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霽書
【摘要】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近年來,與食管癌轉移淋巴結外科治療的課題研究有了新的進展。有研究證實,食管癌的預后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淋巴結轉移的影響,有鑒于此,在實施手術前務必要對淋巴結是否發(fā)生轉移進行準確評估,并采取合適的手術路徑盡可能切除全部病變組織。本文就食管癌轉移淋巴結外科治療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為進一步提高食管癌的治療效果略盡綿力。
【關鍵詞】食管癌;淋巴結轉移;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776-01
食管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臨床針對該疾病的治療仍是以外科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有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淋巴結轉移對食管癌的預后有著深遠影響,相較于未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食管癌患者,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顯更低。有鑒于此,在2010年UICC便對TNM分期進行了修改,并提倡盡可能徹底清除區(qū)域淋巴結。本文圍繞食管癌轉移淋巴結外科治療的研究展開探討,希望能夠給業(yè)內同行帶來一些啟發(fā)。
1食管癌轉移淋巴結外科治療的研究進展
1.1食管癌淋巴結轉移的特點 食管壁內共有兩個毛細淋巴管網,分別是黏膜網和肌網。KlausL等人經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食管癌容易出現(xiàn)跳躍式轉移,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跳躍性轉移的比例會越來越低。通過分析最終認為,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相較于肌網,黏膜網的引流量更為豐富,因此在早期食管癌容易發(fā)生跳躍式轉移。頸胸交界部的喉返神經淋巴結是目前已被證實的胸段食管癌常見轉移高發(fā)族群,通常情況下,胸段食管癌淋巴結的侵犯是從食管旁淋巴結開始,沿黏膜網淋巴結向兩側轉移。腫瘤侵潤程度與淋巴結轉移率呈正相關性,有研究人員認為可將喉返神經淋巴受累作為頸部淋巴結轉移的診斷依據。
1.2食管癌手術路徑的選擇 經胸部切口以及經食道裂孔均為治療食管癌的常見手術方式,就我國醫(yī)療水平來看,目前我國臨床實施食管癌手術時,通常會在從胸外側行切口作為手術入路。大部分食管胸下段賁門以及胸中段病變者,均適合選擇此類路徑。該手術路徑的優(yōu)點主要包括:手術耗時短、手術視野清晰、創(chuàng)傷小等,缺點則是淋巴結清掃效果不理想,縱膈內以及腹腔容易殘留淋巴結。有研究人員指出,手術入路選取患者上腹正中與右胸后外側,在清掃淋巴結方面更具優(yōu)勢。不過經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該手術方法容易引起胃排空障礙的發(fā)生。
胸腔鏡食管根治術是近年來食管癌轉移淋巴結外科治療的新進展,具有并發(fā)癥小、手術創(chuàng)傷小、治療效果佳的特點。陳俊強等人通過10年左右的臨床實踐最終發(fā)現(xiàn),相較于傳統(tǒng)開胸手術,胸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在腫瘤切除范圍以及淋巴結清掃情況方面,并無較大差異,不過實施胸腔鏡手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術后肺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1]。同時,接受微創(chuàng)胸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3年生存率為71%,接受傳統(tǒng)開胸術治療的患者3年生存率為64%,組間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不過,考慮到胸腔鏡下食管癌手術難度系數(shù)高,對施術者操作技能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難以在臨床廣泛推廣。而食道裂孔行食道癌切除術的問世,將食管癌的手術治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相較于傳統(tǒng)手術路徑,該手術路徑的選擇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操作便捷且術后生存率與傳統(tǒng)手術對比無明顯差異。但是,該手術的實施并不利于徹底清除胸腔內淋巴結,所以主治醫(yī)生務必要根據患者個人病情,酌情選擇合適的手術路徑。
1.3淋巴結的清掃范圍 三野淋巴結以及二野淋巴結均為常見淋巴結清掃范圍,三野淋巴結清掃術的實施能能有效改善預后質量,提高患者長期生存率。不過,有研究發(fā)現(xiàn),三野淋巴結清掃術的實施會引起喉返神經麻痹、吻合口瘺等術后并發(fā)癥,相較于二野清掃術,三野清掃術圍手術期死亡率明顯更高。同時,下段食管癌跳躍轉移至頸部淋巴結的幾率比較低,所以頸部清掃的可行性仍然有待商榷。另外,雖然實施清掃術后,頸部淋巴結陽性率依然較高,但頸部淋巴結復發(fā)率將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三野淋巴結清掃術在日本得以廣泛應用,尤其針對中上段食道癌。而隨著新輔助治療的出現(xiàn),經胸二野淋巴結清掃聯(lián)合輔助治療,已被證實能有效控制局部復發(fā),改善預后質量,能夠在確保手術效果的同時,降低手術風險。
2存在不足與展望
近年來,有關食管癌淋巴轉移的外科治療幾經改良,投入使用后取得不錯反響。食道癌轉移淋巴結外科治療的研究成果是值得肯定的,不過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進,包括了術前淋巴結轉移的評估、進展期食管癌的影響因素、新治療方式的不足等。有鑒于此,今后的研究應多致力于食管癌術前相關檢查與評估方面,盡可能根據患者的個人病情于個體差異,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臨床應對食管癌淋巴結清掃給予足夠重視,盡可能徹底清除病變區(qū)域淋巴結,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為患者的早日恢復提供良好條件。
綜上所述,食管癌預后質量會受到淋巴結轉移的影響,臨床務必對此給予足夠重視。今后有關該課題的研究仍需繼續(xù)跟進,為不斷改善食管癌轉移淋巴結外科治療效果做貢獻。
參考文獻
[1]陳俊強,李建成,朱坤壽,等.食管癌轉移淋巴結大小和腫瘤浸潤深度對18F-FDGSPET/CT診斷準確性的影響[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1,17(0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