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非專業(yè)出身教練員的堅守"/>
文/藥婧瑤
足球逐—夢人
——一名非專業(yè)出身教練員的堅守
文/藥婧瑤
8月3日,列車緩緩駛入秦皇島站臺,20名身著運動T恤的小麥膚色女孩拖著行李出現(xiàn)在人群中,身為領隊的初玉杰跟在她們后面,高大的身材、黝黑的皮膚并不像已過花甲之年的樣子,反而在人群中特別搶眼。一個月前,初玉杰帶領的雞西市第十九中學高中女子足球隊在2014-2015中國高中女子校園足球聯(lián)賽北區(qū)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也因此獲得了參加總決賽的入場券。這次,初玉杰帶著這群姑娘們來到秦皇島,準備在2014—2015中國高中女子校園足球聯(lián)賽的全國總決賽上拼一拼。
雞西市第十九中學地處我國黑龍江省東南部,與鄰國俄羅斯隔水相望,這里一年中有半年的氣溫都很低。近年來我國能源市場不景氣,當?shù)亟?jīng)濟也處于困境時期。而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一位足球門外漢,為了圓學生們的足球夢想,整整堅守了12載春秋。
他叫初玉杰,是雞西市第十九中學的體育教師,也是該校女足的領隊。讓人詫異的是,初玉杰并非足球專業(yè)出身,他最初只是一名速度滑冰教練,曾在雞西市體育局的速度滑冰體工隊任教十余載,平時最大的愛好是釣魚和打籃球??此婆c足球不沾邊的初玉杰,卻在2002年與足球這項運動產(chǎn)生了交集。2002年是中國足球歷史上光輝的一年,國家隊44年來首次圓夢沖入世界杯,讓無數(shù)中國球迷感到振奮和快樂,也讓當時的初玉杰也感同身受。“這是中國人們的驕傲,這也是中國幾代人努力的結果,身為一名從事體育訓練工作幾十年的教練,有責任為中國足球出力?!边@樣一個看似一時腦熱的念頭,初玉杰卻真的去做了。他利用國家政策以學校為依托,在2003年5月組建起了第一支校園足球隊伍。
球隊組建的初期,首要任務就是“招人”。一開始,招收隊員非常困難,而且隊員年齡差距大,存在斷檔的情況,使得組織參加比賽十分困難?!暗鼛啄晷问酱笥泻棉D,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背跤窠芙榻B,每年從事足球的孩子在高考時可以通過國家有利政策升學,升學率非常高,在國家一類重點大學上學的人數(shù)也增加了,在當?shù)禺a(chǎn)生了很大影響,所以現(xiàn)在生源已經(jīng)不是問題。
組建球隊后,為了保證訓練時間,初玉杰制定了科學、詳細的訓練計劃。初中學生周一至周五下午第16∶30放學后,進行一個半小時的訓練,高中學生則利用每天下午第7至8節(jié)自習課進行訓練?!爸芰⑷帐俏覀円恢艿挠柧氈攸c。孩子們不用上課,所以要在上、下午進行更加系統(tǒng)性的訓練?!彼f。
“我在體育部門從事教練工作多年,親眼看到體校那些青少年不上課,斗大字就認識幾個,真正能靠訓練出成績的人很少,大批的孩子都是‘哪來的回哪去’?!背跤窠苌钪泱w育必須要先學好知識,文化課更是每一名學生不能落下的基礎,“所以我在一開始組建球隊時就明確提出‘教體結合’,讓孩子們必須堅持全天上課,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和節(jié)假日進行訓練。”
