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財良
(湖南安全技術職業(yè)學院,湖南長沙410151)
校園安全事故預防的差異性研究
——以不同區(qū)域、性別、層級校園安全事故為視角
謝財良
(湖南安全技術職業(yè)學院,湖南長沙410151)
湖南省內、外各級各類學校安全事故相關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城鄉(xiāng)校園安全事故類別中,交通事故所占比例最高;男生傷亡人數比女生多;中學校園安全事故最多,然后是小學、大學次之,幼兒園最少;房屋坍塌發(fā)生在農村中小學,踩踏事故發(fā)生在城市中小學。在對前述差異產生成因進行對比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包括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設計及心理干預等預防措施、建議。
校園安全;事故;差異性
為了研究不同區(qū)域、不同性別、不同層級校園安全事故的情況,筆者就被調查學校近三年發(fā)生的事故情況、事故預防措施、存在的問題、男女學生事故預防對比等項目,對全國城鄉(xiāng)150多所大、中、小學、幼兒園進行了校園安全相關問題的調查。為了保證數據的客觀性,調查對象有學校領導、任課教師,還有學生。
課題組成員共發(fā)放了1000份調查問卷,調查問卷采取一份問卷一起事故的調查方式,收回問卷471份,即471起事故。問卷結果顯示,近年來發(fā)生的城鄉(xiāng)校園安全事故有房屋坍塌、食物中毒、自然災害、交通事故、溺水事故、踩踏事故、傷害事故、觸電事故、火災事故、自殺事故、活動類事故、校內因病猝死等,其中傷害事故是指打架、性侵等,活動類事故是指因參與校內外體育、實踐活動而引起的事故。事故種類、數量及比例如表1:
表1事故種類與數量對照表
調查顯示,雖然不同區(qū)域、同一區(qū)域不同學校、同一學校不同年級以及不同性別學生校園安全事故類別及發(fā)生比例各有不同,但總體而言,城鄉(xiāng)之間、男女學生之間以及不同層級學校之間在校園安全事故發(fā)生的類別及概率上帶有規(guī)律性。因此,根據事故致因理論,對不同區(qū)域、不同性別、不同層級校園安全事故的預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城鄉(xiāng)校園安全事故差異性表現
調查顯示,發(fā)生在農村的校園安全事故占事故總額的46%,城市占54%。城鄉(xiāng)校園安全事故差異性主要體現在房屋坍塌、交通、溺水、踩踏、自殺及傷害等6類事故中,其中:交通、自殺、踩踏事故城市居多,而房屋坍塌、溺水及傷害事故農村居多,不論城市還是農村,交通事故在該區(qū)域中占比較高,具體數量對比如表2:
表2 城鄉(xiāng)事故種類與數量對照表
1.男、女學生校園安全事故差異性表現
通過上述調查發(fā)現,在471起事故中男女生死亡及受傷人數如表3所示:
表3 男、女生事故傷亡人數對照表
其中:男生占死亡比66%,女生占比34%;男生占受傷比62%,女生占比38%。
另外,男、女生校園安全事故差異不僅體現在傷亡數量,還體現在下列事故類別中:
表4 男、女生事故種類與傷亡人數對照表
數據顯示,男生在交通、溺水和傷害事故中傷亡比重大,而自殺事故中女生傷亡比重大。其中交通事故中男生傷亡占比66%,女生占比34%;在溺水事故中男生占比81%,女生占比19%;在自殺事故中男生占比23%,女生占比77%;傷害事故中男生占比57%,女生占比43%。
2.不同層級校園安全事故差異性表現
在調查的471起校園安全事故中,不同層級校園安全事故數量對比如表5:
結果顯示,中學事故數量最高,然后是小學,大學次之,幼兒園的事故數量最低。
另外,不同層級學校在房屋坍塌、交通、溺水、踩踏、自殺及傷害等事故類別中數量對比如表6:
表5 不同層級校園安全事故數量對照表
表6 不同層級校園安全事故種類與數量對照表
表6顯示,大學校園自殺事故最多,中學校園交通事故最多。房屋坍塌事故主要發(fā)生在中、小學;小學交通事故僅次于中學,幼兒園主要發(fā)生交通事故;溺水事故以中學最多,其次是小學,再次是大學;踩踏事故發(fā)生在中、小學;自殺事故以大學最多,其次為中學,再次為小學,幼兒園自殺事故為零;傷害事故中學最高,其次是小學,再次是大學,幼兒園最少。
綜上,不同區(qū)域、性別、層級校園安全事故差異性體現了如下主要特征:
1.交通事故在各類事故中比例高:城區(qū)比農村高,在農村,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僅低于傷害事故。
2.男、女生傷亡人數對比懸殊:男生在交通、溺水、傷害事故中傷亡人數遠遠超過女
生;女生自殺事故多于男生,尤其是在不同層級自殺事故中,女大學生自殺事故最多。
