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華
導語
古人云“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言半句空”,寫文章歷來需要氣脈貫通、風骨圓融,這氣脈和風骨,就是文章的字、詞、句、篇,語、修、邏、文,包括謀篇布局的骨骼、脈絡,當然也包括情感義理的氣息、風格。板凳十年冷,百年也冷,但是如果不放空言,就能抵御干澀的冷風吹刮,獲得豐潤的肌理。無論寫作哪種文體的文章,都需要做到情理豐潤。議論文或說理散文尤其如此,只有將情理精心滲透到字詞句篇中,運用精美的語法、修辭和邏輯,使文章具有事理、情理和法理,文章才能更加精致而有說服力。
原題回放
2015年全國卷I高考作文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家人屢勸不改,女大學生小陳迫于無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慮,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警方查實后,依法對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并將這起舉報發(fā)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贏得眾多網友點贊,也引發(fā)一些質疑,經媒體報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tài)度, 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tǒng)一以“明華”為寫信人,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思路點撥
作文題目給出一則時事材料,要求運用書信體談看法,這就說明除了字數(shù)和文章基本謀篇布局的規(guī)定之外,還從形式上進行了限定:要求合理運用書信體格式,人稱也應該是第二人稱。其次,要求對時事材料談看法,選角度、定立意的過程中要求考生必須從法理、情理、事理這三個方面準確而又有針對性地思考,并且能夠提出獨到又鮮明的見解,這就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yǎng)和批判性思維。因為是書信,這些思想和見解又必須以書信,能夠讓人接受的方式寫下來,所以,就必須做到情理豐潤。
1.情理豐潤,先要事理相關。根據(jù)文題中隱含了態(tài)度的字眼“迫于無奈”“出于安全的考慮”,對于高速路開車接電話被親生女兒舉報,警方教育、發(fā)布,網友點贊或質疑的事件,考生可以發(fā)散思維,選擇其中一個人作為收信人,對象明確??梢再澩⒖梢再|疑,態(tài)度明確。要能夠自圓其說,對一個人寫信,把一個道理說清,就這件新聞事件談論事理,做到中心突出,觀點聚焦。
2.情理豐潤,還要法理相連。俗話說“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作文材料涉及情理與法理的交鋒,因此寫作時需要處理兩者的關系,可以側重談情理,也可側重談法理。側重情理,就要做到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小陳的舉報行為可以本著同情、理解之心,將心比心、設身處地,不說過激話的原則來寫。側重法理,除了要說清一般的生活常理、道德倫理,更要結合政治中的“法律生活”內容,體現(xiàn)出法理規(guī)則和現(xiàn)代公民素養(yǎng)。
3.情理豐潤,更要語言精妙。巧妙運用字詞、語句和結構,只要靈活運用語法、修辭和邏輯,做到沒有錯別字、沒有病句,具有文采,就一定能將文章的情與理融合起來。
原文再現(xiàn)
給小陳的一封信
(為了聚焦,題目可添加副標題點出觀點)□江西省于都中學高三(41)班 段德林
尊敬的小陳:(書信稱呼不夠恰當,“小陳”與“尊敬的”,敬謙混同,不符合人情)
你好!最近在網上總是能夠看到你的身影。因為舉報父親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接聽電話,你“火”了一把。沒錯,你做的不錯,這種行為危害他人的安全,做為一個公民你做的很好。可是作為一個女兒,你這種行為很好嗎?我并不認同。(語段中有錯別字和病句,“這種行為”指代不明導致邏輯錯誤,“沒錯”與“不錯”不能過渡,說理不透徹,“我并不認同”從情理上太絕對,要帶著商榷口吻。)
首先,你舉報的對象是誰?不是別人,而是生你養(yǎng)你的父親。你采用舉報這種方式真的就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嗎?因為你的舉報,讓你的父親上了新聞,許多媒體也報道了你父親的丑行,你的父親馬上就變成“明星”了。你有沒有考慮過你父親的感受?對于你的舉報,我想你父親最終會理解你的,但是你的舉報給你的父親帶來的傷害卻是消之不去的,在別人的心中,你的父親永遠烙下了一個“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罪名。所以請你在做事的時候多考慮別人的感受。(語法上,“生你養(yǎng)你的父親”不夠準確,多處語句用了連詞,導致。從邏輯上來看,考慮“別人”的感受和考慮“父親”的感受不能等同,“多考慮別人的感受”和“有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能等同,這導致概念混淆,事理不明。針對“父親是什么感受”,考生連用排比反問,意在譴責小陳,但是父親具體是什么感受?可否用細節(jié)動情?父親的感受小陳未必不知道,導致被人指指點點的原因是警方公布,而不是小陳,行文必須能從邏輯上類推。)
其次,你的舉報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方式。雖然你的父親屢勸不改但是你也不必要搞到舉報這么大。現(xiàn)在的科學技術這么發(fā)達,你可以給你的父親買一個藍牙耳機,幫他連接好,這樣接電話就不用用手拿著,也能夠駕駛。這種方法不是更好嗎?考慮事情要用最好的方法解決,不要只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所以請你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多考慮,找出最好的方法。(從交通規(guī)則的角度,運用藍牙耳機也不是最好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時候確實要多考慮最好的辦法,這時候要激發(fā)小陳的理性思考,而不是給出又一個不夠正確的方法。)