球隊在初玉杰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日常的訓練。然而,很多現(xiàn)實的問題逐漸暴露了出來。缺乏訓練場地,沒有穩(wěn)定的經(jīng)費來源,這些都需要初玉杰逐一解決,而最讓他頭疼的就是學校的場地問題。雞西市第十九中學是一所建在市內的老校區(qū),學校沒有體育館,也沒有訓練室,只有一塊由瀝青鋪墊的、不足半個足球場大的運動場,整個場地還是斜坡,足球放在地面上停都停不穩(wěn),使得有些技術動作無法訓練,球隊的孩子們就只好在這樣的場地上踢球。每到炎熱的夏季,運動場上散發(fā)出刺鼻的瀝青氣味;雨雪天氣時,場地則特別濕滑,隊員們稍微不慎就會摔倒,輕者破皮流血,重者可能骨折;進入冬季,條件則更為艱苦,由于沒有在室內訓練的條件,下午還沒等到放學天就黑了,隊員們就只好利用教學樓內教室中散發(fā)出來的余光在操場上進行訓練。
“最困難的是每年的11月、12月份,氣溫低至零下30度,足球就像鐵球一樣堅硬,一腳踢上去,疼痛難忍。隊員們在操場上踢了十幾分鐘,就必須進行高強度的無氧跑步訓練,從而快速提高體溫恢復手腳的靈活性,可是汗流到頭發(fā)、臉上卻結冰了,后背也布滿了一層冰霜。盡管這樣,還是有大批孩子凍壞了,雙腳感染化膿,兩手凍裂出血,看著叫人特別心疼?!背跤窠芑仡櫰鹈磕暧柧毜那榫?,無奈的搖了搖頭。
就這樣,隊員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這種艱苦的環(huán)境下堅持訓練。現(xiàn)在,校足球隊已經(jīng)逐漸發(fā)展起來,男子、女子各有兩支隊伍,共98名隊員,其中男子58人、女子40人,他們分別就讀于初中、高中的不同年級,均是來自本市內、外礦區(qū)和周邊農場地區(qū)的孩子。初玉杰主要負責球隊管理、梯隊建設,以及全隊的體能訓練和15個守門員的日常訓練。他在帶隊的同時積極改善隊員們的訓練條件,多年來,他自掏腰包購買器材、請教練、帶隊去外地集訓,“養(yǎng)活”男女4支球隊,甚至不惜賣掉自己唯一的一輛汽車補貼球隊的開支。不為別的,只為了能讓這些身處偏遠地區(qū)的、熱愛足球的孩子們,能夠踢上球、踢好球,并以足球為契機順利進入更高的學府繼續(xù)讀書深造,在大城市中看到更寬廣的世界,打出自己未來的一片天地。
記者:目前,隊員們在學校如何安排訓練?
初玉杰:球隊自成立之初,始終堅持教體結合的培養(yǎng)方式,隊員們以學習為主,全天上課,因此,課余訓練時間對我們十分寶貴。隊員們的生活已經(jīng)形成模式化,一切按程序進行:下午4∶30放學,4∶50開始訓練到6∶10結束,6∶45吃飯,7點準時上晚課一直到9點,有時候作業(yè)要寫到十點多,十分辛苦。
一年中訓練的黃金季節(jié)是寒、暑假。寒假時期,由于北方天氣特別寒冷,隊員們在冰天雪地中無法進行訓練,我們就前去廣西北海進行訓練。到如今,已有8個年頭。每年的往返路費由隊員家長承擔,食宿、場地等其他費用都由我四處求援或自掏腰包解決。為了盡可能的節(jié)省經(jīng)費,我們住的是最低標準。在各地市我們住標準間,通常一間雙人的標間我們就住6~8人:兩張床上可以住3個人,地上有空間就打地鋪,只要屋里有空間能多住一人就節(jié)省一點經(jīng)費。伙食費的要求也是最低標準,每頓能吃飽就行。
盡管這樣,有些的隊員家庭比較困難,拿不起路費,我就用自己的工資來解決。特別是每年去廣西北海集訓時,我們只能買最便宜的硬座車票,在火車上一坐就是四天四夜。為了能夠讓隊員在車上多休息一下,我每個隊員都帶一個小泡沫墊子,困了就鉆進硬座下面睡上一會兒。晚上夜深了,隊員們都睡著了,我和教練二人就輪流值班,看管東西和照顧孩子,車廂里冷了就幫他們蓋點衣服。
記者:盡管每年的集訓非常辛苦,但還是要堅持,那么您最渴望解決的實際困難有哪些?
