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1949—1966年中國電影海外傳播史述評

        2015-10-28 23:35:29李營營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電影周交流國家

        李營營

        (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北京100083)

        1949—1966年中國電影海外傳播史述評

        李營營

        (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北京100083)

        建國后,我國以參加國際電影節(jié)、與友好國家互辦電影周等方式積極開展電影的對外傳播工作。經(jīng)過十余年的努力,我國已同世界上近百個國家和地區(qū)取得電影間的交流與合作。這種成果的取得是多種推廣方式并用的結(jié)果。其中,依托官方話語打通交流渠道是此時期我國電影對外交流的鮮明特點。但由于國際局勢中兩大陣營間的長期對峙,這種傳播和交流多限于社會主義陣營及亞非拉國家,因而表現(xiàn)出明顯的地域性。

        1949—1966;中國電影;傳播;傳播史

        中國電影的海外傳播主要有這么幾種渠道:官方渠道、商業(yè)渠道和基于文化交流層面的民間渠道。不同時期,我國電影對外推廣所借重的渠道各不相同。建國初期,中外文化交流及我國電影的對外傳播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借助官方渠道來展開。

        一、建國以來我國電影的整體傳播情況

        從1950至1952年三年中,我國共輸出影片158部次,而輸入的國外影片卻有249部。由于社會意識形態(tài)差異性,影片輸出國主要集中于社會主義陣營。建國后十七年里,我國電影的對外交流活動逐漸展開,我國電影代表團先后去蘇聯(lián)、朝鮮及西歐等國考察;1950年7月15日,我國電影代表團還首次參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行的第五屆卡羅維·發(fā)利國際電影節(jié);1957年9月,“亞洲電影周”在北京開幕,緬甸、泰國、印度、日本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qū)應邀參加……總之,電影的推介不再單一依靠官方力量,有意識、有計劃的商業(yè)性宣傳、推廣工作也已全面起步,并小有收獲。據(jù)統(tǒng)計,從1950年到1965年,全國共有63部影片斬獲國際電影節(jié)75項大獎①,其中,在第五、六、七、八屆卡羅維·發(fā)利國際電影節(jié)上,分別有七部、五部、四部和兩部中國電影獲獎,可謂形勢喜人。截至1965年底,我國已同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80多家電影公司及相關機構建立貿(mào)易往來;“通過商業(yè)途徑,向84個國家和地區(qū)輸出長短影片1200多個節(jié)目,7700多部次……與此同時,中國共參加卡羅維·發(fā)利、莫斯科、威尼斯、戛納、大馬士革、萊比錫、墨西哥、索馬里和埃及等近50個國際電影節(jié)和各類電影展覽活動,有76部影片獲獎。有20多個國家舉辦中國電影周及各種映出活動達60多次?!雹谥豢上В蝿菀黄蠛玫碾娪昂M馔茝V活動因“文革”而基本陷于停滯狀態(tài),十年時間里,我們只向朝鮮、越南、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等幾個社會主義國家輸出了一部分樣板戲影片,從1966到1977年,中影公司虧損接近2100萬元。在國際參展影片中,也僅有五部影片獲得國際獎項。“文革”期間,“樣板戲”影片主要依托政府以招待外賓的文藝匯演形式或向外使贈送禮物的方式進行推介。

        “文革”過后,我國電影的對外交流及傳播活動才得以重新鋪開。從1976年10月至1980年12月,外國舉辦的中國電影周(日)活動達31次,參加的國際電影節(jié)有133個?!皬?977年至1980年的四年間,中國電影輸出輸入公司已同世界上六十多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兩百余家電影機構、團體和電影界人士建立了商業(yè)性和非商業(yè)性的業(yè)務聯(lián)系……四年來,我國影片對外的商業(yè)性輸出已達一千六百多部次(其中故事片六百多部次);非商業(yè)性輸出也有很大的增長?!雹?980至1992年的十三年中,我國共向107個國家和地區(qū)商業(yè)性輸出影片2373部次,參加電影節(jié)及選送到友好國家互辦電影展的影片共計700多部次,另外,十三年時間共參加了40個國家舉辦的280個國際電影節(jié)。

