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丹鶴
(河南省郟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平頂山 467100)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治療分析
衛(wèi)丹鶴
(河南省郟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平頂山 467100)
目的 觀察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治療。方法 資料選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共114例,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57例,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對照組57例,予常規(guī)開腹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相關指標,觀察術后VAS評分。結果 研究組的相關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腹腔鏡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術;臨床療效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由膽囊管受結石阻塞引起,常見明顯水腫與粘連,由此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操作難度。常規(guī)開腹手術對患者打擊性較大,術后伴隨有疼痛感與并發(fā)癥,腹腔鏡手術能夠彌補其治療缺陷[1]。本研究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應用腹腔鏡切除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資料選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共11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57例,男女比例34∶23,年齡22~57歲,平均年齡(38.57± 5.42)歲;對照組57例,男女比例32∶25,年齡21~58歲,平均年齡(39.46±5.23)歲。兩組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麻醉進行開腹術,選右肋緣下處做10 cm斜切口,依次切開腹壁各層入腹;以拉鉤術使術野完全顯露,依據實際情況選擇逆切、順切或二者聯合對膽囊進行切除。研究組患者麻醉后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颊呷⊙雠P位,頭高腳低,身體左傾約15°;常規(guī)構建氣腹(1.2~1.6 kPa),采用四孔法置腹腔鏡對膽囊炎及其粘連度進行評估后分離膽囊粘連:對膽囊三角進行解剖,充分顯露膽囊管與膽囊動脈,游離膽囊床完成膽囊分離,術后常規(guī)置引流管。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相關臨床治療指標;觀察患者術后的VAS評分,滿分為10分,分值越高說明疼痛感越強烈;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2-3]。
1.4統(tǒng)計學分析:數據應用SPSS18.0軟件包統(tǒng)計分析,一般資料應用標準差()完成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完成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完成檢驗,當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2.1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治療指標對比:研究組的相關臨床治療指標均顯著由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治療指標對比[(),n=57]
表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治療指標對比[(),n=57]
組別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排氣時間(h) 住院時間(d)研究組 75.26±7.14 149.56±18.97 21.26±3.57 5.82±1.24對照組 85.65±9.84 324.85±30.37 41.83±4.97 16.41±2.35
2.2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結果對比:研究組的術后VAS評分為(2.32 ±1.02)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57±1.42)分,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是由結石堵塞膽囊管,引起囊內膽汁淤積,而形成細菌感染的急性炎癥。臨床中針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傳統(tǒng)的常規(guī)開腹切除術由于手術的創(chuàng)傷性較大,患者術后疼痛感強烈,并發(fā)癥較多,且術后康復速度較慢,整體治療效果欠佳[4]。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操作技術不斷成熟,其在臨床中的應用也越發(fā)廣泛,本研究從選取的114例患者中隨機抽取57例作研究組,對其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創(chuàng)傷較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疼痛感較低、康復時間較快,應用該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能夠有效降低術后疼痛感,減少并發(fā)癥,療效較為理想。
觀察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的相關臨床治療指標對比,可得研究組的相關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該結果的主要原因是腹腔鏡切除術在膽囊切除前通過四孔法將腹腔鏡置入腹中,術野較常規(guī)開腹手術開闊,利用腹腔鏡能夠明確膽囊的炎癥情況及其粘連度,首先能夠提升切除的精確性與效率,其次避免在腹部做手術切口,從而有效降低手術出血量及手術用時,減少手術對患者的打擊性,最后在開闊術野下更易發(fā)現炎癥與膿液所在位置,提升清除率,有效降低膿腫及腸粘連的發(fā)生率,從而縮短康復與排氣時間。
另外,觀察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對比,可得研究組的術后VAS評分約3分,處于輕微、可忍受的疼痛范圍,對照組評分約5分,處中度疼痛范圍,說明研究組術后創(chuàng)口的疼痛感顯著低于對照組。上述結果的產生原因是常規(guī)開腹手術切口較大,麻醉過后帶來的疼痛感較強烈,而腹腔鏡術則采用四孔法,具有微創(chuàng)的優(yōu)勢,因此患者術后疼痛感輕微。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若失敗則需轉成開腹手術,對患者造成二次打擊,因此應重視術前檢查,確定膽囊的病變及結石的位置,明確結石的分布情況與大小,制定正確的手術方案[5]。
綜上所述,腹腔鏡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1]張旭升,李輝.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4,35(12):2623.
[2]鄭波.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臨床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0(1):42-43.
[3]張永文.腹腔鏡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4,33(4):14-15.
[4]薛宏威.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J].吉林醫(yī)學,2014,35(12):2528.
[5]黃廣彬.腹腔鏡膽囊切除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臨床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32(8):74.
R657.4+1
B
1671-8194(2015)20-0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