初玉杰:最為苦惱的是守門員的訓練。守門員要求步伐靈活,協(xié)調敏捷,移動速度要快,反應及動作速度要求難度較大,特別是在油漆地訓練時,地滾球無法撲救,但盡管事先按計劃要求擺好墊子,也時常出現(xiàn)擦傷,這一處的傷剛好,另一處就又擦傷了。理應訓練按足球基本規(guī)律進行,可是由于場地是油漆地面極大的限制了守門員的動作技術和技巧。但盡管如此,2012年一名男子守門員被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選中,2015年全國高中女子聯(lián)賽有又一名守門員張碩軒被評為“全國最佳守門員”稱號。
同時,由于沒有經(jīng)費來源,器材的短缺也給訓練帶來很大的影響。場地的特殊性導致足球與地面摩擦力超強,一批新球僅用一兩個月,一個新球兩次訓練過后,就面目全非,不到一個月整個足球就扒了一層皮,踢起來找不到球感,極大的限制了隊員們技術基礎和技術技巧的發(fā)展。
最后就是教練不足。缺少教練是我們長期以來存在并急需解決的問題,可是由于訓練隊堅持教體結合的特殊性,整個訓練完全是利用業(yè)余時間,再加上訓練條件十分艱苦,困難重重,每月收入較低,所以很難找到事業(yè)心和責任心強并對足球教學堅守的教練。因此,在訓練上就給僅有的幾名教練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一個教練要帶兩個以上的不同年級的男、女足隊伍,課余時間進行集中訓練,時間特別緊迫,所以只好分隊進行訓練。有時一練就是5、6個小時,特別是周末更是達到7、8個小時,十分疲勞。
記者:在這種特殊的條件下,訓練必然會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那么經(jīng)過多年的訓練,您或其他教練員,是否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訓練方法或竅門,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惡劣的條件,又能達到訓練的目的?
初玉杰:我們十幾年來遵循足球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重點在選材上下功夫,主要是身體素質上,特別是要在速度、協(xié)調、靈敏以及身體形態(tài)上進行選拔。我們所在的省在校園足球上一直開展得不夠好,因此也談不上從娃娃抓起,選來的孩子年齡基本都在1 3歲以上,最小的上初中,所以孩子基本都從零開始,在訓練上難度非常大。
在訓練上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1.由于地理位置及訓練環(huán)境及場地、時間上的約束,依據(jù)足球的基本規(guī)律和特點,著重在身體素質上挖掘潛力,在速度和耐力上加大訓練負荷。通過這樣的訓練,如果本場比賽上半時打平,那么下半時我們的球隊肯定會贏。多年來,無論參加什么比賽,凡和我們交過手的球隊都說,你們的隊員太能跑了。超強的身體素質,良好的體能才是基本技術和基本技巧的保證。
2. 從球感球性上著手,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用前腳掌拍球,腳內側、腳外側拍球,前后踩拉等,當人、球與腳基本合二為一的前提下,再進行基本技術訓練。實踐證明,通過這種方式訓練,孩子在基本技術上的訓練時間可相比往??s短1~2年。
3. 專項協(xié)調是球隊訓練的又一大方法,由于我們的球員初學足球時年齡偏大,身體協(xié)調性的發(fā)展已錯過生理敏感期。而足球要求孩子身體的協(xié)調性極強,如果協(xié)調性較差,那將來發(fā)展前景必然受到極大的影響。所以,每次專項訓練課,都必須進行大量的協(xié)調性訓練,并在訓練的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相應調整協(xié)調性訓練的比重。由于堅持多年專項與協(xié)調訓練的有機結合,既保證現(xiàn)有的基本技術及技巧的正常發(fā)揮,又彌補了起步較晚、技術差的不足,同時,也為將來提高技術技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 踢死球。由于器材不足,為了盡快掌握腳法,我們利用廢舊足球裝上沙子、放在臺階上,用足弓、正腳背、外腳背、腳內側進行踢死球訓練,針對一個動作形成,需要四個階段的基本規(guī)律,從粗濾掌握到運用自如,利用死活球交替進行,在較短時間內從而大大提高了腳觸球的次數(shù),通過條件反射觸覺,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使得神經(jīng)支配肌肉的協(xié)調性以及動作的準確性、完整性發(fā)生了變化。克服了在條件差,起步晚等惡劣環(huán)境的不足。
5. 動靜結合。為了提高專項力量,結合青少年、運動員發(fā)育的生理規(guī)律,利用橡皮筋提拉踢死活球。針對訓練目的不同所采用的拉力大小和組次數(shù)不同的方法進行合理科學的訓練。動靜結合,一組動一組靜。從而使得他們的爆發(fā)力、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均有較大的提高。如守門員他們無論是開球門球還是手拋球均有明顯提高,特別是女孩更為突出。從而克服了漫長的冬季及場地,訓練器材,教練等客觀因素。使我們的年度訓練有較明顯的提高。達到了我們的訓練目的,完成了年度訓練的計劃任務。
記者:您所在的學校、地區(qū)或其他教育、體育部門有哪些措施來支持校園足球的發(fā)展?