3.不同層級校園安全事故數量對比時,中學事故最多,然后是小學、大學次之,幼兒園最少。
此外,房屋坍塌和踩踏事故也值得重視,房屋坍塌主要出現在農村中、小學校,踩踏事故主要出現在城市中、小學。
(一)交通事故差異性成因
城區(qū)的交通事故在所有事故類別中占比最高,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一是城區(qū)營運車輛多,駕駛員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安全行車意識淡薄,缺乏職業(yè)道德,違章行車現象突出。另外,學生、家長安全意識不強,上、下學途中為趕時間亂穿馬路現象頻繁,導致交通事故頻發(fā)。二是城區(qū)道路過于擁擠。學生上、上學期間,相關道路交通量急劇增加,使道路擁擠程度迅速加大。再加上城區(qū)基礎設施建設經常占用道路,使本就擁擠的道路更顯局促。三是城區(qū)交通量大。駕駛員行車的工作狀況,不僅受道路條件的影響,而且還受交通條件的影響。在影響駕駛員行車的諸多交通環(huán)境因素中,交通量的影響起著主導作用。交通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駕駛員的心理緊張程度,也影響著交通事故率的高低。另外,隨著交通量的不斷增大,由于車輛的相互干擾,互成障礙,超車不當,避讓不及,常導致交通事故[1]。同時,交通問題是城區(qū)學生每天必須面對而且各種不安全因素時刻存在的問題,因此,城區(qū)交通事故占比最高。雖然農村交通事故數量較城區(qū)少,但相比其他類別事故,交通事故仍占較高比例,其原因有三:一是部分鄉(xiāng)村學校處在經濟發(fā)達、人口相對密集的鄉(xiāng)鎮(zhèn),車輛、人流非常繁忙,道路狀況不良;二是農村學生上、下學參與機動車運行程度較高,而機動車安全性能較差。在農村,道路運行車輛大多為城區(qū)少見的摩托車、中巴車、低檔轎車和大型貨車;三是農村道路交通設施存在諸多問題,安全設施、道路設計、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教育等都有欠缺。綜合上述因素,農村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概率仍然較多。
(二)男、女生事故差異性成因
研究表明,染色體不同造就了男女不同的性格。雖然從幼兒園到大學,男、女生性格都處在不斷變化過程中,但是總體來說,男生更喜歡積極、激烈的活動,他們喜歡尋求刺激,喜歡占主導地位,喜歡冒險。而且,思維特點上,更注重理性思考。在行動上,攻擊性行為要明顯多于女性,他們的冒險精神比女性強。
正是因為男、女生性格的上述差異,男生容易發(fā)生交通、溺水及打架傷害事故。調查數據表明,男生在交通、溺水、傷害事故中的傷亡人數遠遠超過女生。女生在上述事故中傷亡往往是因為缺乏相關安全知識、不適當的行為或者設備設施的欠缺等原因所致。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女性幼兒還是女大學生,由于自我安全防范意識、性格、性別弱勢以及體能等方面的原因,容易發(fā)生性侵傷害事故。近來發(fā)生在重慶、山東、江蘇的性侵案件就是典型的事例。
另外,女生自殺事故比男生多,女大學生自殺事故在不同層級自殺事故中數量最多。研究認為,受生理結構及性征不同產生的體質差異、思維方式的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同以及傳統(tǒng)對男女性角色界定的影響,男女生在情感上有很大差異,傳統(tǒng)認為,女性比男性更為情緒化,女性在情感方面更為熱烈和敏感,面對焦慮和傷害時也更容易受到傷害,而男性在情感上則屬于比較克制的類型。所以當女生遭遇戀愛受挫、學習壓力、家庭壓力時容易因為上述原因產生自殺事故。而男生的情感是自我取向的,他們比較自大,還有些敵意,遇到上述壓力時,自我控制能力比女生強,所以男生自殺事故比女生少。而大學女生除了受到來自戀愛、學習、家庭壓力外,還有來自年齡和工作方面的壓力,因此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自殺事故最多。
(三)不同層級校園安全事故差異性成因
