認真完成教學任務,這也自然促使分形思想引導下的民族理論創(chuàng)新帶動相關教學的改革與建設,從而開創(chuàng)了這門課程的分形建導新局面。2007年,龔教授的團隊針對此前《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長期沒有國家級精品課程的實際,提出了“一軸兩翼,多元一體”的精品課程建設思路。[25]根據這一思路展開課程的分形改革與建導,當年進入教育部質量工程的精品課程建設序列。此后展開的精品課程后續(xù)建設實踐,由于得到分形思想及方法的幫助,不僅聯(lián)通了科研與教學,還將以往在科研、教學中的探索與現實的改革建設連成一氣,形成了教學內容本土化、教學過程生活化、育人目標現代化的“三化”改革分形態(tài)。

        教學內容本土化以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基礎,在努力學習、正確把握中央“十二條”體現的民族和諧發(fā)展精神實質的前提下,結合廣西12 個世居民族和諧發(fā)展實際,打造了“民族大義十二和”的教學品牌。不僅按照分形模式編寫了精品課程特色教材《民族大義十二和建導綱要》①龔永輝主編,廣西民族出版社,2009年初版、2012年再版,2014年三版。該教材運用分形方法的具體情況,可參閱楊社平的兩篇文章:《從特色教材談〈民族理論與政策〉課程的建導與分形》,《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2年第3 期;《〈建導綱要〉與“雪花曲線”——關于民族理論政策特色教材的分形解讀》,《民族論壇》2014年第8 期。,而且還按照《相思湖文龍》百冊叢書的讀寫互動分形序[26]建導出《文龍》刷新版《自馭舟彩鳳》[27]系列叢書?!蹲择S舟彩鳳》的“民族大義十二和建導系列”,就是按其分形建導程序匯編而成的十二個文集:《豫和集:民族及其“共同特征”》 《順和集:科學發(fā)展的民族史觀》《永和集:社會主義的民族族性》《肅和集:民族問題的范疇與特性》《雍和集:我國民族問題的建導戰(zhàn)略》《壽和集:我國民族事務的處理原則》《太和集:建導民族和諧的根本理念》《舒和集:統(tǒng)一多民族中國的最佳選擇》《昭和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休和集:共建民族繁榮的中心任務》《正和集:引導民族進步的切實舉措》《承和集:促進民族發(fā)展的關鍵戰(zhàn)略》。這個系列的每一集都以中央“十二條”的相應條文為核心,都由“焦點指月談”“諸和三棱鏡”“鄉(xiāng)土萬花筒”“建導情趣園”四個板塊構成,都含有廣西世居民族和地方特色元素。它們跟課程自馭舟網站一道合成的“民族大義十二和”教學資源庫,是教學內容本土化催生的一個層層嵌套的自相似分形系統(tǒng)。

        教學過程生活化的典型體現,在于獨具特色的民族理論與政策課程自馭舟。課程自馭舟模式的格局,概括為“一軸兩翼四環(huán)素”?!耙惠S”指作為教學內容的“民族大義十二和”教學資源庫,“兩翼”是指教學過程依托的網絡平臺技術和分形建導方法,“四環(huán)素”則是指教學中的學生實踐規(guī)范過程中“習、研、演、練”四個環(huán)節(jié)或要素。這環(huán)環(huán)相扣而又不可或缺的“四環(huán)素”,各自內部還有大致相似的三合格局?!傲暋?隨堂授習,進站溫習,聯(lián)趣探析;“研”:研讀教材,研判資訊,研究實際;“演”:登臺講演,藝術表演,制作展演;“練”:課堂訓練,實際操練,生活修煉。這四個環(huán)節(jié)的三合元素,已構成學習規(guī)范的“十二和”。為了保障學生唱好這曲“十二和”,學校和老師還在“習、研、演、練”之外構建了一個相應的支撐系統(tǒng):“情、趣、勵、合”?!扒?、趣、勵、合”也有同樣的內在三元。“情”:真情至誠,溫情至暖,深情至厚;“趣”:趣在幽默,趣在審美,趣在歡樂;“勵”:目標激勵,榜樣激勵,過程激勵;“合”:業(yè)內聚合,兼容整合,校外聯(lián)合。這種在教學過程層層嵌套的四環(huán)三元的“十二和”,與教學內容的“民族大義十二和”相應,構成整個課程“三化”改革系統(tǒng)工程內部相關相連的奇異性自相似。這種自相似性的分形特征,既可借助團隊成員聯(lián)合撰寫的“民族大義十二和情趣建導方案”②原載《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第1 至第4 期,后相繼收入周建新主編的《課堂經驗與田野感悟》,廣西民族出版社,2014年;龔永輝主編的《課改擷英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進行觀察,更可借助龔教授個人的“民族和諧情趣建導課堂”③楊社平等:《分形速記》(之一、之二、之三、之四),《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第5 期、第6 期。觀察。

