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顯
【摘要】 目的探討開放式鼓室成形術與乳突根治術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臨床效果情況。方法分析該院耳鼻喉科2010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58例臨床資料,依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進行臨床分組,聯(lián)合治療組(乳突根治術+開放式鼓室成形術)29例和乳突根治術組29例。結果聯(lián)合治療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術后外耳道形狀變化和臨床療效100%均優(yōu)于乳突根治術組89.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開放式鼓室成形術聯(lián)合乳突根治術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臨床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開放式鼓室成形術;乳突根治術: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中圖分類號】 R76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7(b)-0053-02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時的治療,造成感染的有機體存留在耳道內,或者是感染有機體難以排除,從而發(fā)展成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為了更好的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選擇合理的治療措施。該研究通過對該院2010年10月-2015年1月間收治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擬分析有效的治療慢性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有效的方法,現(xiàn)乳突根治術+開放式鼓室成形術進行治療,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該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58例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依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進行臨床分組,聯(lián)合治療組(乳突根治術+開放式鼓室成形術)29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齡23~62歲,平均年齡(35.8+11.4)歲,參照Gates病理分型:單純型15例,骨瘍型11例,膽脂瘤型3例。乳突根治術組29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5例,年齡24~63歲,平均年齡(34.2+12.1)歲,參照Gates病理分型:單純型14例,骨瘍型13例,膽脂瘤型2例。58例患者均通過耳鏡檢查聯(lián)合螺旋CT掃捕確診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且均為單耳發(fā)病病例。
1.2 方法
乳突根治術治療組主要采用乳突根治術進行治療:局麻或全麻,常用耳內切口,然后分離軟組織,暴露乳突骨皮質及外耳道后、上壁。然后除去乳突氣房,徹底清除乳突病變組織。斷骨橋,削低外耳道后骨壁及面神經嵴,去除鼓竇與鼓室的病變,但應保留鐙骨,最后修薄外耳道后壁皮片,貼覆于乳突腔后下壁,填入碘仿紗條,縫合切口。
聯(lián)合治療組:首先選擇患者耳屏軟骨和軟骨膜進行術前準備,在耳后做一個C型的切口,選擇顳肌筋膜作為備用,在患者耳后制作骨竇和梯形肌骨膜瓣作為進路。通過顯微鏡和耳鼻動力系統(tǒng)進行乳突部位的輪廓化,把竇腦膜角部位中發(fā)生病變的組織切除,然后對患者病變組織進行切除,對患者外耳道后壁進行清除。促使患者上鼓室、乳突、鼓竇全面的開放,對中耳內部的病灶進行徹底的清除,根據(jù)患者病情的變化,對患者鼓室缺損部位進行摯高,促使抗生素進行術腔的反復性沖洗。在術腔開放之后,對病變部位清理,對鐙骨有效的定位,觀察其活動狀況和完整性,同時對患者的咽鼓管、聽骨進行檢查。選取耳屏軟骨,對上鼓室進行填充,修復已經損壞的骨膜,并且將外耳道皮瓣進行修剪,促使其完整,將明膠海綿小球放置在鼓室之中,然后進行耳甲腔成形治療,然后通過碘仿紗條對患者術腔進行填塞,把引流條放置在患者的耳后,將手術切口關閉,在治療2周之后,將手術腔和鼓室中的海綿球和紗條取出。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術后外耳道形狀變化情況通過耳道注水法進行測定,正常情況下<0.1 mL,小腔:1.0~2.0 mL,中腔為2.1~3.4 mL,大腔為≥3.5 mL。
1.3.2 觀察兩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臨床療效情況效果評價標準痊愈:中耳炎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聽力明顯改善,聽力的改善幅度>20 dBHL;有效:中耳炎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聽力得到改善,聽力的改善幅度≤20 dBHL;無效:中耳炎患者臨床治療后,臨床癥狀的改善不明顯,鼓膜和聽力無明顯改善,甚至有惡化的傾向。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計數(shù)資料進行X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術后外耳道形狀變化情況
聯(lián)合治療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術后外耳道形狀變化優(yōu)于乳突根治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臨床療效情況
聯(lián)合治療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臨床療效優(yōu)于乳突根治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多發(fā)性耳科疾病,其發(fā)病原因主要是中耳黏膜、鼓膜乃至骨質發(fā)生炎性反應,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可能誘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嚴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該研究通過分析該院耳鼻喉科2010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58例臨床資料,依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進行臨床分組,聯(lián)合治療組(乳突根治術+開放式鼓室成形術)29例和乳突根治術組29例,結果表明,聯(lián)合治療組術后外耳道形狀正常比例93.1%明顯高于乳突術根治術治療組,小腔、中腔、大腔比例均明顯低于乳突術根治術治療組,提示開放式鼓室成形術聯(lián)合乳突根治術可以增加前瓣對于植入物的營養(yǎng)和血液供應,然后選擇性的將前瓣膜對穿孔邊緣進行完全的覆蓋,手術中選擇鼓膜殘余邊緣較小部位做變通的前壁外耳道一鼓膜瓣,從而對鼓膜穿孔更加有效的覆蓋,減少殘留鼓膜寬度過小造成的筋膜和移植床貼合困難。
有資料顯示,開放式鼓室成形術可以對鼓室、乳突病變進行徹底的清理,并且進行鼓膜成形、中耳傳音結構重建。同期還要進行鼓室外側壁的重建,通過乳突根治術+開放式鼓室成形術聯(lián)合治療,可以增加術腔通氣量、縮短十耳時間,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該研究結果聯(lián)合治療組聯(lián)合治療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100%明顯高于乳突術根治術治療組89.7%和上述資料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開放式鼓室成形術聯(lián)合乳突根治術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臨床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