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李新品種“農(nóng)大7號”是從歐李自然雜交實生后代中選育而成的。其果外觀漂亮、香味濃郁、酸甜適口、豐產(chǎn)性強,在山西晉中地區(qū)8月下旬成熟,為鮮食品種,于2010年5月通過了山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
“農(nóng)大7號”株高0.6~0.7米,一年生枝灰褐色、柔軟、較直立,新梢紅褐色。葉片倒卵形、中等大、綠色;葉尖急尖,葉緣單鈍鋸齒形,葉基楔形,葉柄長0.6厘米?;ɡ倬G色,花白色,盛花末期花心粉紅色,直徑1.80厘米。果實平均重14.3克,最大果重可達18.5克,大小均勻,果形指數(shù)0.82~0.88,呈扁圓形。果實外觀漂亮,底色為橘黃色,向陽面橘紅色。果溝明顯,果頂凹陷,果面光潔無果粉,果柄長0.6厘米。果肉厚、黃白色,離核,汁液較少,出汁率61.1%,肉質酥脆,果皮較厚,抗裂果。果實可食率94.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7%,可溶性總糖含量7.96%,維生素C含量506.9毫克/公斤,氨基酸總量5.45克/公斤。在晉中地區(qū)3月中旬萌動,4月中旬開花,8月中旬果實開始著色,8月下旬果實成熟,果實可在樹上留果近20天,11月上旬落葉。種植當年可萌生3個以上的基生新梢;第二年開始結果,每公頃產(chǎn)量可達4500公斤以上;第三年每公頃產(chǎn)量可達15000公斤以上。
“農(nóng)大7號”適合在北方中性至微酸性土壤地區(qū)種植。株行距0.7米×1.2米,也可寬窄行栽植,株距0.7米,窄行0.7米,寬行1.5米。授粉品種可采用“農(nóng)大5號”“農(nóng)大6號”。(彩圖參見73頁圖2)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院 ? 杜俊杰 ? 郵編:0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