        育人目標現代化處于教學內容本土化和教學過程生活化之間的分數維,也貫穿著分形思想指引下的十多年課程改革探索歷史的連續(xù)統(tǒng)一。從《相思湖文龍》到《自馭舟彩鳳》,龔教授和教學團隊一直在以身作則,培育各族學生愛國、開放、創(chuàng)新、和諧的精神。這種精神先后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28]、中央教科所專家朱小蔓等人的概括[29],后來還與自治區(qū)黨委倡導廣西精神的核心概念[30]相吻合。伴著這股精神,教學團隊不僅打造了民族理論與政策課程自馭舟,還打造了生機勃勃的“同舟課程群”。不僅打造了廣西民族大學第一門國家級精品課程,還基于這門課程打造了該校第一門國家級精品視頻課和第一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同時,還于2009年以“從傳統(tǒng)教學到混合式學習——《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十年課改”項目、2013年以“民族理論政策精品課程的內涵提升與多維輻射”項目,連續(xù)兩屆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優(yōu)秀教學成果特等獎。這一連串教改成就與現代化育人目標的關系,直接體現于《思想》作者2014年獲得廣西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的課改專著:《讓和諧轉化成為民族的素質》[31]。

        關于《思想》作者及其團隊這門課程的“三化”改革與“三精”品牌分形態(tài),其團隊成員2014年出版了《課改分形論》[32]一書,作了詳盡的描述與闡釋。

        四、十年后的《反思》與《功夫》及觀念旋轉的奧妙

        如果說,十年前的《思想》和《思路》在共同的歷史背景下顯示出共同的創(chuàng)新追求,兩者事實上的差異基本上還沒顯露出來,那么,十年后的《反思》和《功夫》則曝光了兩者之間的差異。

        2014年3 月,《思路》作者馬戎教授在“鳳凰大學問沙龍”第三期發(fā)表了《反思》演講,《思想》作者龔教授就以“中國夢與構建共有精神家園的民族理論研究”系列論文之三發(fā)表了《功夫》,從一個“細節(jié)”、一個“死結”、一個“鏈接”入手,進行關于《反思》的反思。

        《反思》開宗明義:“社會學家討論問題的時候,不是從書本上的理論和文字概念出發(fā),更不是從政府的文件出發(fā),而是從社會事實出發(fā)。”因而從三個“基本事實”入手,論證“中國應該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民族理論、制度和政策進行反思”?!豆Ψ颉穭t指出其中所謂“到現在為止,所有出版的馬列主義民族理論教科書都仍然在講斯大林的民族定義,介紹列寧的論民族自決權”的判斷有誤,在結合本校教學實際舉證之后,進一步指出:這一個細節(jié)失實的背后,是《反思》“忽略了十年來我國民族理論發(fā)展史上的巨大變化”?!豆Ψ颉窂娬{:2005年頒布的中央“十二條”在我國民族理論政策教材發(fā)展中已經形成一股強大的沖擊波,評估民族理論態(tài)勢不能無視中央“十二條”帶來的巨大變化?!叭绻?014年重提的反思繼續(xù)停留在2004年形成的印象之中,這種落后于實際的反思其實意義不大”。