        1993年是中國電影史發(fā)展中不容忽視的一年,這一年,我國電影業(yè)進行了全面的電影機制改革,我國電影的對外推廣由之前的文化交流逐漸轉(zhuǎn)向以爭取票房為主導的商業(yè)銷售和推廣。在這種運作模式下,“從2002-2008年,國產(chǎn)影片共在中國內(nèi)地以外的市場取得一多百億元的銷售收入,而這期間所有進口影片在中國內(nèi)地的票房只有70億元。我國全年海外票房發(fā)行銷售總額從當年的數(shù)億元飆升至25.28億元;銷售范圍從入市前的十多個國家發(fā)展到目前遍及5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影片銷售量呈遞增趨勢,從2002年的20多部增至2008年的285部次;海外銷售收入也從2002年的數(shù)億元飆升至2008年的25億元?!雹?/p>

        需要說明的是,電影界國際友人、民間團體在中國電影的推介過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覷。荷蘭著名電影導演約·伊文思及法國電影工作者馬斯琳·羅麗丹等國際友人對中外文化交流及我國電影的對外傳播就曾起到過不可或缺的橋梁作用??傊越▏詠?,我國電影的對外傳播渠道不斷被拓寬。政府的主力推手角色逐漸弱化,現(xiàn)主要致力于中國電影市場的宏觀監(jiān)督及調(diào)控,為中國電影的“走出去”積極營造有力氛圍。相應地,商業(yè)性海外市場推廣成為主流,近年來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的飆升與中國電影輸出輸入公司的各種推介密不可分。當然,電影愛好者及團體的民間性主動推廣也是我國電影走向世界的重要契機。

        盡管理論上我國可以將三種電影傳播渠道講得頭頭是道、條清縷析,但是,中國電影對外推廣的成功很多時候并不由一種單一性力量所促成,而是多種力量合力作用的結(jié)果。所以,我們實際上很難分清到底哪種推介渠道在一時期電影的對外傳播中發(fā)揮了核心性作用。盡管如此,以上我們所介紹的幾種推介渠道所采用的推介方式還是有一定共同性的。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1)互辦電影周(日);(2)參加國際電影節(jié);(3)舉辦國際電影節(jié)或?qū)嵤罢堖M來”戰(zhàn)略(“北京放映”便屬此種)。這是我國電影對外傳播的幾種一般性方式,具體到各個時期,受國際局勢、國內(nèi)政治形勢及電影推廣具體發(fā)展階段的不同,所采用的推介方式及電影在對外傳播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本文擬就1949—1965年這段時間我國電影的海外傳播情況予以詳述。

        二、從交流方式看1949—1965年我國電影對外傳播的情況

        建國初期,我國電影的對外傳播更大意義上是一種國家間政治、文化交流活動。早在1948年9月28日,斯大林曾派電影工作者來華合作拍攝了兩部大型彩色文獻紀錄片《中國人民的勝利》和《偉大的轉(zhuǎn)折》。1952年,為慶祝蘇聯(lián)革命35周年紀念日,我國各大城市也舉辦了蘇聯(lián)電影展。此外,電影的輸出輸入工作也已開始展開。第一批輸入我國的是《普通士兵》《偉大的轉(zhuǎn)折》等三部蘇聯(lián)影片。1950年,我國開始對外商業(yè)性輸出影片,這一年,我國“共向蘇聯(lián)、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緬甸和印度尼西亞等七國商業(yè)性輸出《中華兒女》、《趙一曼》、《白毛女》、《光芒萬丈》等10部長短影片24次?!雹?951到1954年,我國共向13個國家和地區(qū)輸出長短片229部次,平均每年對外輸出75部次。1955到1965年十年間我國電影的對外傳播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為我國電影的輸出及對外文化交流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1965年,我國先后與世界上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80多個業(yè)務對象建立了貿(mào)易往來關系,共向84個國家和地區(qū)商業(yè)性輸出長短影片1231個節(jié)目7700部次……到1965年為止,我國共參加了近50個國際電影節(jié)或各類國際電影活動,有76部次影片獲獎;有20多個國家先后舉辦了中國電影周或其他中國影片映出活動,共60多次?!雹?/p>

