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亮
(廣州醫(yī)學院羊城醫(yī)院藥劑科,廣東 廣州 510140)
布渣葉又名破布葉,為椴樹科破布葉屬植物,盛產(chǎn)于中國的南方,尤其是兩廣地區(qū),該藥物味淡、甘,性微寒,無毒。有清熱消滯,利濕退黃的功能,是用于濕熱實滯腹痛、濕熱黃疸等病癥,藥理研究也證明了該藥物具有鎮(zhèn)痛、退黃、消食等作用,在廣東地區(qū)也是著名涼茶“王老吉”、“六和茶”等的主要組成藥物之一,隨著該藥物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認識,近年來對其有效成分的研究不斷的開展和深入[1-3]。在目前的疾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當中,心血管疾病占第一位,而其中的血脂異常優(yōu)勢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調(diào)節(jié)血脂可以糾正脂質代謝紊亂,從而減輕或者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冠狀粥樣硬化性的心臟病發(fā)生。近年來有關布渣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熱利濕方面,現(xiàn)有降血脂的機理研究主要集中在該藥物的總生物堿成分。膽固醇在人體中合成及代謝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調(diào)節(jié)血脂涉及到多種酶和相關蛋白及血管活性物質的參與[4-6]。為了進一步探討布渣葉內(nèi)總生物堿調(diào)脂的作用機理,我們采用高脂血癥的大鼠動物模型,觀察該藥物成分對載脂蛋白、卵磷脂膽固醇?;D移酶活性、血清脂質過氧化代謝產(chǎn)物丙二醛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脂質要素的影響,從而探討布渣葉總生物堿降脂作用的機理。
布渣葉藥材(批號20141103,產(chǎn)地:廣西),購自廣州市中芝源中藥有限公司。
陽性對照組采用瑞舒伐他丁鈣片,以藥物說明書的臨床日用量作為參考,根據(jù)劑量換算方法“體表面積比”的換算形式,換算動物實驗劑量作為臨床等效劑量,瑞舒伐他丁片大鼠的藥效劑量為5.2 mg/kg,實驗用藥均用水按劑量稀釋后4 ℃冰箱進行保存,每天灌胃前進行加熱處理。
SD 大鼠雌雄各半,共100 只,體重為180~250 g,購自廣東省醫(yī)學實驗動物中心,動物合格證號為0094687。
基礎飼料由廣東省醫(y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高脂飼料為5% 豬油、1% 膽固醇、10% 蛋黃粉、85%基礎飼料混合配制。
ApoAI、ApoB 檢測試劑盒購自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游離膽固醇測定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公司;CRP、MDA 試劑盒購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SOD 試劑盒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檢測采用Olympus-AU4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OLYMPUS,日本),μ-Quant 掃描酶標分光光度儀(BiofugeStratos,德國) 。
1.2.1 布渣葉總生物堿的制備[7]
選取布渣葉藥材飲片1 kg,加入0.1%鹽酸溶液中煎煮2 次,第1 次為16 倍量,第2 次為12 倍量,每次煎煮0.5 h,經(jīng)過過濾,將濾出液濃縮至5 000 mL,加入鹽酸調(diào)整pH 值為4,用0.5BV/h的速度將濃縮液通過已經(jīng)處理好的732 型陽離子的交換樹脂,純水進行洗脫到無色,在用2.5BV 的0.25%的氨水醇溶液進行洗脫,然后進行洗脫液的收集,對濾液進行減壓回收,乙醇無醇味為止,并濃縮成膏狀,真空干燥后對藥物進行粉碎即可。
1.2.2 分組及造模
高脂飼料造模的同時給予布渣葉總生物堿預防高血脂。基礎飼料進行適應性喂養(yǎng)大鼠5 d 后,將大鼠隨機分為5 組,每組大鼠10 只,雌雄各半,雌雄分開,分別為正常對照組:以基礎飼料喂養(yǎng);高脂模型組:采用高脂飼料喂養(yǎng);布渣葉總生物堿低中高劑量組:給予高脂飼料的同時分別進行300、600、900 mg/kg 的布渣葉總生物堿灌胃,每天1 次;陽性對照組:給予高脂飼料的同時給予瑞舒伐他丁鈣片5.2 mg/kg,1 天1 次;正常對照組和高脂模型組分別給予等量的飲水,于第4 周給藥后,禁食12 h 后,股動脈取血并分離血清。
ApoAI、ApoB 的測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進行;按照兩酶系統(tǒng)進行LCAT 的檢測,計算出LCAT 的活性;SOD 的測定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進行測定;血清MDA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進行測定;血清NO 采用硝酸還原酶法進行測定;CRP 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
