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學健 齊秀華 韓玉英 韓曉書
(撫順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撫順 113301)
社區(qū)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及分析
凌學健 齊秀華 韓玉英 韓曉書
(撫順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撫順 113301)
社區(qū);COPD;健康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由于其患病人數(shù)多,病死率高,社會經濟負擔重,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銀行/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至2020年COPD將位居世界疾病經濟負擔的第5位。在我國COPD同樣是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因此社區(qū)內衛(wèi)生機構所采取的預防與控制適宜技術顯得尤為重要。本項目研究將針對全國多個省、市、區(qū)、社區(qū)內COPD患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設置20個流調中心,輻射出40個社區(qū)流調網(wǎng)點,從吸煙史,氣候條件,家居環(huán)境,教育程度,空氣污染,經濟收入,癥狀,體征,肺功能改變等方面展開調研,明確我國COPD的致病因素,分級,分類標準,診斷治療原則,特別是有關社區(qū)內診斷,治療及轉診入院治療指征,健康管理等,為我國COPD患者社區(qū)診治提供理論依據(jù)。撫順市中心醫(yī)院呼吸內科是該項目中20個分中心之一。我們按該項目的研究目標、標準、技術路線,成立了該項目的科研小組,選擇撫順市順城區(qū)機電社區(qū)為研究對象進行社區(qū)COPD患者人群篩查及預防與控制適宜技術研究及健康管理。
1.1 人口資料:該社區(qū)為非白領社區(qū),被流調人員年齡34~82歲。社區(qū)居民為50985人,約為3487戶。被訪者的一般資料見表1。
1.2 方法:采用問卷和實際測量兩種方法。由5名護士3名醫(yī)師組成小組進行問卷調查,2名護士進行生命體征及肺功能檢查。我們采取的進入社區(qū)及入戶調查,共流調1046人,為期3個月。COPD嚴重程度分級方法見表2。
篩查出COPD患者50例,占其發(fā)病率為4.8%。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
表1 被訪者的一般資料[n=1046,n(%)]
3.1 健康管理:我們對已患COPD人群共50例,根據(jù)患者的依從性情況,隨機對其中25例進行1年期的連續(xù)監(jiān)測,平均每7~10 d一次,監(jiān)測內容:肺功能監(jiān)測(心電圖、血氣分析、血常規(guī)、胸部影像學),6 min行走距離(MWT)測定,填寫生活質量(SGRQ圣喬治呼吸問卷)及COPD患者對自身疾病知曉情況調查表。
表2 COPD嚴重程度分級[2]
3.2 健康培訓:對已患COPD人群共25例,根據(jù)患者的依從性情況提供個體化的康復指導、非藥物干預、藥物治療方案,并對其提出家庭氧療處方。
3.3 常規(guī)呼吸功能訓練
3.3.1 縮唇呼吸。方法:閉口經鼻吸氣,然后通過縮唇,象吹口哨樣緩慢呼氣4~6 s,呼氣時縮唇程度由患者自行調整,勿過大過小。
3.3.2 腹式呼吸。方法:可采用臥、坐、立位練習,以吸鼓呼縮的方式,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胸部盡量保持不動,呼氣時稍用力壓腹部,腹部盡量回縮,吸氣時則對抗手的壓力將腹部鼓起,同時要注意吸氣要用鼻深吸氣,呼氣時則縮唇緩慢呼氣,呼氣時間要比吸氣時間長1~2倍。每次5 min,漸增加到每次10~15 min,每天2~3次。
3.4 飲食管理:營養(yǎng)支持應早期預防和早期治療,以防止能量失衡,促使患者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少食煎、炸類食物。指導患者家屬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少量多餐。
3.5 心理指導:向患者講解COPD相關知識,對疾病的預后給予積極的瞻望,告知可能出現(xiàn)的癥狀和體征,讓患者在心理上有充分的準備,并告知積極情緒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跟蹤COPD患者并為其提供科學、有效的健康管理,使其正確認識COPD,更好地配合治療,有效地幫助患者預防并發(fā)癥,延緩了COPD的發(fā)展。被跟蹤流調人員對COPD相關健康知識(COPD自覺癥狀,相關危險因素)的知曉率為90%,提高了30%。6 min步行距離提高率>20%。分級進展人數(shù)控制在原有基礎,有13例Ⅱ級患者改善后接近Ⅰ級。社區(qū)內治療1人/次,社區(qū)轉診2人/2次。加入隊列COPD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提高超過20%。Ⅲ級以上重癥患者采取家庭氧療9例。其注射流感疫苗人數(shù)明顯增多為20例。堅持長期呼吸康復訓練,長期家庭氧療后,患者的肺功能逐漸得到了改善,運動耐力時間明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改善,住院次數(shù)減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所以我們認為在COPD緩解期對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經過呼吸訓練糾正了患者病理呼吸,重新建立正常呼吸,再配合以心理指導,戒煙,使其活動能力提高,心理狀態(tài)改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內科雜志,2007,46(3): 254-261.
[2] 衛(wèi)生部.慢性阻塞性肺病診療規(guī)范(2011年版)[S].2011.
R563.8
B
1671-8194(2015)13-02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