        通過對零星資料的整合,雖然我們能夠?qū)▏詠碇钡?0世紀60年代中期我國電影的輸出輸入情況形成一個大概的認識,但是,由于當時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摸索階段,社會生活領域中各種問題不斷涌現(xiàn),使得我們?nèi)鄙俦匾θリP注我國電影的具體對外交流情況,加之當時尚未形成系統(tǒng)地編撰、留存相關電影資料的成熟學科意識,中國電影資料館直到1958年9月才成立,所以,電影交流方面有些珍貴的資料已經(jīng)遺失。鑒于此,筆者擬從交流方式上,將搜集到的相關資料予以歸納分類,以求比較直觀地呈現(xiàn)出此時期我國電影對外交流活動的主要特點。

        (一)參加國際電影節(jié)

        以參加電影節(jié)形式推介外國影片,是十七年期間我國電影對外傳播的主要方式,也是建國以來直至今天一直在使用的電影最重要推廣方式之一。自1950年起,我國幾乎每年都會參加數(shù)次國際電影節(jié)(當然,文革時期例外),參加國家由捷克斯洛伐克、印度、羅馬尼亞、敘利亞、南斯拉夫、意大利、民主德國等國家,通過《我國影片在國外獲獎一覽表》⑦我們發(fā)現(xiàn),我國獲得電影節(jié)準入門檻的國家集中在亞、非、拉等第三世界國家,同時,基本都是清一色的紅色政權。這從各個國家電影節(jié)獎項的設置名稱上也可見出,如捷克斯洛伐克舉行的卡羅維.發(fā)利國際電影節(jié),所設置的獎項有“自由斗爭獎”、“爭取自由斗爭獎”、“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很明顯,旨在鼓勵中國人民通過電影所表現(xiàn)出的不畏勁敵的英勇表現(xiàn),對電影的嘉獎不是從電影的語言、表現(xiàn)技法、題材等方面來論,而是看重紀實類影片歲表現(xiàn)的抗戰(zhàn)豪情,這種評獎機制不能不說帶有鮮明的時代性烙印。通觀建國后直至文革前期,我國電影的獲獎情況就會發(fā)現(xiàn),與世界其他國家電影發(fā)展水平相比,我國電影只是電影節(jié)的點綴,95%以上的電影節(jié),我們國家的電影只獲得了“榮譽獎”、“獎狀,據(jù)統(tǒng)計,從1950年至1965年,我國電影共獲得了25張榮譽獎狀。當然,我國電影藝術的攝制水平是不斷提高的,我們也曾獲得過一等獎、二等獎,如1953年,影片《和平萬歲》就獲得羅馬尼亞第4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一等獎,1963年,影片《金小蜂與紅鈴蟲》獲得埃及第2屆亞非電影節(jié)二等獎。但是能獲得電影藝術方面的獎項,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員獎、最佳編劇獎的情況就屈指可數(shù)了,1960年,電影《五朵金花》獲得了埃及第2屆亞非電影節(jié)的最佳女演員銀鷹獎和最佳導演銀鷹獎,之后,我國有影片再次獲得這種高規(guī)格的獎項要等到文革之后的1978年,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再次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從參展影片的類型上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故事片、紀錄片、科教及美術片。故事片和紀錄片大多以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為題材,大書特書革命歷史,《百萬雄師下江南》、《大西南凱哥》、《中國人民大團結(jié)》、《新兒女英雄傳》以及《智取華山》等都屬這類影片。此外,以介紹我國綺麗自然風光的科教片及取材古代傳說、歷史故事的兒童美術片也是參展影片的重要類型。外國觀眾對于我國甲天下的山水、充滿神奇色彩的歷史故事還是十分感興趣的。

        (二)與友好國家互辦電影周

        蘇聯(lián)、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國家都曾舉辦過“中國電影周”等電影展覽活動,兩國家之所以互辦電影周一方面出于向外推廣本國影片的意愿,另一方面則純系政治友誼。作為社會主義兄弟國,相互之間愿意為友好邦國伸出援手,帶動電影的國際交流和合作,況且,電影交流本身就是促成國家間友好往來的重要手段。

