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堅 李 為 鄧藝娜 王遠路
(1. 廣東電網(wǎng)公司東莞供電局,廣東 東莞 523106;2. 重慶大學通信工程學院,重慶 400044)
復合光纖架空地線(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OPGW)將光纖內置于架空輸電線路的地線中,構成依托輸電線路的光纖通信網(wǎng),以承載著傳輸遠動、保護和調度電話等重要通信業(yè)務。近年來,運行中的OPGW多次發(fā)生雷擊斷股問題,斷股大多出現(xiàn)在檔距中,OPGW較GJ(鋼絞線)更易遭受雷擊斷股。其主要原因在于OPGW與普通地線因接地方式不同,對地電阻存在較大差異。在遭遇雷擊時,雷電流優(yōu)先選擇電阻值較小的OPGW進行泄流;另外,逐塔接地的OPGW上會感應出更多與雷電流先導極性相反的異性電荷,使二者間的電場增強,導致雷擊OPGW更容易發(fā)生[1]。因此研究OPGW接地工程對雷擊的影響,對提高輸電線路故障防范和防雷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工程價值。
本文首先介紹了針對變電站 OPGW 及不同電壓等級線路OPGW接地系統(tǒng)的調研情況,指出安全隱患的問題所在。然后,針對OPGW逐塔接地,GJ的不同接地方式進行了雷擊擊著概率實驗,探尋減小OPGW遭受雷擊擊中概率的方式。最后提出了對現(xiàn)有OPGW接地系統(tǒng)的整治及改進建議。
對轄區(qū)內 220kV和 500kV電壓等級變電站OPGW接地系統(tǒng)缺陷進行了排查,共查勘變電站56個,其中220kV變電站46個,500kV變電站10個;查勘110kV線路520余條,220kV線路300余條,500kV線路30余條。在對OPGW接地系統(tǒng)缺陷排查的統(tǒng)計分析表明,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變電站進行了系統(tǒng)的OGPW接地系統(tǒng)缺陷排查,接地系統(tǒng)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接地扁鐵不規(guī)范:接地扁鐵不規(guī)范主要表現(xiàn)在:①無接地扁鐵或對接地扁鐵“視而不用”,采取“間接接地”方式。如圖1所示,線路的OPGW光纜三點均未接地,一旦遭受雷擊,雷電流將不能從這里導入地下,埋下了事故隱患;②三點接地線與接地鐵排之間的螺絲脫落或接觸不可靠等問題。如圖2所示,三點接地線接在鐵塔上一個螺絲點(通常稱為“間接接地”)?!伴g接接地”未將三點接在接地扁鐵上,而是與鐵塔內層的鋼筋支架連接,這種方式是一種不規(guī)范的“隱形”接地方式。
圖1 接地扁鐵不規(guī)范現(xiàn)象
2)盤纜余纜架接地不規(guī)范:盤纜余纜架接地不規(guī)范主要表現(xiàn)為:①余纜架未接地;②余纜架與接地線接觸不可靠;③接地線橫截面積不合要求;④余纜架里的光纜脫落或盤纜彎曲度過大、安裝位置過低或過高等。
盤纜余纜架接地不規(guī)范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接地存在三個問題:①盤纜余纜架接地線、光纖接續(xù)盒和OPGW余纜接地線分開連接且分開接地,不符合分別連接,統(tǒng)一接地的要求;②盤纜余纜架的接地線橫截面積小于25mm2,非鋁合金線或鋁鋼包線,易受外界風雨腐蝕而脫落;③盤纜余纜架接地線與接地排接地點油漆未磨光。由于油漆為絕緣物質,余纜架的接地電阻將增大,影響其導雷電流的效果。
圖3 盤纜余纜架接地不規(guī)范現(xiàn)象
3)光纖接續(xù)盒接地不規(guī)范:光纖接續(xù)盒接地不規(guī)范主要表現(xiàn)在:①光纖接續(xù)盒未接地;接續(xù)盒與接地線接觸不可靠;②接地線橫截面積不合要求;③接續(xù)盒脫落等。光纖接續(xù)盒接地不規(guī)范如圖4所示,該類型接地方式存在以下問題:①光纖接續(xù)盒脫落,如果持續(xù)時間過長,由于重力原因,接續(xù)盒會徹底掉落,可能會將光纜折斷或將接續(xù)盒內熔接的光纖震斷,造成通信業(yè)務中斷,引起障礙或事故;②光纖接續(xù)盒、盤纜余纜架、OPGW余纜均未接地,一旦遭受雷擊,極易導致OPGW斷股;③光纖接續(xù)盒脫落,導致光纜彎曲度過大,影響光通信質量。