由于受學生心理發(fā)展狀況、認知能力、教學軟環(huán)境及家長監(jiān)管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中學校園安全事故最多,占事故總量的39%,其中交通事故約占中學事故總量的56%,溺水事故約占中學事故總量的10%,傷害事故約占中學事故總量的29%。首先,中學階段的學生絕大多數處在“半生不熟”的青少年期,青少年期是個體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個體在生理、認知和社會角色地位等各方面都面臨著從兒童過渡到成人的發(fā)展任務,易于產生大量的心理問題,他們不善于控制情緒,對其行為后果不能理智地認識和控制,青少年的攻擊性行為,如打架傷害行為就是其中危害較大的一種[2]。其次,中學生所受教育時間不長,書本知識積累有限,社會認知能力不健全,直接影響其對事物的正確判斷。再者,學校過于強調升學率,家庭、學校只重視對學生的知識傳授和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心理因素的發(fā)展,導致中學期間學生壓力大。第四,與幼兒園、小學相比,家長對中學生的監(jiān)管方式不同。家長“抱”著走過幼兒階段、“牽”著過小學階段,到了中學,家長大多對孩子采取“放養(yǎng)”態(tài)度,對中學生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缺乏應有的監(jiān)督管理。綜上,中學交通、傷害以及溺水事故是不同層級校園同類事故比例最高的三類,也是中學事故比例最高的三類,因此,中學事故最多。
交通、自殺、傷害事故在大學階段也時有發(fā)生。首先,大學一般處在城區(qū),交通繁忙,交通量大,各種交通不安全因素時刻存在;其次,自大學生在法定條件下被允許結婚后,家庭問題成為部分大學生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學生在大學階段容易因戀愛、家庭、學習壓力及社會壓力等產生孤獨感進而引發(fā)心理問題;第三,大學生實習期間,由于缺乏學校的全面監(jiān)管容易引發(fā)傷害事故。但是大學生心智健全,受教育時間長,知識積累較多,自我控制能力較強,能理性地辨別和處理相關問題,使事故發(fā)生率大大降低。
小學階段,尤其是高年級小學生,經常處在家長和學校監(jiān)督缺失的情況下,打架斗毆、活動受傷事故較多。
幼兒園階段,學生年齡低,知識缺乏,辨別能力較差,但其活動范圍小,基本都處在父母或學校的監(jiān)視下,因此,校園安全事故發(fā)生最少。
調查數據表明,房屋坍塌事故主要發(fā)生在農村中、小學,而踩踏事故主要發(fā)生在城市中、小學。由于受城鎮(zhèn)化建設、農民工進城“打工”以及計劃生育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學生人口銳減,但受學生“就近入學”政策限制,校舍不得不暫時保留。然而,對這些暫時只能保留的校舍教學投入有限,陳舊設施無法及時修復,因此,房屋坍塌事故偶有發(fā)生。而城區(qū)學校占有優(yōu)質師資,具備生源優(yōu)勢,有足夠的教學投入來保障校舍的新建與修復,從而不致發(fā)生房屋因陳舊而坍塌的事故;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城鄉(xiāng)教學資源差距不斷拉大,有條件的家長大都愿意將孩子送往城區(qū)就讀,使城區(qū)學校有限的校園,不得不容納更多學生,生均校舍面積遠低于農村。而農村校舍主要是平房或者樓層較低,學生數量不多,設施簡單,因此農村校園一般不會發(fā)生踩踏事故。而大學校園寬敞、學生具有較強的分析與判斷能力,教學活動相對分散,踩踏事故一般不會發(fā)生。幼兒園一般樓層較低或者是平房,幼兒集中教學活動較少,基本處于教師、家長的看護下,比較聽話,因此踩踏事故不易發(fā)生。但是中、小學則不同,尤其是城市中、小學,學生密度大,集中教學活動較多,受年齡、性格及知識面窄等因素影響,中、小學生在人員集中的場所內容易出現情緒亢奮、行動過激現象。因此,踩踏事故主要發(fā)生在城市中、小學。
根據海因里希事故預防的“3E”原則,校園安全事故預防措施主要有安全技術、教育及強制[3]。針對校園安全事故差異性表現及原因,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第一,預防城區(qū)校園交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1.交警部門根據具體情況規(guī)定在學生上、下學期間,對學校周邊實行車輛管制,嚴禁營運車輛、大型貨車、渣土車輛等運行;學校應加強校外安全知識、安全行為教育,比如,過馬路一定要走斑馬線,紅燈燈、綠燈走,不得在車縫中穿行等;盡力爭取社區(qū)義工等熱心人士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重點路段協(xié)助疏導交通、指導學生安全上、下學。2.建議政府有關相互部門配合,解決校園周邊人、車分流問題,設立交橋、拓寬路基。3.實行各年級錯峰放學,減少放學期間道路交通量。在農村,尤其在人口密集的鄉(xiāng)鎮(zhèn)學校,學生上、下學除采取前述措施外,更應該加強對道路配套設施建設,嚴把校車安全質量關,嚴防超載、嚴禁學生私自搭載黑車、黑摩的上、下學。