        17年時間里,我國與他國互辦的電影周基本可以數(shù)過來,1954年12月,蘇聯(lián)各大城市和16個加盟共和國同時舉辦中國電影周;1956年,意大利舉辦了第七屆威尼斯國際紀錄短片展覽和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片展覽,影片《歡樂的歌舞》獲得獎狀,《中國木偶藝術》、《烏鴉為什么是黑的》、《神筆》分獲獎狀、獎狀和“8-12歲兒童文藝片一等獎”;同年,蘇聯(lián)舉辦了中國電影周,民主德國舉辦了社會主義國家電影周;1957年,荷蘭舉辦中國電影周;墨西哥分別于1958年和1960年舉辦國際電影周。

        作為友好往來,我國也不定期舉辦他國電影周、電影日等電影展活動。1952年,在蘇聯(lián)革命35周年紀念活動期間,我國舉辦了蘇聯(lián)影片展覽。另外,我國還舉辦過“亞洲電影周”、“埃及共和國電影周”和“意大利電影周”。

        另外,出國考察和出國實習、兩國合作拍片以及參加電影國際會議是我國展開電影交流的另外幾種形式,與參加電影節(jié)和互辦電影周的電影推廣形式相比,這幾類形式只是一種補充和輔助推介方式,收到的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

        三、1949—1966年我國電影海外傳播特點的分析

        總體來講,在1949至1966年這段時期內(nèi)的電影對外傳播,交流是主流,商業(yè)性、貿(mào)易性輸出比重不高。盡管如此,經(jīng)過十余年的海外推廣,我國電影的對外傳播及交流活動已全面走向正軌,取得一定成績,并表現(xiàn)出一些鮮明的特點。

        (一)依托政治話語展開電影交流,電影交流反助力于國家新形象的展現(xiàn)

        建國初期,我國電影的對外交流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政治活動和外交活動,因而透著幾分政治氣息。1950年拍攝完成的大型紀錄片《中國人民的勝利》和《解放了的中國》是在蘇聯(lián)的協(xié)助下完成的,當時,斯大林派出蘇聯(lián)電影人前來幫忙。1954年4月,周恩來在日內(nèi)瓦宴請著名電影演員卓別林,并一同觀看我國影片《梁山伯與祝英臺》;1957年9月,“亞洲電影節(jié)”開幕,當時來參加該電影節(jié)的國家有緬甸、印度、泰國、日本等二十多個,周恩來、賀龍、陳毅參加了招待各國代表團的酒會….總之,建國初期,我國電影的對外交流活動被提到了國家高度予以體認,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我國與國際社會的各項交流活動才剛剛起步,中國電影要想走出國門暫時找不到更加便捷、有效的途徑,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同一性拉近了各國電影人之間的距離,為我國電影的交流提供了有利契機。所以,最早與我國電影展開交流活動的主要是蘇聯(lián)、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其中,建國前及建國初期,我國與蘇聯(lián)的交往最密切。建國前夕,蘇聯(lián)不僅協(xié)助我們拍攝完成講述中國人民擺脫侵略、奴役,爭取主權獨立的紀錄片《中國人民的勝利》和《解放了的中國》;為慶祝我國1949年建國,蘇聯(lián)還在全國三十個城市舉辦中國電影展,介紹中國輝煌的人民解放戰(zhàn)爭及新中國人民的社會生活狀貌;之后,與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逐漸建立起親密交往關系,從1950年到1965年,我國共參加了捷克斯洛伐克舉辦的九屆卡羅維·發(fā)利國際電影節(jié),而且每屆電影節(jié)都有中國影片獲獎。

        另外,印度、羅馬尼亞、敘利亞、南斯拉夫、波蘭、民主德國等國家舉辦的電影節(jié)也是我們經(jīng)常光顧之地。雖然有時我們的影片只能獲得一張獎狀或者榮譽獎,這對于尚未被國際社會認可的中國電影業(yè)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因為這至少證明我國電影正在被認識。當然,這種獎勵本身也不能排除基于友好國家間情面的可能。有些國家所設置的獎項,如“爭取自由斗爭獎”、“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似乎便有主動吻合我國影片之嫌。除了社會主義國家外,亞非拉等第三世界國家也是我國開展電影交流的主要國家。我國曾兩次參加在索馬里舉行的非洲電影節(jié),多次參加在埃及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舉行的亞非電影節(jié),并多次獲得“非洲獎”、“銀質(zhì)獎”等重要獎項。這是此其一。

