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玉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規(guī)范化治療與經驗性治療效果比較
柴玉萍
目的 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規(guī)范化治療與經驗性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給予規(guī)范化治療,對照組給予經驗性治療,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1.4%,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止血時間、輸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方面均少于對照組,數據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規(guī)范化治療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規(guī)范化治療;經驗性治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屬于臨床常見疾病,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變化快的特點,出血量大患者可危機其生命安全[1]。為了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規(guī)范化治療與經驗性治療的效果,我院選取收治的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規(guī)范化治療及經驗性治療,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2例。觀察組男22例,女20例,最大年齡74歲,最小年齡18歲,平均(52.1±4.1)歲;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最大年齡73歲,最小年齡18歲,平均(52.8±4.2)歲;本次所有研究對象均滿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治專家共識》[2]中相關診斷標準。無嚴重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患者、妊娠期與哺乳期患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方面根據統(tǒng)計學分析,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經驗性治療,根據其臨床癥狀及體征,給予補液、抗感染、生長抑素及輸血治療。觀察組給予規(guī)范化治療,根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治專家共識》中相關要求開展治療計劃。(1)對于緊急治療期患者(急診入院6-8h),需及時為其建立靜脈通路,給予患者常規(guī)抗休克、輸血治療;(2)對于病因診斷期患者(入院45h內),先采用內鏡技術確定患者出血原因,根據病因適當調整其治療方案;(3)加強治療期患者(入院3-7d),若患者為非靜脈曲張出血,可給予患者抑制胃酸分泌、生長抑素以及抗菌治療;如仍不不能有效控制出血,可給予降溫、內鏡止血、口服止血劑及保護胃黏膜治療;若患者為靜脈曲張出血,可給予內鏡止血治療及降低門靜脈高壓治療。經上述方法治療后患者出血情況若仍不能有效控制,需改為手術治療。治療期間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止血時間、輸血量及住院時間。
1.3 療效判斷[3]治療后,患者出血癥狀消失,血紅蛋白恢復至正常范圍內且保持穩(wěn)定,外周循環(huán)功能恢復,可視為顯效;患者出血癥狀得到控制,血紅蛋白水平及外周循環(huán)功能有部分改善,可視為有效;患者出血癥狀、血紅蛋白水平及外周循環(huán)功能等方面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變化,可視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選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 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 X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輸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方面比較 觀察組止血時間、輸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均少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42)
表2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輸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方面比較(±s,n=42)
表2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輸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方面比較(±s,n=42)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止血時間(h) 輸血量(mL) 住院時間(d)觀察組 12.5±3.8* 373.8±85.7* 7.1±1.3*對照組 22.1±6.1 631.5±92.4 11.1±2.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指的是韌帶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腸、膽管以及胰管等病變導致的出血,臨床按照其出血原因一般可分為靜脈曲張性出血及非靜脈曲張性出血兩種,患者主要有嘔血、黑便、胃管內有血性液體存在等臨床癥狀?;颊哐萘矿E減可引起周圍循環(huán)出現變化。按照患者失血量可將其分為大量出血、顯性出血、陰性出血等,纖維胃鏡為臨床常用診斷方法。根據臨床研究資料可知[4,5],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發(fā)病24h內給予急診胃鏡檢查,可在短時間內確定病因,針對病因給予對癥治療,能夠減少輸血量,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同時也可降低手術治療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臨床常給予經驗性治療,無明確的診治規(guī)范流程,易出現誤診、漏診現象,延誤患者最佳治療時間,臨床治療效果不佳?,F階段,由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急診醫(yī)師制定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治專家共識》中相關診治內容成為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診斷與治療的重要依據?;颊呷朐汉笙确€(wěn)定其生命體征,隨后進行胃鏡檢查確診病因,針對病因給予綜合性治療。其中生長抑素可有效抑制患者胃蛋白酶、胃酸分泌,減少胃泌素釋放量,有利于血小板聚集,增加患者血管抵抗力;質子泵抑制劑可有效降低潰瘍性出血患者死亡率。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規(guī)范化治療,總有效率為95.2%;對照組給予經驗性治療,總有效率為71.4%,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止血時間、輸血量及住院時間等均少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規(guī)范化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可在最短時間內控制患者出血癥狀,減少輸血量,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1]汪亮,何莉,趙承鵬,等.膠囊內鏡與臨床評分系統(tǒng)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風險分層的對比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5,44(8):1077-1079.
[2]吳航宇,張平,程霞,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規(guī)范化治療與經驗性治療初步對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0,13(36):4124-4126.
[3]鄒開亮.內鏡下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98例療效分析[J].江蘇醫(yī)藥,2015,41(9):1036-1038.
[4]唐梅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規(guī)范化治療與經驗性治療對比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33(18):3854-3855.
[5]崔毅.基層醫(yī)院骨科手術切口感染因素與防控對策[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0):86-87.
作者單位:457000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yī)院
R573.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