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耀英
(上海市嘉定區(qū)中心醫(yī)院內鏡室,中國 上海 201800)
胃息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即使增生性息肉也具有一定的癌變率[1],臨床上一旦發(fā)現,都建議及早內鏡下治療[2]。對于賁門部息肉,目前治療方法大多采用高頻電凝電切術,常見并發(fā)癥是出血或穿孔。我們自2012 年2 月起開展了內鏡套扎技術聯合粘膜切除術治療賁門部息肉,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將應用和護理配合情況報告如下。
2014-2015 年我院收治的賁門部息肉患者15 例,男9 例,女6 例。年齡32-65 歲,平均52 歲。均為常規(guī)電子胃鏡檢查確診的廣基息肉,大小約0.5-0.8mm,平均0.7cm,并排除惡性病變。其中發(fā)生于賁門下息肉10 例。
患者取常規(guī)胃鏡檢查體位,進鏡后了解息肉情況后退鏡。于內鏡前端安裝單環(huán)套扎器后再次進鏡插入病變部位。在賁門部息肉根部注入亞甲蘭、腎上腺素和甘油果糖混合液,使息肉充分抬起,對準息肉持續(xù)負壓吸引1-2 秒鐘,使息肉被吸引至套扎器內,釋放套扎器。觀察息肉套扎是否充分、息肉顏色變化。用圈套器圈套在息肉根部,行高頻電凝電切摘除。觀察創(chuàng)面有無滲血,如有滲血可予鈦夾關閉殘端止血。最后回收完整息肉送檢。
1.3.1 術前準備
1)病人準備
病人術前應常規(guī)檢測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心電圖等。如有服用阿司匹林、泰嘉等抗凝劑者,需停藥7-10 天后方可手術,以防出血。為患者安排好治療時間后,囑患者治療前晚進易消化食物,治療當天禁食、禁飲。
2)心理護理
術前向患者介紹鏡下治療的目的、方法、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在整個操作過程患者完全處于清醒狀態(tài),所以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與恐懼,應及時予以疏導,使患者以樂觀、輕松的心情接受治療。教會患者肌肉放松方式及深呼吸等緩解緊張的情緒。
3)術前器材藥品準備
OLYMPUS GIF-H260 電子胃鏡一臺;圈套器,秋田氣動式單環(huán)套扎器,套扎器為日本住友會社生產;內鏡注射針;負壓吸引器;止血夾;電凝電切刀。備好各種藥品,如亞甲蘭、腎上腺素、甘油果糖、止血藥、硬化劑等。
1.3.2 術中配合
內鏡前端安裝好單環(huán)套扎器后前端涂抹潤滑油,以減輕對病人食管黏膜的摩擦。幫助病人盡可能處于舒適體位,分散病人注意力。因鏡前端安裝了單環(huán)套扎器,增加了進鏡難度及患者咽部不適感,囑患者緩慢呼吸、咽部放松,進鏡后避免反復做吞咽動作,以減少劇烈惡心、嘔吐,而影響操作。在息肉根部注射亞甲蘭、腎上腺素和甘油果糖混合液,使息肉充分抬起(抬舉征陽性),對準息肉持續(xù)負壓吸引1-2 秒,當息肉被吸引進套扎器內后,聽到醫(yī)生口令,立即快速注射5-10ml 空氣釋放套扎器,使橡皮圈迅速套住息肉根部,整個過程必須連續(xù)快速進行,避免過早釋放致息肉套扎不全或過遲釋放導致套扎過多。然后使用圈套器準確圈套在息肉根部橡皮圈前處收緊,略抬拉,小心機械切割,再點行高頻電凝電切切除,避免持續(xù)時間過長。觀察殘端創(chuàng)面有無出血,病人有無特殊不適,如有滲血可予鈦夾關閉殘端止血。最后息肉完整回收送檢。
1.3.3 術后護理
賁門息肉切除術后應住院觀察1 天。術后按消化道息肉摘除術常規(guī)護理,遵醫(yī)囑給予PPI 抑制劑,還應指導患者正確飲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減少活動,并觀察大便顏色變化及腹部體征,防止并及早發(fā)現遲發(fā)性出血、穿孔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15 例賁門部息肉經單環(huán)套扎器套扎后聯合粘膜切除術切除,術中創(chuàng)面均無滲出血,部分患者橡皮圈未隨息肉脫落,1-2 天后自行脫落。所有患者術后均無遲發(fā)性出血或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均順利出院。
由于食管胃交界處管壁很薄,內鏡下賁門部蠕動頻繁可導致視野不清及固定費時困難,易致切除不徹底。且仍有一定的并發(fā)癥,以術后出血、穿孔及灼傷等多見[3],直接影響切除效果。我們以往臨床實踐中也發(fā)現尤其對于賁門下息肉多采用J 型或U 型倒鏡切除,操作難度較大,圈套后張力大,極易造成息肉被機械切割出血,且止血較困難。隨著內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應用單環(huán)套扎可以通過吸引皮圈套扎息肉,阻斷血供,減少出血,是消除增生性胃息肉的一個簡單、安全、有效的方法[4]。缺點無法完整取到息肉送檢病理。單環(huán)套扎聯合粘膜切除術應用,既減少出血或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又完整取到息肉送檢病理。而且便于圈套器準確圈套息肉。
本組患者15 例賁門部息肉經單環(huán)套扎器套扎后聯合粘膜切除,術中創(chuàng)面均無滲出血,術后均無遲發(fā)性出血或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術后患者亦無任何不良反應及副作用。因組織損傷少,黏膜修復快,無明顯并發(fā)癥,患者痛苦極少,易接受。
通過應用單環(huán)套扎器套扎后聯合粘膜切除術切除賁門部息肉,我們體會要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必須注重手術各環(huán)節(jié)配合護理,包括熟悉各種器件及附件的功能和作用,完善的術前患者及器械準備,耐心的患者心理護理和宣教,熟練的醫(yī)護操作配合技巧,細致的術后常規(guī)護理。關鍵是術中正確把握套扎時機和電凝電切方法,而熟練、細致和完善的護理干預配合是手術成功的前提保證。
[1]Abraham SC,Singh VK,Yardley JH,et al.Hyperplastic polyps of the stomach:associations with histologic patterns of gastritis and gastric atrophy[Z].Am J Surg Pathol.2001 Apr;25(4):500-507.
[2]Oda I,Saito D,Tada M,et al.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of endoscopic re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Gastric Cancer.2006.9(4):262-270.
[3]孫慶悅.無痛胃鏡下高頻電切與皮圈套扎結合治療賁門息肉[J].中國醫(yī)刊,2013,48(12):57-58.
[4]Lo CC,Hsu PI,Lo GH,et al.Endoscopic banding ligation can effectively resect hyperplastic polyps of stomach[Z].World J Gastroenterol.2003,9(12):2805-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