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洋
高血壓性小腦出血破入腦室41例的手術分析
張 洋
目的 探討高血壓性小腦出血破入腦室的手術時間選擇及方法。方法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入我院診療的41例高血壓性小腦出血破入腦室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血腫侵及部分及出血量選擇不同手術方式,觀察術后臨床效果。結果 經(jīng)過積極手術治療,23例痊愈或基本痊愈,8例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生存率75.6%;死亡10例,死亡率24.4%。結論 盡早的控制出血及血腫進展,及時解除腦室、小腦內血腫對腦組織壓迫以及建立腦脊液循環(huán)通路是治療高血壓性小腦出血的治療重點,也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死、致殘率的關鍵。
手術;高血壓;小腦出血;腦室
自發(fā)性小腦出血是神經(jīng)外科病房的高發(fā)病、常見病[1],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不斷深入,我國小腦出血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約占總腦出血病例的10%-13%[2]。解剖結構上,小腦位于顱后窩,橋腦、延髓的背側,與腦干、第四腦室等重要結構關系緊密。小腦出血發(fā)病急、出血量大、易累計腦室腦干受壓,造成梗阻性腦積水[3],危及生命。為探討高血壓性小腦出血破入腦室的外科手術治療,現(xiàn)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入我院診療的41例高血壓性小腦出血破入腦室患者的臨床資料,回顧分析其診療經(jīng)過,結合文獻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入本院診療的41例高血壓性小腦出血破入第四腦室患者的臨床資料,影像學檢查結果示:小腦半球出血22例,小腦蚓部出血12例,小腦半球及蚓部均出血7例;均累計第四腦室,其中有17例合并第三腦室及側腦室積血,41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腦積水,腦干受壓程度不一。受傷至入院時間1-7h不等,平均(3.2±1.1)h;根據(jù)多田公式計算,出血量10-15ml10例,16-20ml11例,21-25ml 13例,>25ml 7例;入院GCS評分13-15分9例,9-12分19例,6-8分13例;男28例,女13例,年齡25-67歲,平均54.3歲。均有高血壓病史,病程2-15年,平均(7.2±1.0)年,平均收縮壓(163.2±20.5)mmHg。針對本次調查統(tǒng)計,均與患者或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表示知情同意調查始終。
1.2 方法 根據(jù)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及臨床表現(xiàn),入選患者中12例側腦室有鑄形血腫或明顯梗阻性腦積水的患者先行前額鉆孔側腦室穿刺外引流術,后續(xù)治療與其余患者一致。全麻下行枕下旁正中直切口或枕下部直切口,開顱后首先清除小腦內血腫,小腦血腫清除后沿血腫腔清除第四腦室內血腫,對粘連較緊的小血塊,不強行剝離而保留,常規(guī)留置腦室引流,關顱。術后次日,復查頭顱CT,腦室內殘留血腫量過多者,采用尿激酶灌注溶解并引流。根據(jù)血腫變化情況,于術后4-15d拔除引流管。
1.3 觀察指標[4]觀察并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前后GCS評分,記錄41例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包括痊愈或基本痊愈率、致殘率、死亡率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觀察記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6.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的形式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
過積極手術治療,23例痊愈或基本痊愈,8例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生存率75.6%;死亡10例,死亡率24.4%,治療前后,入組患者GCS評分有顯著變化(P<0.05),詳見表1。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不斷深入,自發(fā)性腦出血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其中高血壓是導致腦出血的關鍵原因,研究表明[5]高血壓是自發(fā)性小腦出血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以高血壓性動脈硬化最為常見,因高血壓導致的小腦出血占小腦自發(fā)性出血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6]。據(jù)統(tǒng)計,小腦出血合并出血破入腦室約占小腦出血總數(shù)的16.2%[7]。
表1 入組患者治療前后GCS評分對比統(tǒng)計(±s)
表1 入組患者治療前后GCS評分對比統(tǒng)計(±s)
注:*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時間 例數(shù) GCS評分治療前 41 10.2±1.9治療后 31 18.4±4.0*
手術是治療小腦出血破入腦室的主要手段,手術的目的為進一步止血并清除血腫,降低顱內壓,恢復腦脊循環(huán)通路。入選的41例患者中有12例側血腫壓迫嚴重或明顯梗阻性腦積水患者先行外引流術,控制顱內壓,在此基礎上再行血腫清除及引流術。從本次統(tǒng)計的結果分析,23例恢復良好,占56.1%,致殘8例(19.5%),死亡10例,死亡率24.4%。此結果與國內同級醫(yī)院同類統(tǒng)計基本一致[8]。
綜上所述,盡早的控制出血及血腫進展,及時解除腦室、小腦內血腫對腦組織壓迫以及建立腦脊液循環(huán)通路是治療高血壓性小腦出血的治療重點,也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死、致殘率的關鍵。
作者單位:477150河南鄲城縣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
[1]張錦祥,鄧躍飛,鐘偉建,等.高血壓性小腦出血破入第四腦室的外科治療 (附26例分析)[J].中國微侵襲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6,11(7):305-305.
[2]王代旭,陳金華,金保山,等.高血壓性小腦出血的手術治療[J].中國臨床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12,17(7):438-440.
[3]范廷?。园l(fā)性小腦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08,2(1):56.
[4]鐘林清,彭友敬,李康增,等.微創(chuàng)錐顱血腫引流術治療重癥高血壓性小腦出血18例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7,15(2):148-149.
[5]李強,江普查.顯微手術結合腦室外引流術治療高血壓小腦出血臨床分析[J].醫(yī)學新知雜志,2012,22(6):436-437,440.
[6]梅濤,賈若飛,徐立新,等.高血壓小腦出血的手術治療(附31例報告)[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1,28(3):512-514.
[7]李強,甄明,柳再明,等.顯微手術治療危重型高血壓小腦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08(17):163-164.
[8]張建富,王亮,李壯志,等.CT導向鉆孔血腫抽吸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療小腦出血22例[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4,(2):50-51.
R743.34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