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河南大學 河南開封 47500)
我國高校公共籃球課教學改革的實踐與理論研究①
楊志
(河南大學河南開封47500)
摘 要:籃球運動是廣大高校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是我國高校體育課程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之一,但是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教學模式基本沿用了前蘇聯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引不起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內容過于注重籃球基本技術與技能,教學形式、教學結構與方法過于模式化,造成了學生喜歡籃球運動而不喜歡上籃球課的局勢,在當前我國體育教學改革實行新課標的趨勢下,籃球教師要認真解讀和理解新課程體系中的目標和要求,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思維方式,改善教學模式和方法。
關鍵詞:高校公共籃球課教學改革理論研究
傳統的籃球教學過于強調教學規(guī)范化,課堂教學內容固定化,教學觀念落后,單調的技術聯系引不起學生的課堂興趣?;@球運動應該是給學生帶來樂趣的運動,籃球課堂教學內容應該符合學生們的期望,在最大限度鍛煉身體的同時,又能兼顧學生對籃球課堂內容的學習,讓他們享受籃球帶來的樂趣并積極參加體育課堂教學,從而在快樂的籃球課堂上學習籃球的基本技術、戰(zhàn)術和籃球文化。
1.1我國高校體育籃球授課模式分析
我國現行的傳統教學體制是以教學大綱為基本原則,教師按照大綱統一的標準制定教學教案,這就造成了不能兼顧身體素質優(yōu)秀和較差的學生,造成一部分基礎好的學生學不到想要學的東西,基礎差的同學不能完全吸收,直接影響了學生課堂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安排上一方面照顧了增強學生體質的目標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鍛煉能力,但有時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不能因材施教,兼顧不了學生在滿足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又想朝自己喜歡的方面發(fā)展。教學過于模式化,教學任務過于重視技能的掌握,忽略學生個體獨特性,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僅僅學到籃球基本技術,忽略了籃球文化的學習,使得學生體育認知視野相對狹隘,創(chuàng)新性受到抑制,教學價值越來越功利性,教學過程成為逐漸成為一種擺設,不能為學生的發(fā)展做出貢獻,教學方法強行灌輸式,進行趕任務式的課堂教學,打壓了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育課程設置單一,學校安排必修課較多,學生能選的較為感興趣的課程較少,再加上學校場地和器材設備的限制,學?;@球課程難以滿足學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教學評價只重視應試考試,不以學生實際情況為據,考試作為唯一評價標準,忽視學生主體人格,抑制學生個性發(fā)展。
1.2我國高校籃球教學配套設施和師資力量配備不足
目前,我國高?;@球課程投入不足,面對現在日益擴招的趨勢,學校場地設施已不能滿足學生增長的需要,學校對體育設施投入據國家要求相差很多,無法滿足學生正常的學習需要。在教學模式方法方面,教師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國家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不高,再加上教育改革沒有具體統一的標準,所以我國體育教學改革推廣很難有效實施。現階段我國高?;@球教師學歷層次和年齡結構已不能滿足當代社會對體育教學的要求,大部分老師對現在網絡教學和前沿科學研究等方面欠缺,不能很好的適應當代體育課堂教學。
1.3我國高?;@球教學過分強調課堂結構
我國傳統的籃球課堂教學結構分為三個部分,即“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這種體育課堂被幾個部分限制,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完全模式化,教師在課堂上一味追求各部分在時間上分配合理,注重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忽視學生學習過程,完全按照老師的教學立場設計教學模式,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輸,課堂結構嚴重影響了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興趣。
1.4我國籃球教師教學思想觀念陳舊
我國實行素質教育是以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個性,注重開發(fā)人的身心潛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被傳統的教學模式排擠,教師還是按照以往教學模式教學,一味的進行籃球基本技術的練習,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所在,教學目標偏離,忽略了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教學內容沿襲傳統老套的基本技術學習,造成學生學習時產生消極思想,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觀念落后,教師很難將學生主體思想體現到教學中。
我國高?;@球教學改革要以人為本,體現學生教學主體地位,教學訓練要以“健康教育”和“終身體育教育”為主線,依托素質教育目標和教學任務設計課堂教學。
優(yōu)化教學模式,對在校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培訓,使之教學能力和教學觀念適應現在社會的發(fā)展,滿足學生對籃球課堂教學的需要。
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效果評價機制和學生學習評價機制,為教學模式構建和設計提供參照和依據,教師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式方法,教學評價機制應該與教學目標和任務相統一,加強對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籃球基本技術、運動參與和社會適應等相關領域的學習。
2.1我國籃球教學方法的改革分析
我國傳統的籃球教學重籃球基本技術和基本功練習,教學內容偏重于單個籃球技術動作學習,忽視攻防練習和全面協作,教學重點過去注重技術細節(jié),理論與實踐結合不足,忽視了籃球理論知識和籃球文化的教學。對抗中運用技術、智能訓練、競爭與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等關系到現代籃球運動基本特征以及現代社會對人基本需求的重要方面幾乎不予涉及,因此籃球教學方法改革勢在必行。
改革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改革傳統籃球教學過分注重運動技能知識的訓練,改變原來單一教學程序和教學內容的教學方式,讓籃球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教師教學要注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興趣愛好,注重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球課堂教學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團結協作意識。
2.2我國籃球教學改革要注重體現“快樂體育原則”
教育家盧梭說:“教育的技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只有學生真心喜歡的課堂才是一個好的教學過程,娛樂是體育本身具
有的獨特屬性,必須讓學生在籃球體育課堂上體驗到娛樂的學習過程。因此在教學改革中應把教學中心轉移到學生,重視學生是教學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在籃球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用,是籃球課堂變?yōu)閷W生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學習,學生的興趣是基于內在的需要而產生的對學習的欲望,是建立在學生對學習對象的認知和情感基礎上而產生的學習需要。教學改革要注意對學生獨立學習習慣培養(yǎng)和主動學習精神,教學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引導,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學課堂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學習品質和習慣。
2.3改革籃球課學生成績評定方法,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考試時檢查教學效果、檢驗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考試目的不僅僅是要獲取學生的分數,考試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教學相關數據,發(fā)現教學問題并進行糾正的過程,所以考試不僅僅是應試教育的一部分,它擔負著對教學體系合理性進行檢驗的重任,考核內容應該以課程教學基本任務和目的為依據,考核方案應該能全面考察評定學生的學習水平,考試形式要改變一刀切的辦法,要以學習過程為主,注重考試評定功能而不是考試結果。
我國現行籃球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籃球課的期望,適應不了當代體育課堂對學生教育的要求,學校實行的填鴨式的教學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壓制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籃球課程現有的考試辦法及考核標準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球課堂應該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開發(fā)適合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內容。全面改革現有的考試辦法和考核標準,制定科學合理的能夠全面客觀反映學生學校效果的考核標準。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孫民治.籃球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3]汪正毅,陳麗珠,金宗強.21世紀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向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225-227.
[4]丁建國.大學體育課程改革探究[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1):94-97.
[5]王曉剛.對我國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審視[J].中國體育科技,2007(6):128-131.
作者簡介:①楊志(1990—),男,河南武陟人,河南大學體育學院2014級體育教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a)-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