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摘 要】邏輯知識抽象難學,而中學生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又非常必要,如何培養(yǎng)是亟待研究的課題。本文認為,結合教材內(nèi)容、生活實際和幽默故事來講解邏輯知識,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邏輯能力 ? ? ?語文教學 ? ? ?教材 ? ? 生活 ? ? 幽默故事
目前的中學語文教材中沒有專門的邏輯知識內(nèi)容,教學中不夠重視邏輯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所以中學生往往缺乏起碼的邏輯知識,進而使抽象思維能力得不到應有的發(fā)展,表現(xiàn)在閱讀與寫作中,就是理解、分析、概括、推理等基本的抽象思維能力都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對中學生加強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許多人認為邏輯學難學,大量的概念、定義、公式,很難給學生講明白。其實,只要我們能夠注意把握邏輯知識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抓住要領,掌握方法,還是能夠使學生逐步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
一、結合教材內(nèi)容
邏輯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學習的難點主要就在于這種抽象性。然而,任何抽象都是具體的抽象。抽象從具體中來,也可以到具體中去。在學習抽象的理論時,如果結合具體的實際,使抽象與具體相結合,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那么,就可以把不好把握的東西變得容易理解了。語文教材中和學生的作文中,有大量的邏輯內(nèi)容,結合這些內(nèi)容學習邏輯,就可以使學生比較容易明白。我們平時說話、寫文章,都會利用所學的邏輯,避免出現(xiàn)邏輯錯誤。和別人談話,看別人的文章,甚至讀書、看報,也用邏輯的尺度加以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教材中名家的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密,要分析一下是怎樣正確地使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的;反之,有的學生文章思維混亂,前后矛盾,含糊不清,我們就要有意識地對其邏輯錯誤進行分析,經(jīng)常這樣做,就會自覺地積累邏輯知識,提高邏輯思維水平。教學中不能只講理論知識,只舉書本上的例子,而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思維材料,如作文或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邏輯問題進行分析。無論什么水平的學生,都要引導他們把邏輯知識應用到閱讀與寫作中去,這不僅有助于對邏輯的學習,也有助于閱讀與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結合生活實際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維形式要借助于語言形式才能表現(xiàn)出來。思維和語言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生活中豐富的語言都會體現(xiàn)出邏輯知識。當然二者也有明顯的區(qū)別,思維形式是抽象概括的,語言形式則是豐富靈活的;思維形式要規(guī)范化,生活中的語言形式則要多樣化。如果我們不能通過具體的語言形式來認識它所表達的思維形式,在聯(lián)系實際思維材料時就會出現(xiàn)問題。比如,關于矛盾律的學習,這條規(guī)律就是要排除思維中的自相矛盾,保證思維的無矛盾性。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我們說某件事情“好熱鬧”和“好不熱鬧”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其實卻是一個意思,這就是思維形式和語言形式的不統(tǒng)一;再比如,生活中許多人說話模棱兩可,那就是違反排中律,是一種典型的邏輯錯誤,同時,“模棱兩可”是個成語,它形象地說明了違反排中律這種邏輯錯誤的實質,非常容易理解;還有一種情況,語言有約定俗成性,即使像“養(yǎng)病”“曬太陽”“恢復疲勞”“打掃衛(wèi)生”之類的語言現(xiàn)象,也被廣泛運用與認可,不能輕易地判為不合邏輯而加以否定。形式邏輯是借助于自然語言表達的,概念與語詞、判斷與句子、推理與句群等思維形式和語言形式之間有著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把握好這種關系,弄清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在聯(lián)系實際思維材料時,要透過語言的表層,分析其邏輯的實質,就能夠把握邏輯的體系,抓住學習的要領。
三、結合幽默故事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需要直接興趣的支持,如果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有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邏輯知識時,應該把生動幽默帶進教學,增加學生學習的情趣,盡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情感反應。例如,對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的講述,是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內(nèi)容,但學生必須學會,因為它是假言推理的依據(jù),不掌握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就不可能學好假言推理。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先講一個小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一天黃昏時分,天空飛來一只白鶴,他要隨行的文人學士即興賦詩。有個叫馮誠修的吟道:“遠望天空一鶴飛,朱砂為頸雪為衣?!鼻●R上打斷說:“我要吟的是黑鶴,不是白鶴?!北娙艘宦?,個個瞠目結舌,但馮誠修不慌不忙,又吟出兩句:“只因覓食歸來晚,誤落羲之洗墨池?!卑Q變黑鶴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在一定的條件下卻變成了現(xiàn)實。解決這個難題用的就是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在講假言判斷的真假情況時,可以結合下面這個故事:溫斯頓·丘吉爾任英國首相時,他的政治對手阿斯特夫人有一次對他說“溫斯頓,如果你是我的丈夫,我就會把毒藥放進你的咖啡里?!鼻鸺獱栁⑿χf:“夫人,如果我是你的丈夫,我就會把那杯咖啡喝下去?!边@兩個人的話都表達了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阿斯特的判斷前件假后件真整個判斷真,邱吉爾的判斷前件假后件假整個判斷仍然真。他們二人對這種判斷的邏輯性質把握得如此準確,運用得如此巧妙,不能不使人嘆服。通過這種例子不僅會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也會給學生留下深刻而難忘的印象,非常利于他們學習和掌握邏輯原理。
當然,要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能力,首先我們教師應該加強自身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其次要提高認識,不能僅為考試服務,要從培養(yǎng)學生終身發(fā)展能力的高度出發(fā),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