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俊
重慶市第四十九中學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楊 俊
重慶市第四十九中學
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實效性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將新課程的理念真正轉化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實踐。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實踐探索。
1.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的模式相對單一,大部分情況初中語文教師依然采取的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模式。雖然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傳授知識的效用,但是學生對知識的消化、理解和掌握上的效率顯然不高,無法滿足有效教學的目標。
2.教學語言缺乏有效性。
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所采用的教學語言對于教學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如果教師的教學語言過于重復或啰嗦,則會影響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起不到理想的效果,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如果教師的語言過于死板僵硬,則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有效的語文教學要求教師的語言簡潔、流暢,聲音高低適中,具有幽默感,能夠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教學。
3.教學互動性不夠。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面臨這樣的情況,就是教師雖然對教學內容精心準備,在上課前設計了一系列互動環(huán)節(jié),但在真正上課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些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參與性不夠,結果語文教師既是這些互動環(huán)節(jié)的導演,又是這些互動環(huán)節(jié)的演員,沒有起到互動教學的作用。
1.教學內容需要精心的設計。
在進行課堂教學前,進行精心的準備是上好語文課的前提,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此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掌握教學的進度,并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適時調整教學的進度和內容。例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孔乙己》這篇課文的時候,根據(jù)魯迅為文中主人公取名的角度出發(fā),讓同學們思考孔乙己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接著理解課文中的生字生詞生句,掌握重點的字詞句,并讓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再與同學們一起討論文章中出現(xiàn)的“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句話的實質和作用,同時,還要理解并回答孔乙己當時是處在什么樣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下、為什么孔乙己出場之后才能笑幾聲以及造成孔乙己這個人物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問題,最后老師再以孔乙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來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對課本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體現(xiàn)出教師的引導性,而且還能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教師會教與學生會學,在課堂中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2.突出學生為教學的主體,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是注重知識生成的過程,換句話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讓他們明白知識產(chǎn)生的過程,就像古人所說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新課改的教學前提下,我們要盡可能地體現(xiàn)以學為教的原則,因需施教,增加教學的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對整個課堂教學起到統(tǒng)籌優(yōu)化的目的,負責課堂學習的組織和協(xié)調工作,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自由學習的時間和機會。同時,我們還應當注意一點,體現(xiàn)學生作為主體教學并不是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要杜絕本末倒置的情況發(fā)生。筆者曾經(jīng)看到過,有的教師為了“順應新課改的倡導”,把課堂所有的時間都交給學生,而自己很少講課,這顯然是錯誤的做法。和小學階段相比,雖然初中生具備一定的理性認識,但是畢竟還是相當有限的,對于新課的理解和知識的學習如果完全靠學生自己,他們顯然會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完全讓學生自學更是教師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筆者以為,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好,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學習也好,都是建立在學生完成了一定的課程學習之后展開的。教師在授完課之后,比如每節(jié)課抽出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的時間來給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或者讓學生分組討論,這才是正常的體現(xiàn)主體地位教學的表現(xiàn)。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明確教學的主次地位,切不可對學生放任自流。
3.確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確定好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需要根據(jù)學段的需要?,F(xiàn)行人教版語文教材在每個單元的單元提示部分對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提出了明確的學與教的要求,這是教師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jù),教師要認真研讀,合理安排。例如,同樣是小說單元的教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提出的要求是: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小說的主題,分析人物形象,體會藝術特色,品位小說的語言。而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提出的要求是:學習本單元,要在把握情節(jié)的前提下,著重欣賞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了解刻畫人物性格的多種藝術手法。顯而易見,教師在設計小說的教學目標時,不能千篇一律地都從把握小說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藝術特色、理解主題等方面面面俱到,而應根據(jù)學段的教學要求有所側重。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無定法、教亦無定法。面對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教學,必須要從根本做起。教師的教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學生的學要以提升自己的能力為目的,通過教與學的有效結合,最終實現(xiàn)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促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