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tài)分布資料采用() 表示。遵循正態(tài)分布而且方差齊性,故多組間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 <0.05 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劑量的布渣葉總生物堿能能夠提高ApoAI的水平,降低ApoB 水平,中高劑量能夠提高ApoAI/ApoB 的水平,與模型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中劑量和高劑量的布渣葉總生物堿可以提高大鼠的NO 水平和LCAT 活性,與模型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CRP 的含量與模型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見表2。
中劑量和高劑量的布渣葉總生物堿可以提高大鼠血清的SOD 活性,與模型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而降低MDA 水平,與模型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見表3。
表1 布渣葉總生物堿對大鼠血清ApoAI、ApoB 水平的影響
表2 布渣葉總生物堿對大鼠血清CRP、LCAT、NO 水平的影響
表3 布渣葉總生物堿對大鼠血清SOD 活性及MDA 水平的影響
布渣葉作為廣東地區(qū)的涼茶常用材料不斷的被研發(fā),市場的需求量不斷的擴大,大量該藥物的化學成分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現(xiàn)已從布渣葉中提取出了生物堿、黃酮類、三萜類、甾體等多種活性藥物成分,藥理研究表明布渣葉具有調(diào)血脂、解熱鎮(zhèn)痛退黃的作用、抗衰老、殺蟲等功效[8-10]。已有研究已證實了布渣葉的黃銅類物質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水提取物具有增加冠脈流量,降低血壓和腦血管阻力的作用;隨著布渣葉的化學組分日益深入,人們開始進一步闡釋化學成分與臨床之間的聯(lián)系,對臨床藥物應用的指導及新藥的開發(fā)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研究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利用布渣葉總生物堿對調(diào)脂作用進行了初步的探討,有助于闡明布渣葉的降脂作用機制,為臨床對該藥物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11-14]。
高脂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和發(fā)展的主要疾病,可以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發(fā)生,長期的高脂飲食還可以導致機體的脂質代謝的紊亂[15]。本實驗中采用的高脂飼料的喂養(yǎng)方法對高血脂動物模型進行復制,與人類通常所患的高脂血癥疾病的機理具有相似之處,因此此造模方法具有實際的臨床意義。研究已證明,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冠狀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發(fā)病與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成正相關性,與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呈負相關,調(diào)節(jié)機體的血脂水平可以糾正脂質代謝的紊亂,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減輕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發(fā)?。?6-18]。
研究發(fā)現(xiàn)ApoAI、ApoB 是考察血脂的敏感性指標,也可作為動脈粥樣硬化的預測因子。本研究通過觀察布渣葉總生物堿作用高脂血癥大鼠該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顯示,布渣生物堿可以明顯的升高ApoAI 的水平,降低ApoB 水平,中高劑量能夠提高ApoAI/ApoB 的水平,與模型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有效地改善了給藥組大鼠的脂質代謝異常的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的布渣葉可以升高高脂動物模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19],可能與提高ApoAI 水平有關;布渣葉生物堿可以降低高脂動物模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20],可能與降低ApoB 水平有關,推測該藥物通過提高ApoAI 的水平促進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激活提高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從而促進膽固醇的逆轉運,達到調(diào)節(jié)血脂的作用。研究結果還顯示,高脂模型組的LCAT 活性下降,具有降低總膽固醇的作用,中高劑量的布渣葉總生物堿可以提高LCAT 的活性,使膽固醇得到清除,膽固醇顯著的降低了;同時中高劑量的布渣葉總生物堿可以降低MDA 的含量,提高SOD 的活性,說明該藥物能夠提高血清中SOD 的活力,抑制高脂血癥大鼠血清中異常的脂質過氧化物含量,減少氧自由基的產(chǎn)生,達到抗氧化的目的;同時該藥物可以提高NO 水平,也說明了其可以改善血管內(nèi)皮的功能,促進NO 的生成,起到保護內(nèi)皮細胞降低血管張力的作用。與CRP 含量影響不大,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調(diào)脂作用于CPR 作用不大。
