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靜
【摘要】 針對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護理的特殊性,闡述社區(qū)護士在家庭訪視中與老年人的溝通技巧,提出在社區(qū)中進行的家庭訪視護理,有效的溝通需要社區(qū)護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總結,從而提高訪視的效果。
【關鍵詞】護士 家庭訪視 老年人 信息交流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618-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老年人對自身的身心健康有了更多、更高的需要,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與老年人口的不斷增長,促使護理服務從醫(yī)院走入社區(qū)、走向家庭。而家庭健康護理的主要服務形式-------家庭訪視是開展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家訪成功的關鍵之一又在于與轄區(qū)居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具備確定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區(qū)護士通過人格力量用充滿人情味、平易近人的語言和非語言交流技巧與社區(qū)居民進行交流, 可使其健康得到維持、改善、康復, 對于早期情感性疾病, 往往起到不治自愈的效果[1] 。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護理中,護士與被訪視者交流溝通的技巧與護理技術同等重要,它直接關系到社區(qū)護理工作質量的高低,決定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功能能否有效實現(xiàn)。
1、與老年人溝通的原則
1.1明晰目的,有的放矢。家庭訪視的目的對整個訪視具有很強的引導性,不同的目的會將溝通引向不同的方向。
1.2分清階段,找準問題。按照家庭生活周期理論,不同的生活周期或階段,決定了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發(fā)展任務,面臨不同的問題。
1.3真實坦誠,知情同意。遵循公正、不以成見待人、尊重人格的原則,注意言行一致、真誠。所有的溝通和記錄都應建立在承諾-知情同意的基礎上,注意保護隱私,其次要做到不拿訪視者的事情到處說。
1.4善始善終,完整順暢。與家庭訪視的程序相似,家庭訪視的溝通交流也是分階段的,按照時間發(fā)展順序,家庭訪視的溝通環(huán)節(jié),可以分為準備與討論階段、交流階段,、結束交流階段,征求患者及家屬對本次家訪的意見和看法,為下一次家訪做準備,只有把每一個階段的任務都完成,才能實現(xiàn)整個家訪的完整順暢。。
2、家庭訪視中溝通的方法與技巧
2.1 先看“氣候”,再定“火候” 先期準備和沿途觀察可以讓醫(yī)護人員更加充分地了解家庭所在的內外環(huán)境,從而決定溝通過程中的語言、語調和語氣等。
2.2 察言觀色第一句 在家庭訪視中,開門之后的第一句話是交流的開始,也決定著溝通的基調。因此,如何說好第一句話,需要在敲門后進行細致的觀察?;颊叩谋砬榘挡刂鴮碓L者的態(tài)度、患者的性格等,醫(yī)護人員要根據(jù)患者的狀況調整自己的開場白,并向患者介紹自己和同行者,以及此次來訪的目的、大約占用的時間。
2.3 禮貌的稱呼有助于引導交流 文明禮貌的語言, 恰如其分的稱呼表示對病人的尊重, 較易取得病人的信任與好感, 使溝通有一個良好的開端[2] 。護士應評估被訪者的年齡、職業(yè)及受教育的程度, 采用恰當?shù)姆Q呼。護士要全面觀察、收集資料, 從初期接觸病人開始的第一環(huán)節(jié), 就其稱呼得當才易使病人接納, 才能引導護理評估持續(xù)良好進行。
2.4用心傾聽“五個到” 傾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是指聽對方說話這樣一種單純的生理過程,而是包括了生理的、認識的、和情感的過程[3]。傾聽的第一步主要是通過眼睛和耳朵來接收信息,而接收信息的能力依賴于醫(yī)護人員是否做好了傾聽患者訴說的心理準備,即醫(yī)護人員是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患者身上,并且對患者和他所說的話感興趣。聽,不僅僅需要耳朵。用心傾聽要做到“五到”,不僅要“耳到”,更要“口到”(聲調)、“手到”(用肢體表達)、“眼到”(觀察肢體)、“心到”(用心靈體會)。有效的傾聽不僅包括接收和感知信息,而且包括及時給予回應,并在患者知情的前提下,簡要做一些記錄,表明傾聽是有效的。
2.5 細悟非語言信息 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認為,交談的雙方相互理解38%來自語調,55%來自非語言,只有7%來自語言[4].非語言性溝通不但能傳遞信息,還能增進語言表達的效果,促進護士與老年人的情感共鳴[5]。非語言聲音,如音量、音調、哭、笑、停頓、咳嗽、呻吟等,往往可以揭示溝通者的情緒、態(tài)度。如贊揚他人時,說話者音調較低,語氣肯定,則表示由衷的贊賞;而當音調升高,語氣抑揚時,則表示刻薄的諷刺或幸災樂禍。有些情境下,非語言聲音所表達的實質性內容要多于語言信息,醫(yī)護人員要注意鑒別和傾聽。
2.6 拉回跑偏的話題 家訪過程中,由于良好的護患關系和輕松的訪視環(huán)境,有時溝通的話題難免會偏離家訪的主題,那么如何打斷?首先,要判斷患者所敘述的話題是否和要進行的談話主題真的無關,然后在總結、順承原有的話題后,在原有話題和談話中心之間找到相應的橋梁,順著這個橋梁緩和地過渡到談話的主題。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接觸性的幫助(飲水、輔助翻身、稍微活動)來緩解打斷過程中的尷尬和突然。居民的搖頭、嘆息、愁眉、流淚等,都暗藏著語言所沒有表達出來的情緒和心理狀況,而醫(yī)護人員的微笑、點頭、握手等也具有語言所不能力及的功效。
3、體會
在飛速發(fā)展醫(yī)學模式改變的今天,在新的醫(yī)學模式中,護理工作者的任務和職責不斷擴大,社區(qū)護理是未來護理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5]。作為一名社區(qū)護 士,我們不能只注重護士的各項操作技能,而忽視了病人的需求,只有掌握了與病人的溝通知識和技巧,才能贏得醫(yī)療市場。特別是在社區(qū)中進行的家庭訪視護理,有效的溝通需要我們社區(qū)護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總結,從而提高訪視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林菊英.社區(qū)護理[ M]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8.65.
[2] 蓋小榮, 趙冬艷.改善人際溝通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交流能力[ J] .中華護理雜志, 2002 , 37(2):135.
[3]威廉·科克漢姆(美).醫(yī)學社會學[M].7版.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1664.
[4]揭海燕.淺談護患溝通的必要條件.健康心理學雜志護理學???000,8(9):110
[5]莫金妹,葉錦芳,關秋華,等.健康教育的基本溝通技巧.健康心 理學雜志護理學???,2000,8(9):99
[6]方玉桂,楊玩華. 我國內地社區(qū)護理的困擾與對策[j]. 中華護理雜志,1999,34(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