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欣,邊莉,張金芳,師小萌,王月美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yī)院皮膚科,河北石家莊050000)
伊曲康唑聯(lián)合特比萘芬序貫治療甲真菌病成本-效果分析
張立欣,邊莉,張金芳,師小萌,王月美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yī)院皮膚科,河北石家莊050000)
目的探討伊曲康唑聯(lián)合特比萘芬序貫治療甲真菌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醫(yī)院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甲真菌病患者,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單獨用藥組與聯(lián)合用藥組,各45例。單獨用藥組僅給予伊曲康唑治療,聯(lián)合用藥組給予伊曲康唑聯(lián)合特比萘芬治療。結果聯(lián)合用藥組較單獨用藥組相比臨床癥狀、真菌直接鏡檢及培養(yǎng)及病甲消退評分均明顯提高(P<0.05)。單獨用藥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復發(fā)率分別為20.00%和15.56%,均明顯低于聯(lián)合用藥組的6.67%和4.44%(P<0.05)。聯(lián)合用藥組與單獨用藥組相比成本降低,效果提高,C/E及ΔC/ΔE降低(P<0.05)。結論伊曲康唑聯(lián)合特比萘芬序貫治療甲真菌病療效顯著,復發(fā)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醫(yī)療費用低,藥物經濟學意義較高,值得臨床推廣。
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序貫療法;甲真菌?。怀杀?效果分析
甲真菌?。∣N)為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皮膚科疾病,主要由酵母菌、皮膚癬菌及霉菌感染所致,以指甲及趾甲為主要發(fā)病部位,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諸多影響[1-2]。目前,甲真菌病的治療多以伊曲康唑與特比萘芬為主,療效確切,臨床應用廣泛[3-4]。我院針對收治的90例甲真菌病患者分別給予伊曲康唑、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序貫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甲真菌病患者,均具有典型臨床癥狀;行鏡檢可見陽性或培養(yǎng)成陽性;均簽署知情權同意書。排除標準:半年內系統(tǒng)使用過抗真菌藥物;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疾??;妊娠或哺乳期。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單獨用藥組與聯(lián)合用藥組,各45例。單獨用藥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19~56歲,平均(34.5±2.3)歲;病程3~8年,平均(5.7±1.1)年。聯(lián)合用藥組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20~55歲,平均(33.9±2.5)歲;病程2~10年,平均(6.3±1.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單獨用藥組僅給予伊曲康唑膠囊(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批號為20140822,規(guī)格為每粒100 mg),每次200 mg,每日2次,連續(xù)1周,停藥3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5]。聯(lián)合用藥組給予伊曲康唑聯(lián)合特比萘芬(湖北恒安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為20140628,規(guī)格為每片250 mg),每次250 mg,每日2次,連續(xù)1周,停藥3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6]。治療期間監(jiān)測兩組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一旦發(fā)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則停止用藥。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臨床療效、隨訪6個月復發(fā)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成本-效果。臨床療效:臨床癥狀按照療效積分評價,完全消失為4分,臨床癥狀體征大部分消失為3分,臨床癥狀與體征部分消失為2分,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變化為1分。真菌直接鏡檢及培養(yǎng)均陰性為4分,真菌直接鏡檢可見菌絲減少,真菌培養(yǎng)呈陰性為3分,真菌鏡檢及培養(yǎng)均呈陽性為2分;病甲完全消退,可見甲板光滑有色澤為4分,病甲消退程度在60%以上為3分,病甲消退程度在20%~59%為2分,病甲消退程度在20%以下為1分。得分越高,說明療效更顯著[7-8]。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轉氨酶輕度升高、輕微皮疹、肌肉痛及關節(jié)痛等。成本-效果分析,所需費用越低說明藥物越經濟,成本(C)指的是實施某一治療方案時所消耗的社會資源價值,效果(E)指用藥后產生的效果率,C/E指成本-效果比,ΔC/ΔE指增長成本效果[9-1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1至表3。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評分比較(±s,分,n=4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評分比較(±s,分,n=45)