綜上所述,布渣葉總生物堿通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ApoAI,激活LCTA,從而促進膽固醇的逆轉運,提高SOD 活性,增強機體康脂質過氧化能力,促進NO 生成,改善血管內(nèi)皮功能,具有從多方位調(diào)節(jié)血脂的作用。在有效成分工藝的研究報道中,越來越多的相關布渣葉總生物堿的報道,雖然還沒有單獨以布渣葉有效成分和部位進行藥物開發(fā)的報道,但是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該藥物開發(fā)的相關研究會越來越多的呈現(xiàn)出來。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 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88-89.
[2]廣東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廣東省中藥材標準(第一冊)[S].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4:66-68.
[3]曾聰彥,林銓.布渣葉的薄層色譜鑒別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09,18 (22) :14.
[4]譚志燦.廣東道地藥材布渣葉質量評價及調(diào)血脂物質基礎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
[5]楊永磊,谷新順.血脂異常診斷與治療進展[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 (3) :525-526.
[6]胡鵬飛,畢和平.破布葉中綠原酸的提取及其含量測定[J].廣州化工,2010,38 (10) :139-142.
[7]羅集鵬,張麗萍,楊世林,等.布渣葉的生物堿類成分研究[J].藥學學報,2009,44 (2) :150-153.
[8]曾聰彥,李依信,梅全喜,等.HPLC 法測定布渣葉中槲皮素的含量[J].今日藥學,2010,20 (4) :17-19.
[9]曾聰彥,吳惠妃,郭展榮.布渣葉化學成分定性鑒別的實驗研究[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4 (3) :175-176.
[10]楊茵,李碩果,葉文才,等.布渣葉的化學成分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 (11) :2790-2792.
[11]陳淑英,余佩填,練美蓮,等.布渣葉對血脂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1991,2 (3) :53.
[12]曾聰彥,戴衛(wèi)波,梅全喜,等.布渣葉不同提取部位對胃腸運動的影響[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9,21 (5) :61-63.
[13]曾聰彥,梅全喜,高玉橋,等.布渣葉水提物解熱退黃作用的實驗研宄[J].中國藥房,2010,21 (11) :973-974.
[14]曾聰彥,梅全喜,高玉橋,等.布渣葉水提物鎮(zhèn)痛藥效學的實驗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9,2 (8) :1757-1758.
[15]陳淑英,余佩瑱,練美蓮,等.布渣葉對血脂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1991,2 (3) :53-56.
[16]廣東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廣東省中藥材標準(第一冊) [S].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4:66-68.
[17]盧鵬,陳偉韜,陳浩桉,等.布渣葉HPLC 指紋圖譜研宄[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2,23 (5) :567-569.
[18]孫冬梅,譚志燦,羅文匯,等.布渣葉藥材HPLC 指紋圖譜研宄[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 (12) :84-87.
[19]黃志峰.布渣葉臨證運用舉隅[J].新中醫(yī),1995,(7) :13.
[20]張麗萍,羅集鵬.布渣葉的藥學研究與臨床應用概述[J].中藥材,2008,31 (6) :93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