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瑞
12月13日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因為2005年的這一天104歲的外祖母與世長辭了,留給我的是無盡的思念和懷念。
外祖母叫丁懷芝,青石的墓碑上刻著:馮丁氏,不難看出舊社會歧視婦女的痕跡還殘留在現(xiàn)代人心里。外祖母高高的瘦弱的身材,被歲月霜雪染滿的發(fā)絲,深深皺紋總是帶著笑容的臉,伸手投足的身影,仍然清晰地映在我的腦海里。
外祖母沒有文化,可是教育子孫的語言,卻沒有一丁點兒舊社會的痕跡,滿嘴都是當時流行的新詞兒。她講的那些小故事至今還清清楚楚地響在我的耳畔,每天都在凈化著我們這些孫子輩的心靈。為了緬懷外祖母,我用虔誠的筆記敘遠逝的往事。
記得小時候每當放暑假和寒假時,我們十幾個孫子輩們就會圍坐在外祖母的身旁,老人盤著腿,小小的方桌上放著一杯茶水,外祖母喜歡喝小葉竹籃茶葉,茶杯里半杯茶葉半杯水的釅茶,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就開始給我們講小故事。在娓娓動聽的許許多多小故事里面,讓我記憶最深的是小羊和烏鴉的故事。她說人老了牙齒就會掉,牙掉多了吃食物很費勁,羊也是如此,牙齒掉多了吃草就很費勁,吃不飽就會挨餓,為了不讓老羊挨餓,小羊就跪在地上讓它媽媽吃自己的奶;你看烏鴉誰都厭惡吧,渾身烏黑,可心地善良,它媽媽老了不能出去找食吃,小烏鴉為了不讓老烏鴉挨餓,就外出找食喂它媽媽。她說禽獸都知道孝順父母,可是有的人卻不贍養(yǎng)父母。她又講,過去有個人叫二小,他媳婦要吃面酸梨,二小心疼媳婦天不亮打著燈籠趕集去買。他媽媽說想吃油鹽餅,二小說沒有閑錢補笊籬,笊籬能補嗎?二小的媽媽最終沒有吃到油鹽餅。接著老人用沉重的聲調(diào)告誡我們,孝敬父母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不孝敬父親,禽獸不如。你們長大以后千萬別學(xué)二小。外祖母用最偉大、最無私、最原始、最深厚的愛對我們說,父母把一個人帶到人世,千辛萬苦撫養(yǎng)成人,恩重如山,要懂得知恩感恩報恩,別做忘恩負義的人。這兩個小故事她不知講了多少遍,就像春雨般一遍一遍滋潤著我們的心田,讓我們幼小的心里生長出孝敬父母的嫩芽。
外祖母的故事可能是聽她的老一輩講的,故事情節(jié)記得那么清楚,不僅顯示出老人神奇的記憶力,還證明她是一位孝敬父母的人。如今她用古老的方式弘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延續(xù)著人類對下一代的教育,猶如一支微弱的燭光,孜孜不倦地照射著我們幼小的心靈。雖然50多年過去了,小故事的情節(jié)仍然在我頭頂盤旋。我不僅把小故事做為一生尊老敬老的標尺,幾十年來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還給我的后代延續(xù)傳承著這些小故事,讓他們明白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慈善之根本!
外祖母把愛的溫暖奉獻給每一個人,您的樂善好施不僅我們親屬知道,街坊鄰居也無人不曉。50年多前,外祖母在平房居住,走進屋里就會看見一面墻上整整齊齊釘著20多個個釘子,每個釘子上都掛著一把鑰匙。原來是外祖母的鄰居們夫妻上班,上學(xué)的孩子中午要回家吃飯,家長怕孩子在發(fā)生意外,就委托外祖母照顧家和孩子。老人接受委托后每天都能認真地照看受托的孩子,每當一個小孩兒放學(xué)回來了,她很快順手摘下墻上的鑰匙,跟隨那個孩子去開門鎖;有時還要幫助孩子點爐子熱熱飯菜,臨近上學(xué)時間她還挨家一一走到,檢查督促孩子們吃完飯沒有,房門鎖沒鎖好,等所有的孩子都上學(xué)后,她再重新一一檢查每家一遍后才吃午飯。晚上孩子們的家長回來,她會把每個孩子午飯、學(xué)習(xí)、玩耍的情況詳細地告訴他們的家長。外祖母的奉獻從不索取,每天此起彼伏的感謝聲是給她操老的回報。
在接受委托照顧小孩兒的20多年里,盡管孩子們換了一茬又一茬,家長換了一撥又一撥,外祖母對他人的委托,是狐仙堂的橫批——有求必應(yīng),從來沒有推辭過一個人。外祖母的慈善舉動不僅我們難忘,就是那些她照顧過的今天已經(jīng)成為爸爸或者爺爺?shù)暮⒆觽円搽y以忘懷!