        其二,年輕的中國電影輸出輸入事業(yè)需要政治的支持和開道,新生的國家政權同樣需要電影這一傳播和交流平臺對國家形象進行塑造及傳播。畢竟,作為新主權的我們需要了解別人,更需要得到別人的理解及認同。與刻板的政治說辭及冠冕的外交辭令相比,作為第七藝術的電影,在國家形象的塑造及對外傳播中具有天生的優(yōu)越性。據(jù)說,《歡天喜地》這部影片曾輸出到58個國家,在巴基斯坦有14個城市上映了這部影片,觀影人數(shù)超過50萬。“1964年,我國影片《紅日》在東京3家首輪影院連映17天……在古巴,1964年里看過中國影片的觀眾多達500萬人次…喜兒、李向陽、張嘎子等人物形象備受歡迎?!雹噙@樣,共產(chǎn)黨人的浴血奮戰(zhàn)、忠誠愛國,中國人民如何咬緊牙關、艱難突破敵人的重重圍攻而贏得今天的幸福生活借助活靈活現(xiàn)的熒幕形象得到傳播,這種藝術化的處理方式比起單純的政治說教要軟性、柔和得多,但達到的效果卻更佳。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建國初期及之后一段時間,我國電影的對外傳播曾借力于政治話語,依托政治意識形態(tài)逐步展開電影的對外傳播和交流,而銀幕形象及所敘述的故事同時也是對國家形象的展現(xiàn)和建構,所以,電影的傳播又促進了中國形象的展現(xiàn)及整體國際地位的提升。

        (二)交流的雙向性

        這主要是針對互辦電影周(日)這一傳播方式而言的。為了盡快讓世界人民了解中國電影,也為了盡快讓中國電影跟上世界電影發(fā)展水平,交流是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之一。建國初期,在美蘇爭霸、兩極格局對立的情勢下,我國電影的對外交流活動主要在以蘇聯(lián)老大哥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內(nèi)展開。與對方約定,雙方在各自國家對對方舉辦電影周、電影展,一種互信、互利基礎上的雙贏傳播模式對于增進電影文化的交流還是很有效的。

        另一方面,在商業(yè)性輸出影片的同時,適當?shù)匾胪鈬捌彩菄c國之間開展電影文化交流的有效方式。我國引入最早也最多的是蘇聯(lián)影片,建國初期我國率先引入的便是《普通士兵》、《偉大的轉(zhuǎn)折》等3部蘇聯(lián)影片。據(jù)統(tǒng)計,從1949—1962年,我國共從蘇聯(lián)選購影片951部,其中,長片394部,短片557部。蘇聯(lián)向中國選購影片198部,其中,長片107部,短片91部。我國每年觀看蘇聯(lián)電影的人數(shù)都在兩億幾千萬。⑨引入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學習國外電影先進技法,以提高我國電影的總體質(zhì)量。電影的質(zhì)量問題是我國開展電影對外交流時首先需要抓的一個方面,直到80年代初期,提高電影質(zhì)量還被視為我國的一項戰(zhàn)略性任務,在《努力提高電影質(zhì)量,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貢獻——記一九八一年全國故事片電影創(chuàng)作會議》上,陳荒煤等電影界人士認為,“提高質(zhì)量的問題,應該聯(lián)系到黨和國家在建設社會主義高度物質(zhì)文明的同時,建設社會主義高度精神文明這個偉大歷史任務來認識?!雹饪梢姡瑢﹄娪百|(zhì)量的重視程度。

        總之,我國電影界一方面積極引進外國影片來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并通過觀摩學習其中先進藝術表現(xiàn)技法,促進我國電影產(chǎn)業(yè)水平的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又積極推介我國影片,以達成中外文化間的交流及新中國國家形象的展現(xiàn)??梢哉f,交流的雙重性是電影及所有文化交流的共性,世界各國只有相互了解、學習、借鑒其他國家文化,才能在尊重差異性的基礎上實現(xiàn)共存。

        (三)故事片和美術片受歡迎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1950到1965年,我國共有26部故事類、20部美術類、14部紀錄片和13部科教類影片獲獎。1955年之前,故事片是我國參與電影交流的主要電影類型,1955年之后,我國電影創(chuàng)作類型趨于多元化,科教、記錄、美術等類型的影片逐漸多起來,獲獎影片也相應逐漸增多。1956年,我國多部科教類影片獲獎。

