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國
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
胡中國
目的 探討分析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應用中的臨床療效。方法 以2011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50例)采用常規(guī)手術方法,研究組采用后腹腔鏡技術,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術后滿意度。結果 研究組在手術時間、出血量、拔管時間、住院時間4個方面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總滿意率為94%,對照組總滿意率為82%,兩組比較統(tǒng)計學差異明顯(P<0.05)。結論 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療效顯著,具有創(chuàng)傷小、無痛、術后恢復快,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預后,提升患者生存質量,臨床值得推廣運行。
后腹腔鏡;泌尿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
腹腔鏡技術作為一門新近發(fā)展的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目前在外科、婦科等手術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與傳統(tǒng)手術方式相比具有術后瘢痕小,安全無痛等優(yōu)點,是外科手術發(fā)展的總趨勢和追求目標。自1992年Gaur被報道成功運用后腹腔鏡技術進行腎切除術并取得了較好療效以來,該項技術在泌尿外科得到了巨大的發(fā)展與進步,顯示出了其明顯的優(yōu)越性[1]。為提升患者臨床療效,減少患者手術痛苦,我院自2011年以來于泌尿外科中應用后腹腔鏡技術,療效顯著,整理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1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45.9±5.8)歲,腎上腺腫瘤切除術18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12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13例,腎臟切除術7例。采用常規(guī)手術方法;研究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齡(42.5±4.3)歲,腎上腺腫瘤切除術21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9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10例,腎臟切除術10例,采用后腹腔鏡技術。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其他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檢查排除心肺腎功能不全,腹腔感染、腹水等手術禁忌癥。術前一天患者飲少量流食,清洗臍部,胃腸減壓,常規(guī)備皮。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臥位,患側腰部稍墊高。腹腔鏡為美國斯塞克,采用經典后腹腔技術(三孔法)。于腋后線與12肋下緣相匯1cm處,縱向切開皮膚2cm帶肌肉分離擴大后,止血鉗分開肌層進入腹膜后腔(A孔),游離腹膜形成間隙,將事先準備好的自制氣囊(600~700ml空氣)置入間隙5min進行擴張。待放出氣體后,取出氣囊,在手指引下,在腋后線肋緣下為置入10mm插管(C孔),腋前線肋緣下置入5mm插管(B孔),其皮膚切口兩側各縫合一針以防漏氣,注入CO2氣體壓力維持1.5~1.6Kpa,建立人工氣腹。10mm套管內植入腹腔鏡,其余套管內導入器械進行操作。利用電剪、電刀或分離鉗進入腹膜間隙,并依據(jù)患者病情開展相應的手術操作[2]。
1.3 療效評定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包括手術時間、出血量、拔管時間、住院時間;同時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比較 術后對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發(fā)現(xiàn),研究組在手術時間、出血量、拔管時間、住院時間4個方面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體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 研究組十分滿意30例、滿意17例、不滿意3例,總滿意率為94%,對照組十分滿意21例、滿意20例、不滿意9例,總滿意率為82%,兩組比較統(tǒng)計學差異明顯(P<0.05),具體詳見表2。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設備的改進個操作技術的逐步完善,腹腔鏡在泌尿外科的應用已發(fā)展到目前從腎上腺到精囊的泌尿系統(tǒng)器官的切除以及進行復雜的重建手術,包括腎部分切除術、活體腎切除術、重復腎切除術、輸尿管矯形術等都將更好的應用后腹腔鏡技術進行治療。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主要有經腹腔和經后腹腔鏡兩種形式。
表1 兩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
傳統(tǒng)的經腹腔技術主要是利用腹腔內固有存在的腔隙進行手術,而泌尿外科腎上腺、腎、輸尿管等器官因解剖位置位于腹膜后,因此常規(guī)經腹腔的腹腔鏡手術較困難[4]。腹膜后間隙是一潛在的腔,不是真正空間的“腹膜后腔”。早期的經膜后腔腹腔鏡手術多失敗,主要原因是由于沒有建立好“腹膜后腔”,直到1992年印度醫(yī)生Gaur報告應用氣囊擴張腹膜后間隙形成腹膜后腔再灌注CO2氣體,實行腹腔鏡手術之后經腹膜后腔鏡手術才逐步廣泛應用。
與經腹腔途徑相比,后腹腔技術通過從腹膜間隙進入,氣囊技術的出現(xiàn)為手術提供更加清晰的視野。利用構建人工氣腹,待腹腔充氣后,通過對腹壁內的不同器械的操作有針對性的對各種疾病進行手術,同時在內鏡系統(tǒng)的放大成像下,能夠清晰看到手術內部情況,從而增加手術精準性,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等特點[5],同時也減少了對腹腔的干擾,減少臟器損傷、腸道粘連及腹腔內感染等并發(fā)癥率,從而使泌尿外科的腹腔鏡技術的應用范圍大大擴展。
本研究中研究組采用后腹腔鏡術后手術時間、出血量、拔管時間、住院時間一般情況以及患者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療效顯著,具有創(chuàng)傷小、無痛、術后恢復快,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預后,提升患者生存質量,臨床值得推廣運行。
[1]郭永.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23(10):1828-1829.
[2]土應果,李智斌,楊光映,等.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J].云南醫(yī)藥,2008,6(29):562-564.
[3]吳春福.后腹腔鏡手術在泌尿外科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1(22):177,180.
[4]敖敏,王小鋒,李軍,等.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附38例報告)[J].四川醫(yī)學,2005,11(26):132-133.
[5]陳錫祥.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上尿路手術的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3,21:46+48.
作者單位:132500吉林省蛟河市人民醫(yī)院普外科
R699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