然后,你舉報你父親的初衷是什么?你的舉報被警方放在官方微博上,被媒體報道。甚至有些媒體可能歪曲事實,將你的父親報道得更壞。你的父親在眾人面前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印象,所以我并不認同你的做法,考慮問題的時候要考慮你的初衷和這樣做會帶來的結果。如果初衷和結果都不相同,只會惹出更多的問題。(從初衷的角度出發(fā),能夠設身處地,但是初衷和結果不相同不是因為小陳或者舉報這件事本身,而是被意外因素影響。)
希望你的父親還能像以前一樣生活,不被這件事影響。(文章如果要文理皆有可觀,一定要遵循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邏輯事理,融入人情、法理,如此結尾太草率,勉勵的語句不是對小陳,也就失去了以理服人的作用。)
明華
2015年6月7日
診斷報告
本文比較注重條理,段落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雛形,個別詞語運用鮮活,個別語句運用句式變換和修辭,但是語句之間不夠連貫,如“沒錯,你做的不錯,這種行為危害到他人的安全,作為一個公民你做的很好“有錯別字和病句夾雜,“的”與“得”,“作”與“做”,標點符號的使用也要注意。綜觀全文,都圍繞小陳考慮問題的對象、方式與初衷而寫,針對性不夠強,情理稍顯干澀,存在著一些套話、過頭話,還有邏輯不當之處,沒有就時事材料寫清情理,個別語句偏頗,如“現(xiàn)在的科學技術這么發(fā)達,你可以給你的父親買一個藍牙耳機,幫他連接好,這樣接電話就不用用手拿著,也能夠駕駛。這種方法不是更好嗎”并不符合法理。
升格建議
要在豐潤上下功夫,就要使情理和“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柔弱而攻強,處處要站位低一些,尊重小陳的感受,不要爭吵、爭論或爭辯,要聚焦小陳“考慮問題”這一觀點,調整段落順序,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方式,分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先從對象入手,結合小陳舉報的初衷和結果的不同,寬慰、理解小陳,同情陳父的遭遇,再分析為什么初衷和結果不同,別人為什么會那么對待陳父,最后告訴小陳怎么面對現(xiàn)實、彌合傷害,應對危機。這樣,情理上就能豐潤起來,讓人能接受,又不指責不抱怨,更不會說理教條。
升格文章
給小陳的一封信
——兼探討“舉報須考慮”
□江西省于都中學高三(41)班 段德林
小陳姐姐:
你好!我是一名高三學生,最近在網上看到你為了你父親的安全考慮,舉報他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接電話,結果被警方發(fā)布到網上,導致有一些人對你和你的父親有一些議論。我為你們的事情感到憂慮,因此在這里和你探討一下“舉報須考慮”的問題。
不錯,因為這件事,你“火”了一把,而這種火,只會引起你父親的怒火,事情的結果讓你惱火,這并不是你的初衷,對嗎?你本來出于一片拳拳孝心,本來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父親,結果卻讓你父親成了“明星”,引來了對父親的傷害,你一定不愿意看到這樣的結果,也不愿意聽憑事態(tài)再惡化下去吧?你一定懊惱自己當時在舉報父親的時候,沒有事先考慮吧?
小陳姐姐,雖然我并不完全認同你舉報父親的做法,但是事情已經發(fā)生了,我們焦慮也無濟于事,只要我們以后牢記“遇事須考慮”的法則,相信以后不會再發(fā)生類似的事情了。
舉報之前須考慮情理。隨著漸漸長大,為人子女的我們開始渴望話語權,開始懂得是非,我們開始看到父母越來越不合時宜的言行:你的父親有在高速公路上打電話的壞習慣,我的父親有喝酒以后亂闖紅燈的臭毛病,他的父親有路邊隨便擺攤設點的丑行徑——面對這些的時候,一個電話舉報一下解決問題。這樣合適嗎?其實舉報之前,我們應該考慮一下父親的感受,告訴他們我們的感受,維護他們的自尊。舉報有風險,行動需考慮,不要輕易上綱上線,這也許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舉報之時須考慮事理。我們舉報一下,父親們接受一次懲罰,但是他們是否真的能夠認識到錯誤,能夠發(fā)自內心地改變呢?所以,舉報之時,一定要想清楚,這真是唯一、最好的辦法嗎?這樣做會有怎樣的后果?多一點理性思考,多向人請教,無論哪一種方法,只要能讓你父親意識到錯誤,在最短的時間最快解決問題,又不造成傷害,都是可以,而且能夠的。
舉報之后須考慮法理。小陳姐姐,你舉報你父親是出于對你的父親的愛,但是沒想到警方公布出來,他們或許也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以你為榜樣,然而,舉報之后,生活變得亂糟糟了。這時候你是否應該考慮跟父親道個歉,跟廣大網友做個說明,并要求警方撤下公布信息呢?
總之,小陳姐姐,舉報須考慮,其實其他任何事情都需要多加考慮。衷心祝小陳姐姐和你的父親生活又回到從前的樣子,不,比從前更好,以后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帶著對情理、法理、事理的考慮上高速公路。
明華
2015年6月7日
升格簡評
1.文章聚焦“舉報須考慮”,語句和口吻變得親切、得體,比如“不錯,因為這件事,你火了一把,而這種火,只會引起你父親的怒火,事情的結果讓你惱火,這并不是你的初衷,對嗎”,有勸誡有祝福,做到了“動之以情”,情理十分豐潤,比如“衷心祝小陳姐姐和你的父親生活又回到從前的樣子,不,比從前更好,以后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帶著對情理、法理、事理的考慮上高速公路”。
2.升格文好似一篇演講稿,既可以給小陳啟發(fā),也由個別到一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在人情之外透徹說理,比如“我們開始看到父母越來越不合時宜的言行。”
3.調整之后,邏輯結構變得清晰,加入了排比、引用等修辭,這使文段、語篇充滿文理,如運用并列式的分論點“事理、情理與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