注:與單獨用藥組相比,*P<0.05。
組別單獨用藥組聯(lián)合用藥組t值P臨床癥狀2.8±0.7 3.5±0.4 3.81<0.05真菌直接鏡檢及培養(yǎng)2.7±0.5 3.7±0.3 3.99<0.05病甲消退2.7±0.6 3.4±0.5 3.67<0.05
表2 兩組患者復發(fā)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n=4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甲真菌病成本-效果分析(n=45)
甲真菌病是由酵母菌、真菌或皮膚癬菌等誘發(fā)的感染性皮膚科疾病,甲板結構較致密,一般藥物無法滲透,無法達到根治效果[11]。目前,治療甲真菌病多以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為主,二者均可作用于真菌細胞膜組成成分麥角固醇的合成通路以達到抑制真菌的目的[12]。伊曲康唑為親脂性三唑類抗真菌藥物,通過與真菌細胞色素P450合成酶相結合,對該合成酶的催化活性產生抑制作用,從而有效抑制麥角固醇的生成,產生強力抑制多種致病性真菌,如常見的真菌包括皮膚真菌、霉樣菌、雙相菌、酵母菌等[13]。特比萘芬則可對角鯊烯環(huán)氧酶產生抑制作用,減少麥角固醇合成,胃腸道吸收作用較好,可有效地滲入角化組織,作用迅速,1~2周內即可產生效果[14]。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作用協(xié)同,分別作用于不同位點可獲得抑制真菌的作用,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避免發(fā)生耐藥性,能確??拐婢幕钚蚤L期存在[15]。
本研究中,與單獨用藥組相比,聯(lián)合用藥組臨床癥狀、真菌直接鏡檢及培養(yǎng)及病甲消退評分均明顯提高(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合計及復發(fā)率均明顯降低(P<0.05),提示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貫治療甲真菌病的臨床療效顯著,且不易產生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據成本-效果分析結果可知,聯(lián)合用藥組與單獨用藥組相比成本降低,效果提高,C/E及ΔC/ ΔE降低(P<0.05),提示兩者聯(lián)用治療甲真菌病的的藥物成本較低,但效果較高,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推測其原因為伊曲康唑的每盒零售價要高于特比萘芬,當伊曲康唑的零售價下降至與特比萘芬近似價格時,才能獲得相似的花費成本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伊曲康唑聯(lián)合特比萘芬序貫治療甲真菌病的療效顯著,復發(fā)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醫(yī)療費用低,藥物經濟學意義較高,可作為治療甲真菌病的首選方法。
[1]李碌蓉,鄭學毅,曾仁山,等.特比萘芬間歇療法治療趾甲真菌病療效觀察[J].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2010,17(1):31-32.
[2]傅媛媛,王亮,陳曉平.伊曲康唑與特比萘芬治療甲真菌病的研究[J].中國抗生素,2012,37(8):560-561.
[3]車煜華.特比萘芬聯(lián)合復方酮康唑軟膏治療股癬的臨床療效[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8):345-346.
[4]葉偉,譚以和,莫家亮.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貫療法治療甲真菌病的臨床觀察[J].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2011,18(4):345-346.
[5]黨育平,袁小英,李東光,等.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貫療法治療甲真菌病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27):88-89.
[6]肖敏.伊曲康唑聯(lián)合微波治療真菌性陰道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13(6):645-646.
[7]譚方舒,楊崇艷,張宏.特比萘芬與伊曲康唑治療甲真菌病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0,24(11):119-120.
[8]凌建紅.微波聯(lián)合伊曲康唑在真菌性陰道炎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207-208.
[9]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44-545.
[10]李金鳳,溫天文,孫柏旺,等.伊曲康唑口服溶液的制備與質量控制[J].中國藥業(yè),2012,21(Z2):78-79.
[11]劉海波,劉芳,桑紅.特比萘芬治療甲真菌病的系統(tǒng)評價[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4,27(6):608-609.
[12]師秀平.抗生素濫用致耳鼻喉真菌病3例[J].中國藥業(yè),2013,22(7):560-561.
[13]桑紅.真菌病的診治概況[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3,26(8):345-346.
[14]馮姣,陳軍,范明,等.127例甲真菌病病原學分析[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3,26(8):809-810.
[15]陳宇.伊曲康唑與氟康唑治療馬拉色菌毛囊炎療效和安全性觀察[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1,39(6):118-119.
F407.7;R978.5
A
1006-4931(2015)22-0151-02
201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