        《反思》基于2004年的判斷,繼續(xù)強調要在56 個民族層面“去政治化”:“如果不走這一步,……就會不斷刺激雙方,妥協(xié)的余地越來越小,最終把中國的民族關系變成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功夫》則結合《反思》乃至馬教授的其他論文里的一些脫離實際的論斷,指其在失真了的歷史印象中陷入嚴重誤判,因而形成一個“虛幻的死結”。正是由于這種心結無法解開,《反思》作者才會在與“第二代民族政策”論切割的同時堅持“去政治化”,從而陷入邏輯混亂:按照《反思》的題意,是我國民族政策不利于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應該實施調整,但具體演講中卻主張暫不調整政策,反思重點實際落在題外的民族理論范疇,落在民族問題與民族意識之間的關系上?!豆Ψ颉丰槍@一點強調,堅持和完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體系的任務艱巨迫切、刻不容緩,繼續(xù)糾纏于一些脫離實際的概念構成的虛幻“死結”,難免“訄爭誤實”。

        鑒于《反思》實際上已經把重點落腳于民族理論范疇,《功夫》通過“相關的鏈接”與之展開學理上的對話。首先“鏈接”了民族問題與民族意識調控規(guī)律。盡管兩人對民族問題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的差別,但為了對話,還是沿著兩者之間的分數維,將國務視角的民族問題概念壓縮到《反思》作者使用的民族關系領域來進行對話。此外,還鏈接了楊圣敏教授跟《反思》同臺發(fā)表的演講《如何維護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穩(wěn)定》,借助楊教授的觀點回應《反思》的首鼠兩端:“做好了相應的政策調整,目前存在的各種問題就能夠在5-10年內得到解決,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就有了保障”。并強調“要讓學術思想真正成為民族意識良性調控的正能量,真正作出利于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和諧發(fā)展、偉大復興的有用功,必須真正回歸格物致知的規(guī)范,真正在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過程中做到實事求是、求真務實”。

        讀罷《反思》與《功夫》,回味十年前的《思想》和《思路》,筆者陷入思考:

        盡管《思想》與《思路》都主張革除仿蘇弊端,都希望用他山之石來攻玉,然而各自所謂“山”“石”“玉”皆不相同,“攻略”亦不同?!端枷搿肥窃诳傮w肯定我國民族政策的前提下主張跨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差異,借助分形思想推動我國民族理論創(chuàng)新。而《思路》則是主張跨越意識形態(tài)差異,借助美國應對國內民族問題的經驗對我國民族理論政策進行全面改革。無論學科分類差異還是意識形態(tài)差異,都不是不可跨越的天塹。因此,《思想》與《思路》在十年前“亮劍”求新,都具有各自的價值和意義。十年之后,《思想》與《思路》作者在民族政策領域的觀點各自向對方有所靠攏,更符合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

        《思路》當年對意識形態(tài)的跨越,直接指向整個民族理論政策體系,既關國運又涉族權,還直接影響到千萬人民的切身利益,反應自然影響強烈。強烈的反應中,既有后來居上、馭矢激進的“發(fā)揚光大”者,也有情緒高昂、意志堅決的“口誅筆伐”者,還有推心置腹、發(fā)微探幽的平等對話者。這在利益和價值多元化的時代,是自然而然的。無論哪一種反映,都會牽動人們的思考,只要人們關注了、思考了,就會有新的感悟或發(fā)現。十年來的“去政治化”爭論,就像一輪關于民族問題理論的“頭腦風暴”,大大有益于這個領域的觀念創(chuàng)新。

        《思想》最初的思考僅限于“民族理論”創(chuàng)新,未明顯涉及民族政策,而且跨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藩籬,引入圈內并不熟悉的分形思想,難度大而板凳冷,自然從者寥寥。然而,學問不同聯(lián)歡,貴在獨立思考。十年曲徑通幽處,分數維里有洞天。至于《功夫》與《反思》體現的主張換位,跟各自在十年間的際遇與思索相關,更與《思想》倡導引入民族理論創(chuàng)新的分形理念相關。

