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芳
婦科腹腔鏡手術全麻術后低血壓的原因分析及綜合干預
劉曉芳
目的 探討婦科腹腔鏡手術全麻術后低血壓的原因以及綜合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接收實施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方式進行腹腔鏡手術,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研究組采用綜合治療及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低血壓發(fā)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與對照組術后和術中HR、RR、SpO2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與對照組術前、術中、術后 SBP、DBP 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前、術中、術后低血壓發(fā)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后,有效減少了低血壓的發(fā)生情況,有利于患者盡快康復。
婦科;腹腔鏡手術;全麻;低血壓;綜合干預
選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接收實施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其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接收實施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150例,其中,卵巢腫瘤51例,不孕癥20例,子宮肌瘤19例,宮外孕60例。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75例。對照組中,年齡 19-49歲,平均年齡(33.42±5.22)歲,體重48-70kg,平均體重(55.36±4.37)kg,研究組中,年齡21-53歲,平均年齡(35.71±5.63)歲,體重 49-72kg,平均體重(56.42±4.55)kg。兩組患者年齡、體重差異不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使用全身麻醉方法,用氣管插管進行麻醉,麻醉成功后,對患者的SBP、DBP、HR、RR、SpO2進行實時監(jiān)測。
1.2.2 綜合干預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護理。研究組實施綜合治療護理干預,主要內容有: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病情,告知患者術前禁飲食以及相關應注意的事項。給患者建立靜脈通路,恰當補足患者血容量,并在術前給患者輸乳酸鈉林格氏液。手術過程中,給患者輸300-500ml的6%羥乙基淀粉,20分鐘輸完,之后馬上進行麻醉,密切監(jiān)測患者心率、呼吸、脈搏等生命體征,定并時測量血壓。手術結束后,充分排出腹腔二氧化碳氣體,放置腹腔引流管,術后患者低流量吸氧,腹部放置沙袋6-8小時,適當補足患者血容量,約1000-1500ml晶體液,500-1000ml膠體液,對患者切口愈合、陰道出血及腹腔引流液等情況進行密切觀察。
1.3 評價標準 記錄術前、術中、術后患者SBP、DBP、HR、RR、SpO2的變化情況,記錄術前、術中、術后患者低血壓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收集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與對照組術中和術后HR、RR、SpO2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與對照組術前、術中、術后SBP、DBP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研究組術前、術中、術后低血壓發(fā)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術前、術中、術后患者SBP、DBP、HR、RR、SpO2的變化情況比較
表2 兩組術前、術中、術后患者低血壓發(fā)生情況比較[n(%)]
3.1 低血壓原因分析 腹腔鏡在全麻氣管插管下進行手術,使用的麻醉劑直接作用于中樞和心血管系統(tǒng),降低了機體自有的反射調節(jié)和控制功能[1]。患者術前禁食、灌腸等原因,使得血容量減少,快速降低了心血量,因此容易引發(fā)低血壓[2]。術中時,交感神經節(jié)前纖維受到抑制,擴張了小動脈,減小了周圍血管阻力,減少了心排出量,進而造成低血壓[3]。且患者手術中出血、手術行為使內臟神經產生反射也會引發(fā)低血壓[4]。
3.2 小結 如果患者出現(xiàn)焦慮等情緒時,及時安撫患者,能夠促進治療順利進行。手術中定時測量血壓能夠有效預防低血壓的發(fā)生[5]。術后及時補液治療及加強護理等綜合干預,密切觀察患者體征,有利于患者盡早康復。本次研究中,研究組與對照組術前HR、RR、SpO2的差異較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與對照組術后和術中HR、RR、SpO2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與對照組術前、術中、術后 SBP、DBP 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前、術中、術后低血壓發(fā)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進行綜合干預后,有效減少了低血壓的發(fā)生情況,有利于患者盡快康復。
[1]吳慧芳.綜合護理干預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價值[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12(07):231.
[2]蔡宇清.婦科腹腔鏡手術全麻下低血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4,08(05):1046-1047.
[3]任曉穎.探討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科技展望,2015,12(11):234.
[4]陳麗娜.護理干預對婦科腹腔鏡術后疼痛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5,09(03):851-852.
[5]李清瓊.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臨床分析[D].皖南醫(yī)學院,2014,12(04):145.
作者單位:665000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醫(yī)院
R31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