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
(廣州康大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000)
工藝美術中的生活氣息
高平
(廣州康大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000)
藝術源于生活,而工藝美術恰恰是生活與藝術完美結合的造型形式。本文試從工藝美術的概念入手,從工藝美術與社會生活水平、工藝美術的發(fā)展、工藝美術類型中來體現生活氣息、工藝美術與民風民俗幾個方面來淺談工藝美術中的生活氣息,感受工藝美術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特點。
工藝美術;生活氣息
工藝美術最大的特點就是生產與美的創(chuàng)造相結合,以實用為目的并具有審美特性,屬于造型藝術之一。而正是因為實用性,使工藝美術更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工藝美術可以說是種類多且有艷麗的色彩,例如剪紙工藝、刺繡工藝、竹木藤棕草工藝等等,每一種都是民眾聰明才智的藝術結晶。工藝美術將生活中的各種用品及環(huán)境進行藝術造型,突出了物質的實用性與“美”完美結合。以實用為主要目標,兼具審美特性,以美術的技巧制作成具有欣賞價值同時具備實用意義的作品。具有二重特性:既是實用的特質產品,又是精神方面的審美藝術品。
有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首先我們必須先明白生活是什么,生活指的就是人們在自然界中的各種活動;而傳統(tǒng)人最普遍的自然活動就有:勞作、喜慶等各種生活。其次,我們還要明白什么是藝術;藝術指的就是人們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動中,對自然現象進行的體驗與感悟、提煉與加工并能夠用藝術的形式去表現自然界這一行為。例如用繪畫中的梅、蘭、竹、菊去表現高尚的情操,而這些美的表現形式又廣泛應用于各類工藝品中,例如陶瓷作品可以充分將實用性與繪畫藝術的審美性高度融合在一起。
人們在生活中講究樸素、實用,工藝美術作品也反映了生活群體的時代審美觀。工藝美術同時具有物質及精神雙重特性。作為物質產品,反映著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物質文化及生產勞動力水平;而作為精神產品,從視覺藝術體現審性。通常分為二大類工藝品,一是日用工藝,也就是指經過裝飾加工的生活實用品,例如家具產品;二為陳設工藝品,通常指的是專門用來擺設觀賞陳設品,例如裝飾畫。地區(qū)的工藝美術制作較早,而傳統(tǒng)的工藝美術作品又因歷史時期、地理環(huán)境、經濟條件等表現出不同的風格。
工藝美術是由于實際生活需要而產生的,和人類日常的生活有著不可分離的密切關系。中國傳統(tǒng)手工業(yè)發(fā)展歷程中,使工藝美術成為我國藝術寶庫中獨立的學科。工藝美術發(fā)展起點可以追溯到人類開始制造工具的時代。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直接創(chuàng)造出來的各種用具都開始有不同的標記。歷史考古學的發(fā)現告訴我們,早在原始社會時代,人類就學習使用各種符號、圖案來裝飾自己、裝飾工具甚至是墳墓。包括石器、骨頭項鏈、陶罐上都刻畫著各種各樣的符號。從出土的文物上來分析,原始時代的勞動工具上出現了很多各種形狀的圖案,加工精美。從圖案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生活狀態(tài)。從原始陶藝作品中出現大量蛙紋、回紋、四大圈紋為主的裝飾圖案;表現手法剛健有力,代表作有:《彩陶蛙紋罐》等。體現了勞動人們不再滿足于純粹實用性的器材,在滿足特定時期的物質需求后開始尋求“審美”的生活狀態(tài)。唯物主義的實踐經驗告訴人們,去裝飾生活用品并不是無目的“玩?!?、“無所事事”或“精力過?!钡谋憩F,也不是超越生活的“唯美”,而是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折射。充分體現了當時的生活氣息。隨著歷史腳步的前進,每一個歷史時期的工藝美術作品都體現著當時人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生活氣息的把握。
裝飾工藝品是工藝美術重要的類型,不同別的裝飾性繪畫、雕塑作品,都可以從其立意及主題上,看出表現淳樸素養(yǎng)的色彩;而年畫類則屬于長期欣賞的作品,主要特征就是表現在內涵和構圖的豐滿度。此類作品往往給觀眾一目了然的心靈感受。
實用美術類指的就是日常工藝品,可以從其使用功能是否完備、操作是否方便上來看它與生活的關系。從工藝美術的分類可以看出生活中充滿著藝術;而從視覺上則可以看出細膩、美麗的享受;觀眾可以從工藝作品中感悟生活的美好,感悟藝術的存在。
裝飾加工的生活實用品,如一些染織工藝、陶瓷工藝、家具工藝等;陳設工藝,即專供欣賞的陳設品,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裝飾繪畫等。我國工藝美術品的制作較早,如新石器時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紋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寫實的造型和圖案化的手法即表現出很強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它們的生產,常因歷史時期、地理環(huán)境、經濟條件、文化技術水平、民族習俗和審美觀點的不同而表現出明顯不同的風格特色。
民俗指的是不同地區(qū)或不同民族不同的生活習慣,也稱為民風。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或民族色彩。民俗往往和當地的工藝美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工藝美術本身是發(fā)展于民間的藝術,從民間的剪紙藝術、面塑藝術、花燈藝術、編織等民間工藝品都屬于民族工藝美術。我國少數民族工藝美術特點鮮明,充分體現當地的民風民俗。例如民族服飾,可以稱之為民族的標識。只要人們稍微了解民族文化,完全可以通過服飾來區(qū)分不同的民族。例如壯族的繡球,表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生活態(tài)度與生活信念。由于各地氣候條件、環(huán)境差異大,同時由于各民族經濟發(fā)展不均勻,使民族特色的工藝品更加光彩奪目、種類繁多。由于中國受佛教影響深遠,源于佛教的各種圖案也在民族工藝品中大量出現。工藝美術也反映出不同民族人們在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各族人民的交流越來越多。民族工藝美術也互相影響交融。例如鄰近地區(qū)的服飾、勞動工具等就具有很多共同之處。例如散居全國各地的滿族已經和漢族沒有明顯的差別,其旗袍服飾又已成為中華民族普遍使用的服裝類型,表現了民族之間越來越密切的共同體關系。
現實生活并不是全部都是藝術,因為藝術是需要經過選擇和取舍的。但藝術卻是全部源于生活,藝術中處處都體現著生活與自然,生活形式多樣,自然又變化無窮,因此藝術也是豐富多彩的。
總體地來看,用藝術去表現自然與生活的規(guī)律,可以使人們了解自然、認識自然、融入自然,人與自然能夠有一種和諧之美,協(xié)調共同發(fā)展;同時也可以達到凈化人們的心靈、陶冶人們情操。從工藝美術的特點、發(fā)展等多方面來看,我們可以發(fā)現工藝美術正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使生活藝術化,達到既有實用效果又具有審美目的。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自然、生活給藝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藝術盡情地表現自然,表現生活,并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傳統(tǒng)的民間工藝制作獨特、形象逼真,造型新穎,意境巧妙,活潑傳神,給人以美的享受。其精湛工藝美術內容真實再現了人勤勞純樸、善于利用、熱愛創(chuàng)造、熱愛生活的情景。
[1]卞宗舜.中國工藝美術史(第二版)[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3.
[2]肖清風,彭和.中外工藝美術史[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J509
A
1005-5312(2015)20-0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