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這節(jié)課,使學生能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2.具體感知實物,使學生知道長方體的總體特征;
3.通過進一步認識長方體特征,開展對學生進行辯證啟蒙教育。
(一)教學重點
具體感知實物,使學生能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二)教學難點
進一步認識掌握長方體特征,開展對學生進行辯證啟蒙教育。
(三)教學教具
長方體模具、長方體框架、多媒體課件等。
(四)教學學具
長方體模型和實物、剪刀、尺子、繩子、小刀。
二、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有誰到過祖國首都北京,請舉手。有誰看到了“水立方”?
學生回答:有的學生說,我到過北京,看過“鳥巢”和“水立方”。
師:請你給同學們描述一下好嗎?
生:“老師,我也看到了,雖然我沒去北京,可我從電視里看到了,可大、可美了!”
老師說:“水立方,是我國設計的2008年奧運會的場館,可以說這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舉,一個奇跡,你知道是怎樣設計出來的嗎?它是一個什么形狀?是一個巨大的長方體啊!今天我們就來探索長方體的特征,好嗎?”學生熱烈鼓掌。
(二)板書課題,介紹特征
師:請同學們展示課前做好的長方體模型,互相觀賞一下。
學生展示各自的作品,互相對比欣賞,喜不自勝。
師:請你們說說自己制作的過程好嗎?
生:我就是把六個面按順序粘起來的。
用電腦多媒體演示:六個展開的面圍成長方體后再展開。
師:同學們,請問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呢?
生:飯盒、牙膏盒、集裝箱、書本……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么在平時都很注意觀察生活。那么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呢?長方體和長方形有什么區(qū)別?長方體有什么作用呢?什么叫做長方體……
(三)認識特征,動手探索
師:請同學們從學具中拿出剪刀、尺子和繩子,借助這些工具可以自主完成,也可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制作一個長方體。
師:請同學們說說自己或者是小組集體制作長方體的過程好嗎?看看都有那些發(fā)現(xiàn)?
生:紛紛發(fā)言。
有同學說:我是把這個長方體的前后都剪下來,重疊在一起發(fā)現(xiàn),長方體有六個面,而且每個面都是長方形。
也有學生補充說:還有的兩個面是正方形的。
還有學生說:長方體的前面和后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完全相同,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
師:請同學們來看屏幕。用電腦顯示向對面。接下來認識長方體的棱和頂點特征。
(四)合作學習,拓展探究
明確:長方體有12條棱,特征: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長方體有8個頂點。除此之外,長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五)鞏固知識,布置作業(yè)
讓學生現(xiàn)場制作一個在生活中有用的長方體的東西,看誰做的用處大,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