初玉杰:由于省里校園足球發(fā)展較晚,進度緩慢,目前只有一些有限的有利政策和少量的經(jīng)費支持。在升學方面,每年“初升高”能夠給予一些照顧,如“初升高”足球特長生的分數(shù)段在一定范圍內降低,將自費生的錄取適當降低標準等等。在選材方面,對于入學的外校生也給予相應的支持。2014年,學校獲得國家級足球特長學校的批準后,每年可以有近萬元的相應配套支持。
除此以外,還得到了中國中學生體育協(xié)會的大力支持。在2014年全國第十二屆學生運動會預賽結束后,中國中學生體育協(xié)會將比賽用球獎勵給我們,及時解決了訓練用球不足的難題。同年10月,還獎勵給我們100個5號足球。另外,在2013至2014年期間,我們也得到了雞西市體育局2萬元的資助。
記者:帶隊多年除了平時的訓練,還定期帶隊去集訓(如北海),期間您和隊員發(fā)生過哪些感人的事?
初玉杰:確實,每年外出訓練都有耐人回味的往事。2006年前往廣西北海的路上,由于那年春節(jié)特別早,火車的客流量特別大,有時候手里握著車票也無法上車。記得在鄭州換車去南寧,經(jīng)過幾番周折,孩子們終于上車了,可是沒有座位,我就一節(jié)一節(jié)車廂問,哪位旅客很快下車,就安排一個孩子在旁邊等候。就這樣,我們按安排完80多個孩子后已經(jīng)過去十個小時了。因我兩腿有靜脈曲張,腿、腳都腫起來了。即使這樣,當我看到孩子們睡得很香和可愛的笑臉以及感謝的眼神時,我就知足了。
一次教學比賽一名女隊小守門員,被球擊導致手腕壓縮性骨折,由于當時沒有出租車,我背起孩子就直奔醫(yī)院,醫(yī)治完后我又將孩子送回家,當我拿出1000元給孩子當作營養(yǎng)費,交到家長手中時,孩子流下了眼淚,說教練等我傷好了,我一定刻苦訓練,好好學習,為球隊爭光。
每年在北海冬訓,春節(jié)期間食堂放假,為了讓孩子們感到在外面過年像在家里一樣,我親自下廚,給孩子們包餃子,做上十幾道孩子們愛吃的家鄉(xiāng)菜。讓孩子們感受到球隊的溫暖,就這樣每次孩子們想起在北海過年就其樂無窮。
由于長期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學習,感情特別深,孩子們非常懂事,愿意為教練員分擔工作,如每次外出不管是冬訓還是夏訓及參加省和全國比賽,每個打大隊員主動帶上一到兩個小隊員,幫助他們拿東西,照顧他們日常生活,在列車上給他們泡面、洗碗??柿私o小隊員打水,幫助他們上下車注意安全。
記者:讓教練自費支持校園足球不容易,堅持了這么多年更是非常罕見,您為了校足隊出力、出錢,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您能夠堅持這么長的時間?
初玉杰:啥也不為,就是想做點事。由于我從小在貧困山區(qū)里長大,吃盡了苦頭,從骨子里鑄就了自強自立、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克服困難的韌勁。父母常教導我,不管干什么都必須干好,特別是我從事多年教練工作中,自己深深體會到,對青少年的培養(yǎng),責任重大。這是關系到孩子們一生命運和前途的,所以當我從事校園足球工作后就堅定信心,要通過足球培養(yǎng)孩子們自強不息、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通過足球改變他們的前途和命運。既然我選擇了這條路,不管前面困難多大、條件多么艱苦,我都必須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就像我愛人說的那樣,回到家里沒看你笑過,可是一到球隊,你就笑的嘴都合不上,為了這些孩子,你一不為錢、二不為利,還從自己的腰包里往外掏錢,這到底是為了什么?我說就是想做點事,為了中國足球,為了孩子們將來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再苦、再累、出力、出錢、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