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洪流
(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安徽馬鞍山 243000)
從系統(tǒng)功能語法視角下看BBC新聞語篇
江洪流
(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安徽馬鞍山 243000)
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在語言學界占據(jù)重要地位并產(chǎn)生深遠影響,作為其中之一的元語言功能思想體系是后期語言研究者研究語言觀,語法,以及分析語篇的重要理論依據(jù)之一。本文從BBC英語新聞中抽取三篇關于當前埃博拉疫情的報道,從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的角度分析其及物結構和語氣結構所體現(xiàn)出的文體意義。
系統(tǒng)功能語法 語篇分析 及物結構 語氣結構
韓禮德認為語言是一種由場(field)意旨(tenor)和方式(mode)組成的社會符號,作為社會符號的語言必須在社會語境中進行研究。語言有三種元功能,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指的是語言對人們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各種經(jīng)歷加以表達的功能,即反映主客觀直接中發(fā)生的事,涉及的人和物以及相關環(huán)境因素;交際功能是指語言表達說話者身份、態(tài)度、動機以及他對事物的推斷,參加社會活動、建立社會關系的功能。語篇功能是指用各種語言手段將語篇中的各個句子連接成一篇連貫的文章的功能。韓禮德認為語場與概念意義相關,語旨與人際意義相關,語式與語篇意義相關。語言的三大元功能主要通過小句中的三種機構來體現(xiàn),分別為及物結構(transitivity structure),語氣結構(mood structure)和主位結構(theme structure)。
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理論為語篇分析提供了新的依據(jù)和思路,其中應用領域較多的有商業(yè)廣告類語篇,科技類語篇以及新聞報道類語篇。本文將從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下的體現(xiàn)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結構和體現(xiàn)人際功能的語氣結構方向分析幾篇BBC的最近三篇關于埃博拉的事件新聞報道。
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中的及物系統(tǒng)是表現(xiàn)概念功能的一個語義系統(tǒng),它將人們在現(xiàn)實世界的各種經(jīng)歷換用一組可操作的過程來表現(xiàn),這種過程又是通過具體的三個語義要素,即“過程”、“過程參與者”和“環(huán)境成分”來體現(xiàn)?!斑^程”通常由動詞性詞群實現(xiàn),“過程的參與者”通常由名詞性詞群實現(xiàn),而過程發(fā)生的“環(huán)境”則通常由副詞性詞群或介詞短語實現(xiàn)。它們粗略地解釋了語言結構如何表現(xiàn)現(xiàn)實的主客觀世界中的現(xiàn)象。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將過程劃分為物質(zhì)(Material)過程、心理(Mental)過程、行為(Behavioral)過程、言語(Verbal)過程、存在(Existential)過程以及關系(Relational)過程,物質(zhì)過程是“做”的過程,即做某事或某事被做。心理過程是主體對客觀對象的認識、感覺和反應;關系過程反映事物之間處于何種關系;行為過程是指人們的生理和心理行為,所以它兼有物質(zhì)過程和心理過程的特征;言語過程是指通過說話的形式來談及事情的過程;存在過程是指客觀對象在客觀世界中出現(xiàn)或存在。過程的選擇通常受語篇類型和主題的影響,但在一個篇章內(nèi)部,通常會選用不同過程的組合。下表是對三則關于埃博拉疫情的BBC新聞報道中小句的及物結構的統(tǒng)計分析。
表一.三篇新聞報道的及物分析
如上表所示,第一篇報道中物質(zhì)過程共8個,分別有占全部過程的89%,話語過程1個,其余的心理過程等都沒有;第二篇報道中共有12個物質(zhì)過程,占全部過程的75%,話語過程3個,存在過程1個;第三篇報道中共有17個物質(zhì)過程,占全部過程的63%,心理過程1個,話語過程7個,存在過程2個。不難看出,三篇報道中物質(zhì)過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話語過程,再其次是存在過程。這完全符合新聞語場的特點,即報刊新聞報道關注的是客觀事件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注重對事件的客觀描述(由物質(zhì)過程來體現(xiàn))。新聞報道同時強調(diào)消息來源出處,并且通常置于新聞內(nèi)容之前或之后,三篇報道中都有引用相關參與者的不同語言內(nèi)容。因此話語過程也占了一定比例。心理過程更偏向于動作主體的主觀感受,而報刊新聞以客觀報道為主,所以很少用這種過程。只有新聞三中的一個弱心理式詞匯expect。通常情況下,物質(zhì)過程多是表示敘述過程,可見新聞語篇是敘事性很強的文體。
系統(tǒng)功能語法認為,人際功能表達語旨,其語義系統(tǒng)包括語氣、情態(tài)和語調(diào)強調(diào)及其他評價手段。因為語調(diào)主要通過音系層面體現(xiàn),一般的書面語篇主要是從語氣系統(tǒng)和情態(tài)系統(tǒng)來分析。
韓禮德(1994:68-9)認為,根據(jù)交際過程中言語角色和交換物的不同,可以歸納出四個主要的言語功能:提供、陳述、命令、提問。除"提供"功能沒有典型的語氣來體現(xiàn)以外,體現(xiàn)"陳述"功能的一般是陳述語氣,體現(xiàn)"提問"功能的是疑問語氣,體現(xiàn)"命令"功能的是祈使語氣。
韓禮德將體現(xiàn)交際意義的語氣結構分為由語氣 (Mood)和剩余(Residue)兩部分。語氣包括主語和限定成分。限定成分是一些表示時態(tài)(T en se)或情態(tài)(M o d a l it y)的動詞算子。這里的時態(tài)是指主時態(tài),即說話時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時間。剩余部分有三種成分:謂語詞、補語和附加語。
