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黃一鳴
海南黎族生活影像(1992—2007)
圖文:黃一鳴
2002年,海南昌江,回家的路
八歲起我一直跟隨父母生活在海南島的黎村,對黎族的生活相當熟悉,為日后記錄其生活的影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十多年來,只要有機會,我總要深入黎村進行采訪拍攝。
黎族據說是海南島最早的原住民。解放前乃至改革開放前,由于社會的、自然的緣故,他們多住在海島的西南部山區(qū),村莊靠近山欄地,生存空間是十分狹隘的,房屋之間間隔極小,有些連一條小水溝也留不出來。屋里床鋪、灶臺、飯桌都連在一起,一般正中搭一根竹竿,衣服都掛在竹竿上。過去黎區(qū)流傳一句話:“三塊石頭一個灶,一根竹竿全家當?!崩枳迮藗€個都是紡織高手,她們傳承了黎族幾千年的紡織手藝,用土制的紡機紡出棉線,再織出有花、草、鳥、獸、團鳳、龍紋等圖案的棉布——是為“黎錦”。每逢節(jié)日,男女老少都會身著自制的黎族服裝熱情歡歌。隨著海南建省,現代化進程在加快,黎族原有的生活面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有的生活痕跡也在逐漸消失。
這些影像,記錄下了那些日漸成為歷史的黎族生活。
插秧
織錦
田間勞作
兒童吊床
抱小孩去衛(wèi)生院打預防針
1992年,五指山“三月三”節(jié)慶
1993年,聽說五指山建直升機場,多人圍觀
2004年,某公司給海南保亭的貧困學生捐款,學生排隊歡迎
孩子們的寵物“山豬”
午間休息
黎村老人
2007年,海南昌江一對新人的婚禮
蓋茅草屋
2006年,海南樂東,收獲香蕉
放置稻谷
篩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