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燦飛
【摘要】 目的:探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老年冠心病護理體會。方法:收集近3年我科900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選出450例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定義為干預組,干預時間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為止,余下450例病人定義為對照組,不進行心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焦慮、抑郁量表評分,評價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滿意度(滿分10分)。結果:研究組和對照組術前焦慮、抑郁量表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術后焦慮、抑郁量表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本次研究認為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減輕老年冠心病術后焦慮抑郁不良情緒,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
【關鍵詞】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老年;冠心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R654.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424-02
冠心病是嚴重威脅人們健康的疾病。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冠心病的死亡率逐漸降低。但有大量研究[1]指出冠心病介入術后病人有很高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此類情緒將嚴重影響病人術后的康復及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因此本次研究目的為將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圍手術期護理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收集近3年我科900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選出450例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定義為干預組,干預時間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為止,余下450例病人定義為對照組,不進行心理干預。干預組平均年齡(52.9±14.5)歲,男性230人,女性220人;對照組平均年齡(53.7±16.2)歲,男性240人,女性210人;2組人員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所有研究對象均簽定知情同意書,保密知情書,通過醫(yī)院倫理道德委員會的批準、核實。
1.2 入選標準及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1)就診時生命體征平穩(wěn),患者入院后及在治療過程中血壓平穩(wěn)。(2)每個研究對象的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量表 (MMSE) 總分≥27 分,排除認知功能損害者,不能配合護理人員工作者。(3)冠心病的診斷依據中華醫(yī)學會心臟內科學分會關于冠心病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 :(1)入院時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的患者。(2)入院有各種急性、慢性感染,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藥物有過敏、惡性心律失常者。
1.3 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患者一般入院時病情重,疼痛時間長,加上患者文化水平低,對冠心病介入術缺乏認識,加重焦慮、抑郁不良心理,因此護士要及時向患者提供冠心病介入術信息,解釋冠心病介入術必要性,將術中可能的并發(fā)癥告知患者,消除病人不良情緒。(2)皮試準備 冠心病介入存在出血危險,術前要詳細詢問患者近期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潰瘍可能,術前盡快完善實驗室檢查如凝血功能、血常規(guī)等,做好備皮,碘過敏試驗。注意患者是否發(fā)生低血壓、面色蒼白等皮試過敏反應。(3)護理人員陪同患者進行冠心病介入的手術室途中,要備好急救物品,保持靜脈管道、吸氧管通暢,保證抗心律失常藥物滴速,防止藥液外滲。
1.4 術中護理 護士要嚴密監(jiān)測各種數據做到以下幾點:(1)備好術中手術物品,如:心電監(jiān)護儀、起搏器等,備好搶救藥物,如:多巴胺、阿托品、異搏定、利多卡因 胺碘酮等;(2)術中主動配合,護理記錄要及時;(3)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傾聽病人主訴,發(fā)現病人不適。
1.5 術后護理 (1)加強健康教育,醫(yī)護人員向解病人耐心解釋病情變化,尤其是冠脈介入術后的注意事項以及康復活動要點,取得病人的信任。(2)在術后查房過程中,用高度的人文關懷安撫患者的心理,減少病人對手術及術后病情加重的擔憂。(3)術后多次與患者促膝長談,開導患者拋去思想擔憂,去除擔心支架跌落的憂慮。(4)對患者采取國際廣泛采用的放松療法,調節(jié)情緒,降低基礎心率,如:每天做深呼吸,每次30分鐘,每日5次,用以擴大肺活量,增加回心血量。(5)根據患者基礎情況,判斷不同病人身體狀況,制定合理運動量。如進行小強度室內行走,以無胸痛、胸悶為最佳,對于不能耐受下地運動者,在病床上進行雙腿蹬踏,雙手揮動運動,做到一日多次;護理人員嚴格檢測患者血壓、心率,為后續(xù)活動指導科學的數據;患者在每日運動中無明顯不適,可每日放寬運動適應癥,必要時邀請家屬共同參與;也可在活動房間進行打太極拳、活動健身器材。(6)定期組織病友交流病情發(fā)展,互相開導,增進交流,使良性情緒傳遞,很大程度上去除焦慮抑郁的危險因素。
1.6 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焦慮、抑郁量表評分,評價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滿意度(滿分10分)。
1.7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將資料錄入SPSS18.0軟件。所有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兩組均數的比較使用t檢驗。當P小于0.05時,判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研究組和對照組術前及術后焦慮、抑郁量表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和對照組術前焦慮、抑郁量表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術后焦慮、抑郁量表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和對照組術前及術后焦慮、抑郁量表評分
組別 焦慮量表評分 抑郁量表評分 護理滿意度(分) 術前(分) 術后(分) 術前(分) 術后(分) 研究組 52.7±15.2 30.2±8.7 51.3±16.2 27.5±8.4 9.5±0.5對照組 53.6±16.2 46.5±10.5 52.7±15.4 36.8±7.5 7.1±0.5t 0.18 6.42 0.39 6.38 6.35P >0.05 <0.05 >0.05 <0.05 <0.053 小結
我們本次研究發(fā)現研究組和對照組術前焦慮、抑郁量表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術后焦慮、抑郁量表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本次研究認為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減輕老年冠心病術后焦慮抑郁不良情緒,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2]。術前冠狀動脈介入術作為一種侵襲性操作對患者造成心理恐懼,家屬患者思想負擔重,對于支架植入術有眾多的擔憂,加重焦慮、抑郁情緒[3-5]。而經過護理干預后及時調整了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和降低術后并發(fā)癥,解除患者對疾病的擔憂與顧慮等負面情緒,很好地幫助病人減輕痛苦。因此,我們臨床醫(yī)生應該重視冠心病病人介入手術前后的焦慮抑郁情況變化,進行綜合干預,促進患者的心理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Zung BJ.Perception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ollowing a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Revised. 2014,5(6):172-178.
[2] 喬樹賓,高潤霖,陳紀林,等.補救性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治療急性心肌梗塞[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12):375 -378.
[3] 周薇,馮秀蘭.急診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加支架植入治療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J].現代護理,2012, 8(1): 27-31.
[4] 楊梅珍,陳首麗,周云勤,等.經皮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后體位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4(6): 624-625.
[5] 粱榕,楊燕寧,蔣巧蘭.補救性PTCA和支架植入術治療AMI的配合及護理[J].中華老年器質疾病雜志,2012,6(2):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