        我國故事片在建國后一段時間內(nèi)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認知中國的需要,對于閉關鎖國了幾個世紀的東方國家當前處于何種狀態(tài),紅色政權領導下的人民生活水平是怎樣的,中國人民曾經(jīng)浴血奮戰(zhàn)的解放戰(zhàn)爭是怎么樣的…..總之,這一時期外國觀眾對中國電影的期待很大程度摻雜著對新政權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好奇成分,而以講述上述內(nèi)容為主的故事片正好迎合了觀眾的此種審美需要及觀賞趣味,受到歡迎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而美術片之所以受熱捧,大概與我國美術片多取材于民間故事、傳奇小說有關,具有東方意境的唯美畫面、離奇曲折的故事背后,作為宏大支撐的是我國幾千年悠久的文化歷史傳統(tǒng)。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悠久燦爛的文明、文化直到今天依然受到外國人的青睞,同樣的求知和好奇增加了外國觀眾對我國電影的興趣。

        四、結(jié)語

        總之,對于外國觀眾而言,我們的電影及新中國的方方面面對他們而言幾乎都是陌生而沒有概念的,然而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以及新生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建立,促發(fā)了觀眾的好奇心,從而使得以講述新政權故事的故事片和以歷史文化故事為依托的美術片受到歡迎。注釋:

        ①③參照《我國影片在國外獲獎一覽表》(1950—1980),《中國電影年鑒1981》[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296-297,426.

        ②周鐵東.新中國電影對外交流[J].電影藝術.2002(01):115.

        ④徐偉偉.60年來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工作的繁榮與發(fā)展[J].當代電影, 2009(10):13.

        ⑤⑥胡?。骸吨袊娪拜敵鲚斎牍ぷ鞯臍v史和現(xiàn)狀》,《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事業(yè)三十五年1949-1984》[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350,351.

        ⑦參閱表格《我國影片在國外獲獎一覽表》(1950—1980),《中國電影大事年表》(1949—1976)及文章《新中國電影對外交流》.《我國影片在國外獲獎一覽表》(1950—1980),《中國電影大事年表》(1949—1976),《中國電影年鑒1981》[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296-298,752.

        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事業(yè)三十五年1949-1984》[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351.

        ⑨根據(jù)外交部檔案,檔案號:109-02543-01,第53頁,觀影人數(shù)依據(jù)夏衍關于1954-1958年歷年蘇聯(lián)影片的觀眾人次的統(tǒng)計.本文相應數(shù)據(jù)轉(zhuǎn)自馮潔:《蘇聯(lián)模式與“十七年”時期我國對外電影貿(mào)易機制的建構》,《當代電影》,第11期.

        ⑩努力提高電影質(zhì)量,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貢獻——記一九八一年全國故事片電影創(chuàng)作會議[J].文藝研究,1982(01).

        J909.2

        A

        1005-5312(2015)20-0112-03

        李營營(1986-),女,漢族,山東濟寧人,北京語言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傳播及中國思想史。

        猜你喜歡
        電影周交流國家
        “歡樂春節(jié)”中國電影周在澳大利亞珀斯舉行
        綜藝報(2023年3期)2023-02-25 18:57:18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報(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海峽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魅力女星電影周(二)
        電影故事(2015年29期)2015-02-27 09:03:01
        劉德華電影周
        電影故事(2015年26期)2015-02-27 09:02:42
        動作明星電影周
        電影故事(2015年25期)2015-02-27 09:02:28
        亚洲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女人扒开下面无遮挡| 久久香蕉免费国产天天看| 日韩肥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九色| 末成年人av一区二区| 337p西西人体大胆瓣开下部|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按摩师玩弄少妇到高潮hd| 国产在线视频91九色| 97人人超碰国产精品最新| 国产成人精品精品欧美|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在线观看av|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电影一区|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 日韩一区在线精品视频|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不卡在线一区二区| 好看的国内自拍三级网站| 日本免费视频| 免费观看黄网站| 国产精品不卡无码AV在线播放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香蕉av在线爽青青| 成人自拍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ri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97| av免费播放网站在线|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巨乳人妻| 日韩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97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丝袜国产高跟亚洲精品91| 青青草视频网站免费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99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a片特黄| 经典女同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