        《反思》轉向不主張立即調整民族政策,是因為《思路》在將近十年的爭鳴中受到一些沖擊和震撼,尤其是在人們圍剿“第二代民族政策”論時受到連帶批判。馬教授作出這樣的回應,雖與“第二代民族政策”論者劃清了界限,卻無形中偏離了《思路》的“去政治化”立場。從十年前大聲疾呼欲推倒重來,到十年后鄭重聲明仍維持現狀,《思路》與《反思》在民族政策調整上已陷入自相矛盾。龔教授的《功夫》傾向于盡快調整相關民族政策,也自然是在關注了十年爭鳴之后對《思想》的修正,但這種修正并未改變《思想》的“分形建導”原則,而是沿著學術分歧之間的分數維推進,從而自然實現的包容轉換與螺旋提升。

        《功夫》作為“中國夢與構建共有精神家園的民族理論研究”系列論文的第三篇,以前面兩篇跟別的專家對話為基礎。這些對話的起因,在于回答俞正聲主席的“兩最之問”。2013年10 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俞正聲親臨龔教授的民族理論政策課堂,在與龔教授探討“民族自決”概念之后稱贊:“今天的教師很有水平,講得很清楚”。并當場提問:當前理論界在民族問題上的最大分歧是什么?如何實現總書記所說的“最大公約數”?因此,龔教授寫了《“兩最之問”的“三字”答卷——關于民族問題上的“最大分歧”和“最大公約數”》一文專呈俞主席,以“川”“熵”“永”三字回答:最大分歧表現為亦真亦幻的“川字困局”;分歧之根在仿蘇民族理論的“熵增亂碼”;尋找與中國夢相通的最大公約數需把握“永字八法”?;谶@樣的認識,龔教授在《廣西民族研究》2014年全年連載六篇“尋夢系列”,與包括馬教授在內的“川”字各派代表人物對話。2014年9 月底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傳達的會議精神與《功夫》及其姊妹篇的理論觀點基本相符,尤以系列之六的“永字八法”,更是跟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實現了“無縫對接”①《功夫》的姊妹篇除了前文所注之四,還有:《民族問題領域“最大公約數”的“初商”——中國夢與構建共有精神家園的民族理論研究系列之一》 《民族與國家的順和才是中華復興之道——中國夢與構建共有精神家園的民族理論研究系列之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政策體系的生成軌跡——中國夢與構建共有精神家園的民族理論研究系列之五》《確立民族和諧發(fā)展“最大公約數”的“永字八法”——中國夢與構建共有精神家園的民族理論研究系列之六》,分別見《廣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第2 期、第5 期和第6 期。。這種精彩的奧妙,就在分形的精巧。

        馬教授之所以在十年之后陷入困境,原因在于思維上受到整形觀念的局限。這種整形觀念的局限,還表現在馬戎教授最近發(fā)表的解讀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專文之中。[33]由于作者受到整形思維的局限,該文的解讀存在著事實不清、觀念混淆與本末倒置的硬傷。例如:

        “這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把憲法和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的規(guī)定落實好,關鍵是幫助自治地方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注意這句話把落實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的關鍵定義為‘幫助自治地方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而不是像有些人提議的那樣進一步制定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的具體實施條例”。

        馬教授的這段解讀之中,引文已經失實。原文中的兩句話被分別取半截,然后揉在一起。原文①轉引自郝時遠:《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學習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的幾點體會》,《民族研究》2014年第6 期。第一句是:

        “落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關鍵是幫助自治地方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

        第二句是:

        “必須把憲法和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的規(guī)定落實好,加強對規(guī)范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相關法規(guī)和制度的研究?!?/p>

