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
【摘要】急診科是醫(yī)院為病人全天候開放的“生命通道”, 是一個病人病情重、突發(fā)事件多、工作量大、醫(yī)患糾紛多、風險大的科室,急診科護士面臨工作壓力在心理、生理上均不同程度的損傷。通過對急診科護士的工作壓力分析、探討,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及知識技能的培訓,提高護士的防范意識,避免和減少護理糾紛的發(fā)生,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
【關鍵詞】:急診護士;壓力;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409-01
工作壓力是工作環(huán)境的要求與人的反應能力之間不平衡所致,當人體不能從各方面應對或減輕工作壓力源時就會出現工作壓力[1]。近年來,國外學者對醫(yī)護人員身心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表明,護士人群的身心健康很不樂觀,危害護士身心健康因素普遍存在[2],他們通過調查提出了“心身耗竭綜合征”這一概念,Maslach將其定義為:一種心理能量在長期奉獻給別人的過程中被索取過多,而產生以極度的心身疲憊和感情枯竭為主的綜合征,并且產生自卑,厭惡工作,失去同情心。究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急診科護士面臨的工作壓力
1 . 1 工作強度大 急診科是集院前、院內急救、留觀、門診輸液、注射等于一體的科室,護士工作的隨機性強,就診高峰無法預料,而每班的護士人數相對固定,如同時處理多個病人,則要求護士在短時間結合個體情況, 綜合判斷,對患者進行分診處理、 樣本采集以及搶救治療和文件記錄,不能有任何紕漏,繁忙的工作往往使護士大腦和身體處于高度緊張運轉狀態(tài)。加之急診夜班頻繁,夜班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精神不能放松,始終處于緊張狀態(tài),久而久之導致身體不適,健康受損。
1 . 2 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 急診科是個24小時為病人開放的場所,工作氛圍差,各種嘈雜聲以及急救設備的報警聲、急救車的鳴笛聲等,均可對護士造成負面影響。再加上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等許多致病因時間緊急而不能有效隔離,擁擠的工作空間以及難聞的氣味都是急診科護土不得不應對的環(huán)境因素。
1 . 3人身安全 急診科病人大多病情危,急,重,病情變化快,家屬普遍存在急躁、憂慮、恐懼心理,希望立刻得到及時、周到的救治服務,一旦護士滿足不了他們的要求,容易出現過激行為。據香港醫(yī)學院、香港大學對420名護士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到語言攻擊占72%~80%,身體襲擊占45%。因此,在醫(yī)院缺乏報警裝置和保安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情況下,急診室暴力容易發(fā)生。
1 . 4 護士年輕化及綜合素質 急診科是反映醫(yī)院綜合水平的窗口,工作涉及面廣,病人病情常常較危重,病情復雜,并且搶救病例多,所以對急診科護士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然而急診科護士普遍年輕化,高年資護士明顯不足 。低年資護士由于工作年限短,對于復雜病情的判斷、特殊事件的應急處理等方面的能力欠缺,這給年輕護士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1 . 5各類職業(yè)損傷的壓力 急診科位于救死扶傷的最前線,急診科護士遭受到各種職業(yè)損傷壓力更大。第一是機械損傷,護士在搶救配合及緊急止血、清創(chuàng)縫合過程中,遇見躁動不安的患者或一時的疏忽大意, 都有可能被刺傷或扎傷造成疾病的感染, 特別是傳染性疾病, 嚴重影響護士的身心健康; 第二是血液體液的污染。護士在每天工作中, 都會接觸到各類外傷患者, 在無法預知的情況下, 直接接觸血液, 還有在緊急氣管插管或吸痰過程中, 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 第三是射線的污染,護士在護送患者檢查過程中, 一些危、重患者往往需要監(jiān)護在旁, 受到大量射線的污染, 引起頭痛、疲勞及免疫力的下降。
2 緩解急診科護士工作壓力的對策
2. 1 做好急診科護理人力資源調配 在當前醫(y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下,護理部要優(yōu)先考慮急診科護理人員的資源配備, 盡量增加急診科人員的數量,從人力上保證急診護士能夠有一個合理的工作強度 。 其次,要充分考慮急診科的特殊性,在人員配備時注意知識結構的合理調配、人員老少的協調搭配和適時輪換的政策, 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使急診護士心理的壓力和生理上的不適能得到適時的緩沖和調整 。
2. 2改善工作環(huán)境 首先應為急診科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工作、便于搶救、診治、布局合理的工作環(huán)境,精簡就診流程、放置醒目的標識、使急診患者就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流程清晰明了,另外要增加基礎設施,改善急診就醫(yī)環(huán)境,病人多時安排保安維持現場秩序[3],避免混亂,并力爭把各種噪聲降到最低;設立護士休息室,配備必要的生活設備,改善休息環(huán)境,讓護士能夠放松,緩解壓力,消除疲勞。
2. 3 加強護士的層流管理以及專業(yè)技能培訓 護士的分層使用,可以充分發(fā)揮護士的主觀能動性,利用自身的知識滿足不同層次患者的需要,從而提高整體護理水平,也使護士的自身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另外為提升急診急救護士的整體素質 , 就要不斷加強??谱o理知識培訓和崗位練兵活動 。 一方面為了滿足護理工作需要, 提高疾病救治成功率; 另一方面崗位練兵可以使低年資護士的護理操作技術不斷地嫻熟, 能為患者贏得寶貴時間, 擴大救治成功率 。2. 4 實施對護理人員安全保障的措施 首先,要在急診科安排24h專職的保安人員,保證在急診工作繁忙時和有突發(fā)事件時,保安人員協助維持就診秩序,確保急診工作順利進行。配備各種防護設備及防護用品,制定護士自身保護的相關措施,對傳染病患者及時轉入傳染科。定期對急診科醫(yī)護人員進行體檢和給予預防接種[4],提高機體免疫力,盡量減少和杜絕職業(yè)損傷對護士健康所帶來的傷害。
2. 5 在工作中講求溝通技巧 良好的護患關系在防范糾紛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因此年輕護士要注意加強溝通,多與患者交流, 了解患者所需, 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問題, 給患者及家屬以人文關懷, 充分體現護士的愛心和責任心從而建立良好關系 。
2. 6提高護士的心理防御機制 護士自己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釋放自身的壓力。工作中要善于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面對壓力,應選擇積極的應對方式,找到正確的解壓方式,如向家人、親朋好友宣泄,參加社交娛樂活動等。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應對能力,學會自我安慰,寬容他人,尋找正確的壓力釋放渠道。醫(yī)院設立心理咨詢機構,讓護士的壓力得到良好的釋放及得到正確的引導。
3 小結:
綜上所述,急診工作的勞動強度大、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各類職業(yè)損傷、護士年輕化,是急診護士工作主要的壓力源。因此,加強對急診護士心理壓力產生原因的重視,改善工作條件,加強護士專科知識培訓,確保護士人身安全,改善護患關系,以減輕護士壓力,最終達到提升護理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金靜芬. 流程管理在急診護理管理中實施與效果評價. 中國護理管理, 2010, 10: 7.
[2] 沈紅, 陳湘玉, 黃萍, 等. 急診急救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建設實踐與效果. 中國護理管理, 2010, 10: 8.
[3] 楊筱多,姜亞芳,李春,等.綜合醫(yī)院護士遭受工作場所暴力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中華護理雜志, 2009, 44(10): 877-881
[4]王曉云.急診科護士職業(yè)損傷危害因素及防護[J].全科護理,2009,7(5C):1381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