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棲
肛瘺患者圍手術(shù)期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
王鳳棲
目的 對肛瘺患者圍手術(shù)期的心理護理對策進行分析探討。方法 將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90例肛瘺患者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45例)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45例)行綜合性心理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jié)果 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焦慮、抑郁評分均得到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對肛瘺患者圍術(shù)期開展綜合性心理護理干預有利于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治療效果,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肛瘺;圍術(shù)期;心理護理
肛瘺指是肛腸科的一種常見疾病,是直腸下部或肛管與皮膚相通的感染性管道[1]。該病因為肛周流膿、疼痛等原因,給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均帶來嚴重影響,患者多存在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影響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因此,對肛瘺患者圍術(shù)期進行科學的心理護理對促進患者預后具有重要價值[2]。為了進一步對肛瘺患者圍術(shù)期心理護理措施進行分析探討,筆者對我院90例患者進行隨機對照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肛瘺患者9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45例,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齡為31~63歲,平均年齡為(41.4±4.6)歲。觀察組45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齡為34~67歲,平均年齡(44.1± 5.3)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方面,如性別、年齡等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綜合性心理護理,具體如下:①術(shù)前護理: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特點,根據(jù)患者的心理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護理,向患者講解術(shù)前準備,并通過成功案例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康復的信心。②術(shù)中護理:手術(shù)過程中,在患者比較清醒的時候,應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特點,與患者進行交流、安慰,讓患者感受的人性化的關(guān)懷,讓患者能夠更好的配合手術(shù)治療。③術(shù)后護理:對患者講解術(shù)后的注意事項。對患者做好傷口疼痛的心理護理,可通過聽音樂等方式轉(zhuǎn)移患者的注意力,緩解疼痛。做好換藥護理,換藥時應向患者講解換藥目的與重要性,對存在恐懼心理的患者應耐心講解和鼓勵,指導患者通過深呼吸、全身放松等方式來緩解疼痛。
1.3 觀察指標 以焦慮、抑郁量表對患者干預前后的負面情緒進行評價,焦慮評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的焦慮程度越嚴重,抑郁量表100分,分數(shù)越高抑郁越明顯。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SPSS22.0軟件包處理,以t檢計量資料驗,以形式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干預后均得到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果見1。
作者單位:473000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肛腸科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比較(±s,分)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比較(±s,分)
注:*P<0.05,表與觀察組護理前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與觀察組護理后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與觀察組護理后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與對照組護理前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組別n 時間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觀察組 45 護理后 38.16±3.94* 42.18±4.16*護理前 60.94±4.23# 59.72±5.14#對照組 45 護理后 53.24±3.90@△ 50.47±5.11@△護理前 61.23±4.71 59.35±4.49
肛瘺患者因大多存在恐懼、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可能會對治療與手術(shù)效果造成影響。心理護理能夠給患者有效、科學的心理干預及心理支持,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減少其對患者造成傷害[3]。研究指出[4,5],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利于患者康復。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經(jīng)過心理護理,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均得到明顯緩解(P<0.05),且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均提示,對肛瘺患者圍術(shù)期開展綜合性護理干預有利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康復。
[1]劉鳳艷.肛瘺患者的67例術(shù)前術(shù)后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2 (35):10-11.
[2]史澤軍.肛瘺患者圍手術(shù)期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 [J].醫(yī)學信息.2010,5(7):1841-1843.
[3]馬偉光,李繼平.護理發(fā)展趨勢——多元文化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 2005,20(3):244-245
[4]吳慶鳳.等級護理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J].護理管理雜志; 2005,5(3):25-27.
[5]魏彩霞.剖宮產(chǎn)孕婦圍手術(shù)期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19):210.
R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