        在這個失實的“細節(jié)”后面,還有一個虛幻的“死結”。那就是,馬教授至今依然認為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不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認為相關的民族理論、政策和道路不對。因而,他把這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精神通過“兩個表態(tài)”輕輕地概括為兩句話:“旗幟不變,穩(wěn)住陣腳”。并以改革開放初期的“貓論”為喻:

        “貓的顏色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抓住老鼠。在堅稱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的正確性的同時,這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提出目前中國的民族關系面臨‘新的階段性特征’,為此提出要‘開拓創(chuàng)新,從實際出發(fā)’,在這個精神指導下提出了中國民族工作的一系列調整方向、務實改革的新思路。這幾乎是當年鄧小平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策略的翻版。”

        鄧小平推動改革功不可沒,他的改革智慧也婦孺皆知。但在上述“翻版”比喻之中,馬戎教授忽略了時代差異和目標導向,從而陷入對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的誤讀。鄧小平的“貓論”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之中提出來的,當時尚未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初涉改革還能夠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如今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已經用不著也不可能再“摸著石頭過河”。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是在“三個自信”新常態(tài)下,在“八個堅持”“五個必須”的原則上,針對民族問題領域新的階段性特征進行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頂層設計。完全不顧歷史背景、歷史使命、歷史要求的巨大差異,把當年的“不管白貓黑貓”搬來作比喻,實際上是要給讀者以這樣的暗示:所謂“旗幟不變”只不過是為了“穩(wěn)住陣腳”,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給人們吃的“定心丸”未必當真。

        顯然,這樣解讀中央民族會議精神是錯誤的。筆者寧愿這里的分析偏離了馬戎教授的本意,但其至今堅持的“去政治化”思路卻粉碎了我們的這種愿望。“所謂‘去政治化’就是‘去制度化’、‘去政策化’、‘去法律化’,其指向就是取消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保?4]堅持“去政治化”的思路就是在堅持已經被總書記講話里批評的“模糊不清”“脫離國情”“張冠李戴”“妄自菲薄”的那一套。[35]陷入這種境地的原因,就在于思想方法上的整形觀念作怪。在整形觀念下,吸納西方國家的某些有益成分就必須徹底放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因此,馬教授看到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并不排除借鑒國外某些有益經驗,就誤以為要放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而龔教授則既在“永字八法”的“橫折豎鉤”強調了充滿中國自信的“正路躬行”,又在“八法同構”之際強調了“西策長撇”的“包容轉換”,體現了在“三個自信”新常態(tài)下的永續(xù)創(chuàng)新。

        理解了兩條新思緒、十年迥異途的根源在于整形與分形之差之后,不妨以一段“永字八法”的概括語為本文作結:

        實事求是,格務求真;

        解放思想,耗散分形;

        與時俱進,螺旋發(fā)展;

        求真務實,永結同心。[36]204

        [1]龔永輝.可否引入分形思想——關于中國民族理論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一點思考[J].廣西民族研究,2004(1).

        [2]馬戎.理解民族關系的新思路——少數族群問題“去政治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

        [3]馬戎.關于當前民族政策的反思——在“鳳凰大學問沙龍”第三期的演講[EB/OL].http://news.ifeng.com/exclusive/lecture/special/minzu/marong.shtml.

        [4]龔永輝.從根子上反思民族政策必須下足格致功夫——中國夢與構建共有精神家園的民族理論研究系列之三[J].廣西民族研究,2014(3).

        [5]龔永輝.讓和諧化成民族的素質[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6]龔永輝.從馬恩列斯民族思維螺線到毛澤東民族政策思想——中國夢與構建共有精神家園的民族理論研究系列之四[J].廣西民族研究,2014(4).

        [7]馬戎.當前中國民族問題的癥結與出路[J].領導者,2009(2).

        [8]王希恩.論中國民族理論的學科特色[J].民族研究,1997(5).

        [9]吳仕民.紀念李維漢同志誕辰100 周年民族理論研討會總結[J].民族工作研究,1996(增刊).