外祖母您是尊老愛幼的典范,您是激發(fā)我們子子孫孫奉獻愛的動力!您把中華民族扶貧幫困的傳統(tǒng)美德,言傳身教傳授給子子孫孫,您的師表啟蒙,為我們這些晚輩從小就奠定了良好的品行基礎(chǔ),我們姑表兄弟不論哪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幫助過他人,傳承踐行著慈善。記得我從小就知道怎樣與人為善,在醫(yī)院我背一個老人上樓,老人的血尿把新買的一套衣褲染紅,他的女兒要買一套衣服給我,被我婉言謝絕。2013年夏季那場暴雨把小區(qū)下水道堵塞了,我冒著大雨守在下水道旁清理垃圾等雜物,雨停了,路面的積水沒有了,我渾身被雨水澆透,看到行人走在干凈的道路上,心里特別暢快!一位表弟家庭生活困難,他上大學(xué)的兒子寒暑假不回家,在學(xué)校當?shù)卮蚬ぷ约簰陮W(xué)費,還積攢錢給表弟買了一套衣服。我們這些晚輩沒有忘記外祖母的教育,我們傳承延續(xù)著她的慈善基因,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懂得了怎樣去報父母恩,怎樣去幫助他人,怎樣做中國式的好人。
我不記得自己究竟做了多少好事,但是我助人為樂的善舉沒有停止過,2009年我被評為“望花好人”。做好人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一生的追求,我要像外祖母那樣不求榮譽,不為利益,不停息地做一輩子好事善事。每當夜深人靜時我想,如果外祖母在世,她一定會被評為學(xué)習(xí)雷鋒先進個人!
父親去世得早,母親帶領(lǐng)我們兄弟四人生活,家境貧寒,外祖母經(jīng)常幫助我家。那時候糧食定量,每個人每月27.5斤,我們兄弟四人正是發(fā)育時期,每天只能吃半飽。我在外祖母家居住,每天晚上一進屋,外祖母就告訴我鍋里有一碗苞米面粥,我揭開鍋蓋端起碗狼吞虎咽一口氣喝光了粥。時光流逝,幾十年過去了,每當回想起那碗熱乎乎的苞米面粥,我就覺得碗里是外祖母的心血,她舍棄自己生命的源泉,補充著我的生命。外祖母的一碗粥,我的兩眼淚,是人生親情延續(xù)的真實圖畫。姥娘,您的恩情我永遠不會忘記!
孔融讓梨,是兄弟之間的謙讓;外祖母讓粥,是對隔代人的舐犢之情。一碗粥的事我沒有對任何人說過,然而讓粥的身教在我幼小心里生根、開花、結(jié)果。從那個時代起,家中的頭一碗飯菜必須先給父母;結(jié)婚后我也是最后一個動筷子吃飯,哪怕我生病都不吃小灶,飯菜都是與妻子女兒同甘共苦。這是外祖母教給我的生活習(xí)慣,幾十年如一日形成的自然,現(xiàn)在我的后代也在踐行尊老敬老,熱心幫助他人的慈善。
外祖母沒有留給我們?nèi)魏挝镔|(zhì)財富,留給我們的是任何物質(zhì)都不能相比的精神遺產(chǎn)。您是真、善、美的使者,一生詮釋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真諦;您用慈善的行為和奉獻給子子孫孫的愛,告訴我們:孝,是家風(fēng);善,是家教。孝和善讓我們懂得了怎樣去教育子女,怎樣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我們繼承了您的與人為善,在處理夫妻之間關(guān)系、家庭之間關(guān)系、親友之間關(guān)系、同志之間關(guān)系、鄰里之間關(guān)系時做到了謙讓禮讓,包容寬容,從不因為一點小事,些許利益爭奪爭搶;也不因為小矛盾、閑話鬧得臉紅脖子粗。如今我們這一代,家風(fēng)正,家教嚴。正是您的嚴格教育,使我們這一代人,個個親情增強,家家飄著團結(jié)和睦的音符。
樂善好施沒有彼岸,尊老愛幼沒有終點。放心吧外祖母,您所有具有善根孫子輩們都能很好地接過您慈善的接力棒,把助人為樂的善舉傳承給下一代,希望您的在天之靈檢查督促您的子子孫孫是否時時與人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