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明旭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快速提升,摔跤也漸漸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中,成為一項擁有廣泛基礎的運動。但是,我國的摔跤水平正如胡亦海先生在《影響我國的摔跤發(fā)展的因素與解析》一文中體現(xiàn):“我國摔跤發(fā)展歷史悠久,具有廣泛群眾基礎,但我國的摔跤運動水平在世界上一直徘徊在中流的水平,其中部分項目始終處于下游狀態(tài)?!边@種狀況困擾著中國摔跤人,許多摔跤人為了改變現(xiàn)狀都對這種狀況進行了分析,作為一名摔跤人,該文通過對影響摔跤專修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希望能夠找出影響學習效果的原因,以更好地提高摔跤專修學生的專業(yè)技術水平,促進摔跤運動水平的提高,擴大摔跤的影響。
以影響摔跤專修學生技術水平的因素為研究總體,在2013級、2014級、2015級摔跤專修的學生中隨機抽取100人作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閱讀關于摔跤、體育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
1.2.2 問卷調查法
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91份,回收率為91%,其中有效問卷83份,有效率91.2%。
1.2.3 觀察法
對摔跤專業(yè)專修課和摔跤專修學生在課余時間的練習情況進行觀察分析。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將問卷調查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摔跤運動對技術的要求高,而且自身技術系統(tǒng)較為復雜,這就需要一定的技術基礎去全面掌握,因此,對于摔跤專修的學生來說,技術基礎的掌握情況是影響技術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該文對摔跤專修學生在入學以前的技術基礎情況進行了調查,如表1所示,在調查的摔跤專修學生中,沒有技術基礎的學生占了調查總數(shù)的73.4%,有過部分接觸但并不專業(yè)的人數(shù)占18.1%,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只占8.5%。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的摔跤專修學生入學前的技術基礎是非常薄弱的,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在進校入學以后才真正接觸摔跤,而且由于這部分學生的年齡基本都在20歲左右,已經(jīng)不是進行體育訓練的最佳時期的少年階段,因此,學生的較差運動基礎對摔跤專修學生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表1 對學生入學前的摔跤運動跤基礎的調查
表2 摔跤專修學生參與摔跤運動動機調查(多選題)
學習動機是指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它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是指人們對學習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而外部動機是因為學習活動的外部后果而引起的動機。該文對摔跤專修學生做了關于他們參與摔跤運動動機的調查,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在這個調查題目中,45.7%的學生表示是從個人興趣出發(fā),從心里就喜歡摔跤這項運動,55.4%的學生表示為了自己能掌握這項技能,提高自身的實力而選擇摔跤專業(yè),84.3%的學生是為了能夠拓展自身的就業(yè)渠道而選擇摔跤,36.1%的學生表示將學習摔跤作為個人的一種社交手段,另外還有18.1%的學生表示為了追求時尚而選擇摔跤。通過對以上的調查結果分析可以看出, 在摔跤專修學生的學習動機中,“從自身興趣出發(fā)”作為內部動機只被選擇了38次,僅占被選擇次數(shù)總數(shù)的19.1%,很明顯,內部動機小于外部動機。許多學生選擇摔跤只是為了就業(yè)與社交,這也反映出來摔跤運動的社會化,而且當前的就業(yè)形勢也使得學生必須在專業(yè)選擇上下一番功夫。
提高摔跤運動的技術需要擁有足夠訓練時間,這就聯(lián)系到對學生的訓練頻率和一次訓練所用時間的調查,在對于摔跤專修學生訓練頻率的調查中(含專修課),12.1%的學生每一周的訓練次數(shù)低于6次,54.2%的學生一周的訓練次數(shù)在6~9次之間,18.1%學生每一周訓練的次數(shù)在9~13次之間,15.6%的學生每一周訓練的次數(shù)在13次以上。調查可以看出,摔跤專修學生一周參加訓練的次數(shù)如果不算專修課的話,頻率不是太高,大部分的同學每周才6~9次訓練,而這還要包括專修課,這么低的訓練頻率在一定層面上也制約了摔跤專修學生整體技術水平提高。
作為專業(yè)的體育類院校,摔跤場館的建設在全國同類院校中處于領先的地位,室內摔跤館有4個,每個館內各有兩片標準場地,還有標準的室外體能訓練場,可以說,場館完全能夠滿足專修學生上課或課余訓練的需要,在器材方面,摔跤專修班都配有專業(yè)的訓練器材,總的來看,摔跤場館和器材條件都是非常的好,這樣的條件對于摔跤專修學生的提高自身技術水平有著積極的作用。
(1)摔跤專修學生的技術基礎比較薄弱,他們選擇的專修動機中外部動機的因素大于內部動機,這是影響他們技術水平發(fā)展的負面因素。
(2)雖然摔跤專修學生的休息時間較為充分,但是相對不合理的休息方式還是對他們的學習效果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這同樣也是影響他們技術水平發(fā)展的負面因素。
(3)雖然摔跤專修學生的練習頻率不高,但練習強度和單次練習持續(xù)時間較為科學合理。
(4)摔跤場館設施可以很好地滿足摔跤專修學生的訓練需要,這也是提高摔跤專修學生技術水平發(fā)展的有利因素。
(1)摔跤專修學生需要增加睡眠時間,不要讓不合理的睡眠時間影響學習運動技術的效果。
(2)摔跤專修學生需要適當?shù)卦黾泳毩暤念l率,有了充足的訓練時間作為保證才能更好地掌握這項運動技術。
(3)在摔跤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以期增加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同時還要對學生難以掌握的技術動作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
(4)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可采取適當對學生就寢時間進行指導,以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1]梁黎明.淺談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如何引起動機激發(fā)興趣[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21):42.
[2]劉美杰.重視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提高體育教學質量[J].湖北體育科技,2009(2):8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