        [10]馬戎.反思民族研究:理論與實踐:上[N].中國民族報,2007-03-02;反思民族研究:理論與實踐:中[N].中國民族報,2007-03-09;反思民族研究:理論與實踐:下[N].中國民族報,2007-03-16.

        [11]馬戎.創(chuàng)新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三個前提[N].中國民族報,2007-08-03.

        [12]馬戎.當前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選題和思路[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

        [13]馬戎.民族研究的創(chuàng)新需要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J].西北民族研究,2008(2).

        [14]馬戎.中國民族問題的歷史與現狀[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

        [15]郝時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民族關系[J].民族研究,2005(3).

        [16]陳建樾.多民族國家和諧社會的構建與民族問題的解決——評民族問題的“去政治化”與“文化化”[J].世界民族,2005(5).

        [17]楊建新.中國民族關系理論的幾點思考[J].中國民族學輯刊,2008(1).

        [18]馬守途.邏輯與歷史相統(tǒng)一:社會科學研究必須堅持的一個基本原則[J].民族工作研究,2008(2).

        [19]陳玉屏.民族問題能否“去政治化”論爭之我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7).

        [20]謝立中.理解民族關系的新思路:少數族群問題的去政治化[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1]胡鞍鋼,胡聯(lián)合.第二代民族政策:促進民族交融一體和繁榮一體[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

        [22]胡鞍鋼,胡聯(lián)合.民族問題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機理分析[J].人文雜志,2008(2).

        [23]朱維群.處理暴恐事件要從民族宗教問題中脫敏[N/OL].(2014-04-02)[2014-12-20].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4_ 04_ 02_ 218886_ 3.shtml.

        [24]龔永輝.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新體系[J].民族研究.2007(2).

        [25]龔永輝.一軸兩翼多元一體——“民族理論政策”精品課程建設思路[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

        [26]楊社平,郭亮.分形原理應用于教書育人的典型個案——寫在《相思湖文龍》出版十周年之際[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2).

        [27]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和諧素質建導中心.自馭舟彩鳳[M].南寧:廣西金海灣電子音像出版社,2008.

        [28]成思危.寫在《相思湖文龍》出版之前[G]//余益中.相思湖文龍《代序分冊》.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

        [29]朱小蔓.培養(yǎng)具有民族精神血脈的現代人格[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1).

        [30]郭聲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N].廣西日報,2011-11-18.

        [31]龔永輝.讓和諧轉化成為民族的素質——“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課程的“三化”改革探索與實施[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32]楊社平.課改分形論——跨學科參與一門國家級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邊緣心語[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3]馬戎.旗幟不變,穩(wěn)住陣腳,調整思路,務實改革——對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的解讀[J].民族社會學研究通訊,2014(172).

        [34]郝時遠.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學習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的幾點體會[J].民族研究,2014(6).

        [35]郝時遠.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N].中國民族報,2014-11-07.

        [36]龔永輝.龔永輝集[M].北京:線裝書局,2014.

        猜你喜歡
        分形民族政策
        政策
        房地產導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產導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我們的民族
        感受分形
        助企政策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政策
        華人時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分形之美
        趣味(數學)(2019年12期)2019-04-13 00:29:04
        多元民族
        分形空間上廣義凸函數的新Simpson型不等式及應用
        中文天堂国产最新|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成熟女1区|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99e| 少妇高潮尖叫黑人激情在线| 日韩爱爱视频| 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四季极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天天鲁一鲁摸一摸爽一爽| 久久九九青青国产精品|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传媒精品成人自拍|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国产96在线 | 欧美| 无码人妻中文中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av自拍在线观看| 后入丝袜美腿在线观看| 人与动牲交av免费|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久久午夜伦鲁鲁片免费|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 香蕉视频www.5.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按摩|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欧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伦| 国产一级在线现免费观看| 亚洲处破女av一区二区| 爆操丝袜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韩国AV |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国产免费午夜福利蜜芽无码| 日本熟妇中出高潮视频|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波多野吉衣av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av| 男女av免费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