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偉麗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比寮野阎?、仁、勇三者相關聯(lián),闡釋為對理想人格的一種規(guī)劃和表達。這其中的“恥辱”和“勇敢”都具有雙重性,它們既是挑戰(zhàn)又是一次機遇,既包含了曾經(jīng)的過錯又激發(fā)了向上的力量,知恥而后勇方能自立自強。古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故事;今有勃蘭特神圣的“華沙之跪”獲得歷史的諒解。
一、考場上的“不恥”
孩子,就是上帝帶給人間的天使,每個天使的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帶給人間溫暖與感動,只是有時候他們也會被內(nèi)心的“小惡魔”所驅(qū)使,會在跌跌撞撞與懵懵懂懂中前行。在一次平淡無奇的監(jiān)考中,我無意間撞見了那個“小惡魔”。
那是下午第一段的監(jiān)考,提早開始的考試讓同學們略有不適稍顯困倦。分發(fā)試卷、信息填圖、開始作答……時間在分秒間溜走,漸入佳境的同學們或圈點審題、或奮筆疾書、或凝眉思索……忽然一包“面巾紙”被不情愿地傳遞過來,不情愿的女孩嘟著嘴皺著眉,接收的男生故作鎮(zhèn)定眼神中卻飄忽著慌亂。這樣的情形讓我斷定這是一場與考試不和諧的“意外”,更讓我意外的是男孩竟然來自自己的班級。我定睛注視著、思忖著他接下來的舉動,在四目相對的那一刻他匆匆低下了頭,“面巾紙”就一直那樣靜靜矗立著,顯得格外醒目耀眼。
二、考場外的“知恥”
晚餐的時間,手機鈴聲滴答響起,是男孩發(fā)來的長長一串信息:“老師,對不起,在今天的政治考試中,我沒有約束好自己,抱著僥幸的心理想抄襲。我覺得很恥辱,辜負了老師的教導,謝謝您沒有在那么多同學面前揭穿我,而是用目光警示我讓我自省,明天的考試我會努力,會誠信考試。老師我錯了……”看著短信,我陷入了沉思,“知恥而后勇”是我最想送給他的。
著名教育家張伯岑說過:“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鍛煉身體,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钡聡軐W家、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更是認為,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倍诂F(xiàn)實的教育中,我們的靈魂在多大程度上喚醒了學生的靈魂呢?當我在設想著種種“懲罰”,種種“教育措施”的時候,也許這一切外在的手段都沒有他內(nèi)心的悔悟來得更深刻,來得更徹底。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自我教育潛能,缺少的也許只是某個機會或者是某種觸動。于是,我想抓住這樣一場幡然悔悟“知恥而后勇”的教育契機,開展一場關于班風學風建設的教育活動。
三、知恥而后勇的教育契機
1.皮格馬利翁效應
在古希臘有這樣一則神話故事,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不喜歡凡間的女子,決定永不結(jié)婚。但他擅長雕刻,于是用乳白色的大理石雕刻了一位心儀的姑娘,取名伽拉泰亞,待之如戀人,每天親吻她,癡情終于打動了愛神,雕像被賦予了生命,他們終成伉儷。這種因真誠的愛和期待而產(chǎn)生奇跡的現(xiàn)象被后人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如今,“皮格馬利翁效應”作為一種“期待理論”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在教育領域。對于那些犯錯誤的學生,只要我們也滿懷期待相信他能改,相信在以后的考試過程中能不被“小惡魔”所驅(qū)使,并給予他合理的目標期許。我們應該相信,相信他定能給我們一個驚喜。畢竟,驚喜的結(jié)果往往源自真誠之愛的美好期望。于是我對他及時表達了我的期望:“我相信你會是一個信守諾言、誠實可信的人,我相信這樣的事情不會有下一次。”
2.目標管理策略
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了班級管理的目標管理策略:認為在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上,班主任可以與學生共同確定總體目標,然后轉(zhuǎn)化為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形成目標體系,以此推動班級管理,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外在監(jiān)控手段,強調(diào)自我控制管理。托爾斯泰說:“人要有目標,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
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向?qū)W的志向,但在實際的學習中往往因為沒有目標的牽引而迷失?;蛘呦麡O懈怠或者“另辟蹊徑”尋找成功感。舞弊就是目標缺失盲目追求分數(shù)的心理體現(xiàn)。學習好比就是一場攀巖,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引導學生學會訂立目標,從一天的小目標到一周一月一學期的階段目標,以至最終的學業(yè)目標。每一階段的目標都設定在“最近發(fā)展區(qū)”,每一步都走得堅實穩(wěn)定,自然也就能贏得心理上的自信從容,又何須弄虛作假?
3.平行管理策略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提出班級管理的平行教育理論:認為班主任既要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要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jié)合起來的管理方式更加科學有效。
坦誠地說,考試舞弊或者放大了講為人不誠信的現(xiàn)象在青少年身上時有發(fā)生,幫助學生堅守住這片精神的沃土,為人師者義不容辭。在班級適時開展一次關于“誠信考試、誠信做人”的主題班會活動很有必要。
管理有法,但無定法。作為一名班級管理者應該見微知著,于細微處見效應,抓住每一個教育機會,比如考試舞弊背后蘊含的知恥而后勇幡然悔悟的教育契機。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