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宇
人們常說,大學有四年,可以慢慢考慮以后要干嘛。
但其實真正能讓我們考慮的也就只有兩年多而已。一旦到了大三下學期,計劃考研的、出國的都準備起來了;打算工作的都開始著手實習了。只剩下一群沒有方向的人該上課上課,該玩玩,還過著跟大一大二無異的日子。
大學里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和比賽,比如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大賽,模擬招聘比賽,創(chuàng)業(yè)大賽等等??粗磉叺耐瑢W獲了一個個的獎,看著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打算,然后看看我自己,卻還是什么明確的計劃都沒有。
老羅說:“在中國,很奇怪的是,我們定義所謂的‘成功人士,指的其實就是些‘土財主。我們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定義的,但我自己不是這么定義的。我覺得無論你是‘土財主還是‘洋財主,土窮光蛋還是洋窮光蛋,只要自己活得開心,而且堅持了自我,就是成功人士?!?/p>
我不是很喜歡那些特別現(xiàn)實的人,開口閉口工作工資。選擇什么專業(yè)不是出于自己的興趣,而是因為就業(yè)率高,收入高。在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里,收入高的人就是人生贏家。
有的時候我不屑于和他們交流,但有的時候,我卻還真的有點羨慕他們,至少他們有一個很明確的奮斗目標。
當初填報志愿的時候,我其實沒有考慮太多以后就業(yè)的問題。我只是不想讀工科,不想整天對著臺計算機編程,不想研究物理化學生物,對數(shù)字經(jīng)濟金融政治法律新聞沒興趣。至于文學,雖然喜歡但不想作為專業(yè),而且你要逼著我寫點什么,我估計半天憋不出幾個字,還是自己看看閑書好了。影視編導這一塊,我不是沒有想過,但這要求是藝術(shù)生,而且我靈感沒那么多,才華又不夠橫溢,也就算了吧。最后覺得還是心理學最有趣,也比較適合自己,于是就選了。
一年多下來,不知道被多少人問過,“你們心理學學什么呀?”“你以后打算干什么呀?”我總是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原本以為心理學會學點類似讀心術(shù)的技能,通過別人的肢體動作和表情推測他的心理,那多有趣。
可是,大一上的一個學期下來,懵懵懂懂的,真不知道自己到底學了點什么。而且很多都是理論以及生理方面的知識,完全沒有想象中那么有趣。
大一下學期,西方心理學史的崔老師是個蠻有深度的人。在他的指導下,我開始看一些心理學方面的論文和書籍,也嘗試著整理了一篇論文評述。在讀與寫的過程中,漸漸有了一種學習的感覺,有了一種進去了的感覺。之前,似乎一直都還徘徊在心理學的門口。
可以你要問我“心理學學什么呀?”,對不起,我還是回答不上來。
禪宗說參禪要經(jīng)歷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仍處于第二個階段。
有些人問我以后想干嘛,我往往笑而不答。因為我真的還沒有完全想清楚以后到底要選擇什么職業(yè)。我也不是完全沒有想法,只是沒有一個能夠有勇氣堅定地堅持下來。
曾經(jīng)美劇看《lie to me》,想要像Lightman一樣有一間自己的工作室,可以和企業(yè)、公安機關(guān)和司法機關(guān)合作,通過微表情來面試選擇員工、判案等等。又看了高銘的《催眠師手記》,覺得催眠師雖然給人一種巫師的感覺,但也不是沒有科學依據(jù),或許可以辦一間以催眠為治療手段的心理咨詢室。但后來覺得自己太天真了,電視劇是電視劇,書是書,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
也曾想做一名國際志愿者,去接觸全世界各地的問題少年、貧困地區(qū)的兒童、災后的人們,去撫慰他們的心靈??晌矣质莻€十分戀家的人。
上學期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我最后寫的計劃書是,發(fā)展大陸的融合教育,一種在發(fā)達國家以及我國港臺都比較成型的特殊教育方式??墒俏抑?,如果真的要去做,會特別特別的艱難。
有一陣子我會想,何必給自己那么大的壓力,要去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呢。
其實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也挺好啊,有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比如學心理的話,最直接的就是做一個心理咨詢師,如果干得好,收入很可觀。人力資源管理最近很熱門,好些學長學姐也都選擇了這個,感覺當個商場上的女強人也挺帥的。要么就去學校做心理輔導老師。或者考個教師證,去中小學教個數(shù)學英語什么的,也沒有那么難吧,大不了就去偏遠地區(qū)嘛。
可是我又怕自己會不甘心。
其實平凡不可怕,覺得自己不平凡卻沒有辦法讓自己不平凡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