圖4 光纖接續(xù)盒接地不規(guī)范現(xiàn)象
4)OPGW 余纜接地不規(guī)范:OPGW 余纜接地不規(guī)范主要表現(xiàn)在:①OPGW余纜未接地;②OPGW余纜與接地線未用金屬線夾可靠連接;③接地線橫截面積不合要求等。如圖5所示,OPGW余纜與接地線僅用細鋼絲連接,在一些低電壓等級OPGW余纜接地中比較常見的缺陷。此外,還發(fā)現(xiàn)一些回路的OPGW余纜在余纜架上盤纜不規(guī)范,雖然不會直接影響OPGW的防雷效果,但由于光纜盤纜混亂,會導致日常巡檢難以發(fā)現(xiàn)存在的缺陷隱患。
由以上實際情況調研總結,可以看出,在電網(wǎng)實際安裝架設運行中,接地方式不規(guī)范情況非常常見,因此明確OPGW接地系統(tǒng)規(guī)范,提出整治預防措施,對于保證電網(wǎng)輸電線路安全正常運行,減少OPGW遭受雷擊的概率非常必要。
圖5 余纜接地不規(guī)范現(xiàn)象
OPGW在進入變電站后,無論電壓等級如何,按照電力系統(tǒng)規(guī)范,必須嚴格做到三點可靠接地,即OPGW余纜接地、光纖接續(xù)盒接地、盤纜余纜架接地,如圖6和圖7所示。
圖6 三點接地位置
圖7 三點接地要求
在實際運行情況中發(fā)現(xiàn),OPGW 與 GJ不同接地方式組合,對OPGW遭雷擊概率及電能損耗有很大的影響[4-6]。為探究不同接地方式對雷擊的影響特性與規(guī)律,針對雙避雷線不同接地方式下進行雷擊選擇性實驗研究。實驗中使用2400V的沖擊電壓發(fā)生器生成雷電電壓,波形為1.2/50μs的正極性雷電波形,用靜止照相機B門記錄放電過程,放電路徑和擊著點的判斷以照片為依據(jù)統(tǒng)計。實驗的塔桿模型橫截面如圖6所示,實驗裝置搭建過程中,按照380∶1的尺寸模擬[3,7-8]。模擬避雷線和塔頂高為10cm,模擬避雷線間距為 5.3cm。雷電模擬先導使用直徑為1mm的鋼針(頭部帶尖端),布置雷電先導在模擬線路的檔中間,準確對準兩避雷線中間,并連接到?jīng)_擊電壓發(fā)生器的輸出端。采用三根4mm2的銅線焊接并加水平橫擔模擬鐵塔,在橫擔兩側布置避雷線GJ,GJ線和OPGW嚴格與塔中心點等距。
圖8 桿塔模型橫截面
主要對以下幾種情況下的雷擊放電擊著點情況進行如下實驗。
1)兩避雷線水平等高布置,OPGW逐塔接地,GJ線全線不接地(A方式)。
2)兩避雷線水平等高布置,OPGW逐塔接地,GJ線全線一端接地(B方式)。
3)兩避雷線水平等高布置,OPGW逐塔接地,GJ線全線兩端接地(C方式)。
4)兩避雷線水平等高布置,OPGW逐塔接地,GJ線分兩段,分段分別一端接地(D方式)。
5)GJ線比OPGW高1.8mm,OPGW逐塔接地,GJ線全線一端接地(E方式)。
6)兩避雷線水平等高布置,OPGW逐塔接地,GJ線全線一端接地,并在檔中先導下方的GJ線上加2.2mm的放電尖(F方式)。
7)兩避雷線水平等高布置,OPGW逐塔接地,GJ線全線一端接地,并在檔中先導下方的GJ線上加5mm的放電尖(G方式)。
不同接地方式下雙避雷線遭雷擊試驗結果見表1。從以上模擬試驗結果可以看出:①A方式時,OPGW遭雷擊概率仍占絕大多數(shù),說明OPGW上會感應出與先導極性相反的異性電荷,導致放電更易于在OPGW上發(fā)生;②B方式和C方式時,不能有效的降低OPGW的擊著概率,OPGW的擊著概率仍略高于 GJ;③F方式和 G方式時可以有效降低OPGW遭雷擊的概率;④E方式時,GJ的擊著概率高于OPGW,可對OPGW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廣泛采用的OPGW逐塔接地的接地方式損耗較大,易使OPGW遭雷擊斷股從而影響電力系統(tǒng)的可靠通信。因此,探討OPGW合理的接地方式十分必要。
