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瑛
(南京特殊教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8)
聽障大學生群體文化特征中的情感分析
劉瑛
(南京特殊教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8)
聽障大學生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在與健聽人溝通的過程中有著一定的障礙,隨著聽障大學生生理及心理各方面的不斷成熟,在教育過程中就不能僅僅是課堂教育,還要了解聽障大學生的情感變化,對于聽障大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
聽障大學生群體特征情感
社會的不斷變化,促使聽障學生群體文化不斷受到各方面的文化沖擊,這些沖擊使得聽障群體文化特征中各因素有著不同的變化,為了了解這些變化,我在所教授的聽障大學生中選了65名進行問卷調查,在調查中聽障大學生的情感問題相對更加突出,包括對于情感事件的無所適從以及對于父母之外的所有人信任度極低的現(xiàn)象。而這些情感問題的發(fā)生是值得大學教育者所警惕的。
聽障學生在小學、中學階段大部分都住校,進行學校集中管理,學校的老師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多的是傳授知識,教授規(guī)矩及社會秩序等。但是聽障學生升入大學后,自由度增加,并隨著心智的不斷成熟,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了各種情感問題,甚或一些情感危機,由于溝通的不便,班主任一般很難發(fā)現(xiàn)其情感的變化過程,可事實上,這一問題對于之后聽障學生面對社會,有正確的情感觀、人生觀是有著重要意義的。因此,在這里,我僅根據調查問卷對于聽障大學生情感問題做淺顯的分析供參考。
首先,雖然聽障學生在高中上過生理健康課程,但是在對于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問題上,往往都表現(xiàn)出簡單甚或有些幼稚的看法,主要表現(xiàn)在:(1)對于男(女)性朋友和具有情侶關系的男(女)朋友的認識比較模糊;65個學生中有一半以上無法分清兩者之間有什么區(qū)別;(2)對于值得信賴朋友的選擇基本上是以家長教育的,看上去老實守規(guī)矩,能談的來,在需要的時候能幫忙就是值得信賴的好朋友;(3)對于自己未來的情侶的選擇大多具有理想化,有許多類似童話世界中的感情。
這些調查結果說明,處于青春期的聽障大學生有著美好的情感訴求,只是在處理一些相對高級的情感事件時,理解力相對較低。而這樣的情感問題真正引發(fā)出的信任問題是更需要教育工作者警惕和注意的。
在問及你最信任的人時,有一半以上學生只信任家長,而老師只是教學的,無法談及信任,另一半是家長也不信任,只信任自己。但是奇怪的是,只信任自己的學生中又有許多會完全信任未來的妻子或丈夫,也就是他們對于個人情感的認知在其人生觀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信任問題延及到社會中,基本上所有學生都不會接受任何廣告的宣傳,他們只相信自己的實際選擇,大多數學生認為廣告宣傳只是為了宣傳賺他們的錢或者欺騙他們。但是所有的學生由于聽力障礙,其在網絡及電腦上所花費時間相對較多。
如此,我們就可以看到聽障大學生處于社會環(huán)境中,其情感的各方面發(fā)展是非常矛盾的,其矛盾沖突的各個方面較健聽學生更加明顯,這樣在教育中的疏導就更加需要具有針對性和了解聽障大學生的情感矛盾。
對于聽障大學生情感的研究,我們首先要看到,情感研究不同于知識的教導,知識對于聽障大學所其起到的作用多少,要看聽障學生對于知識的占有量有多少,而且所占有知識的真實程度的高低情況。在進行情感教育時要注意到,情感對于聽障學生的各種行為與知識不同,都同樣有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情感可以劃分為正能量的情感和負能量的情感,在情感的演變過程中,由于情感所表現(xiàn)的價值強度和持續(xù)時間的變化,使得情感本身又分為心境、熱情與激情,這三個表現(xiàn)方式其價值取向的不同,也就表現(xiàn)出真假感、善惡感以及美丑感,根據情感變化的價值目標不同,情感可以在對事物上表現(xiàn)出來,也可以在對他人和對自己,甚或社會表現(xiàn)出自己的情感取向。同時,情感作為一種特殊的主觀反映,其發(fā)生的過程是人腦對于事物、他人、自己以及社會的一個刺激過程,如何在情感發(fā)生的過程中,或者情感未發(fā)生的過程中對聽障大學生進行正確的情感引導,發(fā)揮情感的正面積極力量。
聽障學生的情感發(fā)展是有著其特殊的發(fā)展特點的,相對于健聽學生,聽力障礙學生在情緒和情感的控制上更被動,更易于碰到事情時產生易激動和易焦慮的性格,當遇到情感較復雜的事情時,聽力障礙學生往往會表現(xiàn)出退縮、怯懦、自閉的情緒。在大學教育中將聽障學生的情感教育向樂觀、自信等有利于健康發(fā)展的方向引導。并通過情感教育,促使聽障學生保持足夠的堅定意志,在其未來的社會生活中持續(xù)性的保證其不斷的發(fā)展。引導聽障學生在遇到情感較為復雜的事情時,能夠從多個平衡的選項中決定自己的道路,對于事物的耐性培養(yǎng),以及不偏執(zhí),能夠在情感事件的處理中盡可能達到適度的效果。強化情感中的正能量,減少情感中的負能量。依據聽障大學生群體的差異性特點,盡可能發(fā)揮其積極的作用。
[1]Yun LeeSaRa(韓),徐家慧(譯).設計師的PHOTOSHOP[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
[2]理查德·加納羅,特爾瑪·阿特休勒(美),舒予,吳珊(譯).藝術:讓人成為人[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劉連尤.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提高聾生教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2(03).
[4]由婧涵.雙語聾教育在綏化聾生教育中的運用與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3).
G762
A
1005-5312(2015)02-0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