謂語詞從功能上來看可以規(guī)定次時態(tài),體態(tài),語態(tài)以及過程性質(zhì);補語通常是潛在的主語;附加語有可以細分為環(huán)境附加語,連詞性附加語和語氣性附加語。例如,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三篇新聞報道中的具體語氣系統(tǒng)。
第一篇新聞里有三個時態(tài)助動詞have,have identified、been flown home and admitted、was diagnosed、was taken等謂語詞體現(xiàn)出被動的語態(tài)和完成體,表現(xiàn)出新聞文體的客觀性。同時時間附加語early、This afternoon、Meanwhile,體現(xiàn)了事件發(fā)展的時效性。
第二篇新聞中時態(tài)助動詞三個has和一個had;情態(tài)助動詞有could和might表示疑似患者染上疫情的可能性,原句為“The nurse could not pinpoint any specification while she might be infected”;同樣,語篇中有不少體現(xiàn)被動語態(tài)和完成體的謂語詞,如been lauched、being disinfected、has started、has directed;at the hospital、at four other US airports這樣的環(huán)境附加語體現(xiàn)出新聞報道的詳實情況。
第三篇新聞中的首段中用了has approved表示奧巴馬總統(tǒng)批準國民警衛(wèi)赴西非抗擊埃博拉;段中,緊接中用了三個時態(tài)助動詞would來表示奧巴馬的詳細計劃。
Mr.Obama said the guardsmen would augment the active force,providing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in West African.The first deployment of guardsmen would be expected to help build 17 Ebola treatment centers in Liberia,one of the countries worst affected by the disease.Officials of the Defense Department said Mr.Obama’s executive order was necessary to speed the deployments and would allow the president to send additional forces as needed.
其中小句的剩余中有in West African和in Liberia這樣環(huán)境評論語體現(xiàn)出新聞報道的詳盡真實。
同時,正文中引用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發(fā)言人的話里用到了三個情態(tài)助動詞could和一個語氣評論語widely表達出該發(fā)言人對埃博拉疫情大面積擴散可能性的擔憂。
The Director of 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Tomas Freedom has warned that the spread of Ebola virus in Africa could pose a long term threat to America’s healthcare system.There was a lot of fear of Ebola.And I will tell you as the director of CDC,one of the things,I fear about Ebola,is that it could spread more widely in Africa.If this would happen,it could become a threat to our health system and the healthcare we give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此外,三篇新聞報道用的全是陳述句,因為新聞報道的語旨是告知公眾所發(fā)生的事情,傳遞信息,基本不會用到祈使和疑問語氣。
通過對以上新聞語篇的功能語法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新聞報道是一種以敘事性為基礎的文體。它通過對現(xiàn)實世界的客觀敘述及時有效地將信息傳遞給社會大眾。而這種傳遞的信息又通過語氣結構來使說話者參與并體現(xiàn)潛在的語旨。由于受到文化語境和不同情景語境因素的制約,在篇章結構和語言使用上,尤其是小句在體現(xiàn)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的不同結構時,新聞報道都具有其特定的特征。由于本次所選的新聞篇幅稍短,具體的語篇結構應用有限,在這里并沒有討論可以體現(xiàn)語篇意義的主位結構。
[1]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985.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M].London:Arnold.1994.
[3]Thomas Bloor&Meriel Bloor.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English:A Halliday Approach[M].2001.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zhàn)子.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概論(修訂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5]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4.
[6]沈潔明.韓禮德的功能語法理論及其語言[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91,(3).
[7]孫迎暉.論韓禮德的元功能思想[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江洪流(1984.8),女,漢族,安徽巢湖人,馬鞍山師范高等??茖W校,230026,安徽省馬鞍山市,碩士(2010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