普通避雷線為減少環(huán)流損耗可采用絕緣地線或分段絕緣、一點接地的方式,OPGW要起到避雷線和通信通道的雙重作用,不能采用分段絕緣、一點接地的方式,可采用絕緣地線的方式。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電網(wǎng)實際安裝架設運行中,接地方式不規(guī)范情況非常常見,并且OPGW與 GJ的不同的接地方式對雷電擊著概率有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合理設計接地方式,對現(xiàn)有實際接地方式進行整治以保證電網(wǎng)輸電線路安全正常運行,減少OPGW遭受雷擊的概率。針對OPGW接地系統(tǒng)存在缺陷的實際調研情況與實驗研究結果,提出如下整治及改進措施:
1)對所有電壓等級的變電站內各條線路OPGW接地系統(tǒng)進行缺陷排查、統(tǒng)計,為隱患處理準備數(shù)據(jù)和材料。
2)根據(jù)排查結果,確認消除隱患所需的接地扁鐵、接地線、金屬線夾等材料的數(shù)量。
3)以變電站為單位,逐個消除 OPGW 接地系統(tǒng)缺陷,確保OPGW三點接地可靠。保證站外進入的 OPGW 光纜與站內光纜在物理上嚴格隔離或良好絕緣。
表1 不同接地方式下雙避雷線遭雷擊試驗結果
4)以變電站為單位,用地阻儀對各條 OPGW線路地阻值進行全面測量,確保在正常范圍內。
5)由于GJ線熔點高,雷擊時不易發(fā)生斷股。對于雷擊OPGW頻繁地段,通過GJ加裝放電尖,將雷電擊著點盡量引向GJ線,保護OPGW免受雷擊。
6)材料方面,需選用直徑較大的鋁包鋼線單絲,并從OPGW光纜外層單絲的抗拉、防腐等各方面綜合考慮。
7)在新架設OPGW線路前,對OPGW選型先進行短路熱穩(wěn)定計算,選取合適的型號和截面,使得短路故障不會對OPGW造成危害。
8)在保證電網(wǎng)安全、可靠運行的前提下,將OPGW逐塔接地方式改為分段絕緣方式,以減小電能損耗和降低OPGW遭雷擊概率。
針對電網(wǎng)實際 OPGW 接地系統(tǒng)狀況進行了調研,對接地系統(tǒng)存在的缺陷進行了分類統(tǒng)計。構建了 OPGW 逐塔接地,GJ不同接地方式的多種典型雷擊場景,進行了實驗分析。并針對電網(wǎng)實際調研狀況,給出了缺陷整治及預防措施。
[1] Serizawa Y. Additive time synchronous system in existing SDH networks[J].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Magazine, IEEE, 1999, 14(2): 19-28.
[2] Suzuki T, Miyake K, Shindo T. Discharge path model in model test of lightning strokes to tall mast[J]. Power Engineering Review, IEEE, 1981, PER-1(7): 54-54.
[3] 胡毅, 劉凱. 輸電線路 OPGW 接地方式的分析研究[J]. 高電壓技術, 2008, 34(9): 1885-1888.
[4] 繆晶晶, 徐志磊, 冒新國, 等. OPGW接地方式研究及分段絕緣方案設計[J]. 電力系統(tǒng)通信, 2012, 33(1):47-51.
[5] 李振強, 戴敏, 婁穎, 等. 特高壓線路地線布置方式對地線電能損耗及潛供電流的影響[J]. 電網(wǎng)技術,2010, 34(2): 24-28.
[6] 黃旭峰. 光纖復合架空地線接地方式的改進[J]. 高電壓技術, 2010, 36(2): 356-364.
[7] Miyake K, Kishizima I, Suzuki T. Study on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f lightning strokes[J]. Power Engineering Review, IEEE, 1981, PER-1(4): 41-42.
[8] Banwell T, Galli S.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modeling of the indoor power line Channel part I: circuit analysis and companion model[J]. Power Delivery,IEEE Transactions on, 2005, 20(2): 65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