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琦
葉圣陶先生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寫。”開放的作文教學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少說空話、套話,鼓勵自由表達。在作文教學中應以興趣萌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及豐富多彩的生活中來擷取寫作素材,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真正做到“我予寫我口,我心抒我情”。
一、蓄勢激趣——誘發(fā)寫作的欲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痹谧魑闹笇е?,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組織開展充滿情趣的綜合性活動,讓他們在玩樂中積極主動地獲取鮮活的感性,他們一定會投入到生動有趣的寫作中。
伊寧市秋天的腳步似乎姍姍來遲。已是深秋,而到處一片生機盎然。我鼓勵學生寫寫身邊的秋景,然而在他們的秋景圖中,我看到的是“千篇一律”。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秋天、感受秋天,我引領他們走出教室,去看、去聽……親眼去發(fā)現大自然的無窮奧妙與變幻,去感受大自然的五彩斑斕,在觀察、感受、思考中獲得更多的真實體驗。一位學生寫道:“有的樹葉像被染發(fā)師漂染過,一棵樹上又有紅又有綠,還夾雜著黃?!焙⒆油娴陌l(fā)現和奇思妙想是他們自然得之于己的生活體驗,我還指導他們做樹葉貼畫并配上相應的話,妙趣橫生的貼畫和一篇篇生動形象構思奇妙的配文,使他們在樂此不疲中撞擊出靈動的火花。
二、開渠引水——挖掘寫作的源泉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習作中“寫自己想說的話,注意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常常聽到語文老師無奈地感慨:“學生作文空洞,沒有內容?!笨吹綄W生絞盡腦汁,卻無從下筆。為此,我引領學生在真實生活中去發(fā)現、去捕捉、去體會,把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和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用筆娓娓道來,才有表達的欲望。
我校秋季運動會緊張激烈、場上運動員飛步狂奔,場外觀眾揮手頓足吶喊,勝利者興高采烈,失利者傷心無奈,勾畫出一幅幅神態(tài)各具、生動活潑的畫面。在結束兩三天,學生還沉浸在緊張與興奮之中。我把偷偷拍攝的“小花絮”放出來,他們更加激動了,七嘴八舌,仿佛又回到了比賽場景,我趁熱打鐵,鼓勵他們把自己當時的所見、所聞、所感用筆真實地再現出來,他們樂此不疲,一個個真實、鮮活又不同的場景展現在我面前。
真實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師,親身經歷為學生的習作提供了大量一手材料。
三、好花共賞——激發(fā)寫作熱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要延續(xù)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要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批改作文不應是給學生定級論別的過程,而應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你生動而細膩的描述像磁鐵一樣緊緊吸引了我”“這個詞真是點睛之筆”等。
給學生創(chuàng)設展示的機會,他們就更能體驗成功的滿足和成就感,并貼在展板上,做到“好花共賞”,輔助他們積極向《伊犁晚報》投稿,參加各類作文比賽,成就了許多“小作家”,分享了成功的喜悅,增添了“更上一層樓”的信心。
我們用雙眼去看世界,用聰慧的心靈去感受生活,由此獲得生活的樂趣。作為教師,今天我們開渠引水,把學生引領到豐富的現實生活這片沃土上,埋下興趣的種子,再用賞識激勵去呵護澆灌一棵棵萌動的嫩芽,一定會引領他們步入寫作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