第二,學校、家庭加強對男生就傷害、溺水和交通事故安全知識、行為教育與安全管理;同時注重對男生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使其精力集中于學習及興趣愛好,緩解心理壓力,無意參與到危險性、攻擊性行為中。學校、家庭加強對學生信息網絡安全審查與監(jiān)控,通過對其經常訪問的網站、聯系的人物、言行舉止等進行觀察,及時提醒、教育,防止學生因各種原因導致傷亡情況發(fā)生。加強對男、女學生,尤其是對女生的保護:首先,不論是女性幼兒還是女大學生,學校、家庭必須教育女生有強烈的自我防衛(wèi)意識,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許諾,保持與男性的距離;其次,學校、家長要經常對女生進行日常安全行為知識教育,如安全行走、安全乘車、安全上網教育等等;第三,對女生進行安全應對技巧教育。因為女生體力有限,社會經驗不足,當面對突發(fā)事件時,教育其勇敢面對,沉著應對,防止“獨狼”事件發(fā)生①央視《新聞1+1》。李玫瑾解析三起女大學生遇害事件及應對之策[EB/OL].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8/id/1428484.shtml. 2014-08-28.;第四,開展各種女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育女生如何處理男女關系,如何面對家庭問題,如何疏導學習壓力等等,培養(yǎng)自信、陽光、美麗的健康女生;第五、家長、老師經常對女生的言行進行觀察,適時談心,了解其所思所想,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提醒、教育。
第三,針對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多發(fā)、群發(fā),傷亡嚴重的情況,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監(jiān)管制度,使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學生及司法共同形成良性互動的校園安全事故預防氛圍[4]。學校、家庭除了加強全面、系統(tǒng)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以外,還應該適當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引導,使學生能正確對待成績、升學、戀愛等問題,避免發(fā)生自殺、傷害事故。近年來大學校園一系列自殺事故、惡性傷害事故,如上海海事大學楊元元自殺事故,要求學校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引導②徐小平.盲目考研殺死了楊元元[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b5a170100gela.html.2009-12-23.。另外,學??梢酝ㄟ^完善網絡監(jiān)控、危機干預和治療機制,調查了解其行為、心理,發(fā)現其心理異常時,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預防事故。嚴格監(jiān)控幼兒園設置、校車安全問題,加強學校、家長、學生的聯系、溝通。
對于房屋坍塌事故,教育行政部門應根據城鎮(zhèn)化趨勢和人口發(fā)展情況做好布局規(guī)劃,不得以犧牲學生生命為代價,對農村邊遠地方的中、小學,要么撤除,要么及時修復。學校應加強農村中、小學校舍安全檢修工作,對于年久失修的校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重建或拆除,在重建或拆除過程中加強安全管理,以免造成二次事故和人員傷亡。在城區(qū),政府相關行政部門、學校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通過擴建校舍、增建校園加強學生分流工作,嚴格各城區(qū)學校招生規(guī)模;校園新建、改建、擴建時,注重對樓梯、樓梯口及照明設施的人性化設計③Rzghpmz.如何預防與應對踩踏事件[EB/OL]http://wenda.so.com/q/1378850555068518?src=150.2013-09-10.。另外,加強對群體性事故發(fā)生可能性及原因分析,并進行相關安全知識教育。加強學生集中活動尤其是對下、下樓梯時的安全監(jiān)控與管理,防止踩踏事故發(fā)生[5]。
校園安全事故牽扯著千家萬戶,如何預防事故的發(fā)生成了各級各類學校及社會各界非常關注的問題。筆者通過對全國部分大、中、小學及幼兒園近三年事故相關情況調查數據分析,發(fā)現不同區(qū)域、不同性別、不同層級校園安全事故差異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交通事故城市比農村多,交通事故在城市所有事故類別中占比最多,在農村,僅次于傷害事故;男性事故傷亡人數比女生多;中學校園安全事故最多,然后是小學,大學次之,幼兒園最少。文章通過分析了城鄉(xiāng)交通事故差異、男女生傷亡數量懸殊以及不同層級校園安全事故差異成因,針對這些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包括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設計以及心理干預等預防措施、建議。
[1]寧世發(fā),馮忠祥.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J].交通標準化,2006,(10).
[2]張蔚.青少年的攻擊行為與氣質、情緒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7.4.
[3]龔聲武.生產安全事故預防與調查處理[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53.
[4]李國強.高等職業(yè)院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探析[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146.
[5]周李娟.中小學幼兒園突發(fā)事件應對研究[J].湖南警察學院學報,2014,(6).
On the Prevention Differences of Campus Safety Acciden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ampus Safety Accide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Genders and Levels
XIE Cai-liang
(Huna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Safety Technology,Changsha,410151,Hunan)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about all types of campus accidents inside and outside of Hunan showed that: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campus accidents was traffic accidents;the boy had more casualties than girls;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campus accidents was the middle school,and then was the primary school and university, kindergarten was at least;the housing collapse occurred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and the stampede occurred in the c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causes of the aforementioned differences,this paper put forward prevention measures,and suggestions,including safety education,safety management,safety desig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etc.
campus safety;accidents;differences
D631.3
A
2095-1140(2015)01-0048-06
2014-11-08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現代安全管理理論的校園安全事故預防與處理研究”(XJK014BJG001)
謝財良(1974-),女,湖南湘鄉(xiāng)人,湖南安全技術職業(yè)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左小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