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士平
【摘要】目的:探討宮頸癌的臨床診斷治療方法。方法:對46例宮頸癌患者行手術治療,回顧性分析臨床資料。結果:46例患者手術順利,術后并發(fā)腸梗阻1例,尿潴留1例均經(jīng)保守治愈。結論: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是預防宮頸癌發(fā)生的關鍵,診斷明確后依據(jù)患者個體化病情決定治療方案。
【關鍵詞】宮頸癌;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2-0340-02
宮頸癌是全球婦女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僅次于乳腺癌而居于第二位,在發(fā)展中國家尤為常見,位居各種惡性腫瘤之首[1][1]。與其他惡性腫瘤相比,若能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宮頸癌預后良好,,宮頸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已大大提高[2],Ⅰa、Ⅰb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可達80%~100%[3]。我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46例宮頸癌患者,現(xiàn)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46例患者,年齡38~73歲之間,平均年齡53.5歲;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33例、腺癌11例、腺-鱗癌2例;分期:Ia期 6例、Ⅰb期13例、Ⅱa期21例,Ⅱb期6例;對符合陰道鏡檢查適應癥者行陰道鏡檢查,在陰道鏡下異常部位取活檢行 組織病理學檢查,最后經(jīng)病理學確診為宮頸癌。
2結果
46例患者手術順利,術后并發(fā)腸梗阻1例,尿潴留1例均經(jīng)保守治愈,隨診1年無復發(fā)病。
3討論
3.1宮頸癌的病因 目前宮頸癌的確切病因不明。根據(jù)普查和臨床資料分析,發(fā)病似與早婚、早育、多育、性生活紊亂及慢性宮頸炎有關。近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生殖道皰疹Ⅱ型病毒(HSV-Ⅱ)及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人類巨細胞病毒(CMV)感染可能為宮頸癌的特異性致病因素,亦有人認為突變精子的異常DNA進入宮頸上皮細胞的染色體可誘發(fā)腫瘤形成。
3.2診斷 ⑴臨床表現(xiàn):陰道出血及白帶增多是其主要癥狀。最早表現(xiàn)為性交后和雙合診后少量出血,稱接觸性出血。任何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特別是在絕經(jīng)期后,都必須引起注意。白帶呈水樣,黃色或白色,有腥臭味。晚期癌則出血甚多,白帶稀膿樣,有惡臭。疼痛是晚期癥狀。因盆腔神經(jīng)受癌瘤壓迫,引起下腹痛和腰腿痛。其它晚期癥狀隨癌瘤侵襲的范圍而有所不同。如盆腔淋巴管受壓,可出現(xiàn)下肢水腫:宮旁組織受侵時,可壓迫輸尿管致腎盂積水,波及雙側時將引起尿閉;轉移至膀胱或直腸時,將出現(xiàn)各該器官的刺激癥狀,最近可潰爛成尿瘺或糞瘺。此外常見貧血、感染及惡病質;⑵細胞學檢查:凡遇可疑病例,如宮頸接觸性出血或糜爛較重、久治不愈者,應作宮頸刮片查瘤細胞。如發(fā)現(xiàn)癌細胞或核異質細胞應進一步行宮頸活檢。宮頸癌普查時,多采用此法進行篩選。我國目前使用的巴氏Ⅴ級宮頸細胞學分類逐漸被伯塞斯達系統(tǒng)(TBS)的宮頸細胞學分類取代。目前多采用的是伯塞斯達系統(tǒng)的宮頸細胞學分類。TBS 的宮頸細胞學分類主要為: 低度鱗狀上皮內瘤變(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瘤變(HSIL)、未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未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腺細胞(AGCUS) 等。細胞病理學陽性診斷有:ASCUS、LSIL 、HSIL及鱗癌;⑶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可將宮頸放大16~40倍,可更仔細地觀察宮頸上皮的改變,并可看到鱗柱上皮交界處。在陰道鏡指導下作活檢,可提高準確性。看不到鱗柱上皮交界處時,應作宮頸管搔刮,將亂出物送病檢;⑷宮頸多點活檢組織學檢查:常規(guī)采用3、6、9、12點, 以防漏診。病變嚴重者多取材于病變最嚴重的部位。病變回報的結果可以是:慢性宮頸炎、宮頸濕疣、宮頸上皮內瘤變Ⅰ、Ⅱ、Ⅲ級和原位癌(CIS) 。此項檢查的特點是:定位準確,但不能覆蓋宮頸全貌;⑸ 宮頸錐形活檢:將宮頸作錐形切除。術前應先作陰道鏡確定病變部位,亦可作碘試驗。切除的標本應作連續(xù)病理切片以除外浸潤癌。作為診斷性宮頸錐切的適應證:①宮頸細胞學檢查陽性,陰道鏡檢查陰性或不滿意。②宮頸管刮取術陽性或不滿意。 ③宮頸細胞學、陰道鏡檢查和活檢三者不符合或不能解釋其原因。④病變面積大,超過宮頸1/2 者。⑤老年婦女鱗柱狀上皮交界在頸管內或病變延及頸管。 ⑥懷疑宮頸腺鱗癌。⑦宮頸活檢為微小浸潤癌。⑧懷疑或不能除外浸潤癌;⑹影像學檢查:能夠檢測宮頸及其腫瘤的血流信號的二維和三維超聲多普勒的出現(xiàn),極大地提高了宮頸癌術前分期的準確性。袁志仙[4]研究表明三維能量多普勒超聲可以作為一種通過定量檢測早期宮頸癌內部血流,為宮頸癌的早期診斷提供新的診斷信息的新方法。CT有較高的空間分辨率, 能清楚顯示盆腔腫塊大小、數(shù)目和密度,且形態(tài)直觀,已廣泛應用于宮頸癌的診斷和治療,但是,CT平掃對于宮頸癌轉移淋巴結的敏感性較差,隨著CT技術的發(fā)展,多排螺旋CT掃描為淋巴結轉移的評價提供了更好的分辨條件[5]。MRI在宮頸癌的診斷和分期方面明顯優(yōu)于臨床、超聲及CT檢查,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是目前宮頸癌診斷及分期的最佳方法。
3.3治療 宮頸癌的治療原則:強調個體化,根據(jù)患者的臨床分期、年齡、一般情況、腫瘤相關因素等決定治療方案,旨在增強治療效果,提高生存質量,減少并發(fā)癥。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及綜合治療。其中主要是手術和放射治療。 ⑴不典型增生:輕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可予觀察,每半年作宮頸刮片或活檢。亦可行冷凍、電熨或激光治療。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考慮行全子宮切除術,如需保留子宮,可行宮頸錐行切除,術后加強隨訪;⑵原位癌:可行全子宮切除術,同時切除1~2cm的陰道壁。年輕患者可保留雙側卵巢。需保留生育功能者亦可酌情作宮頸錐形切除術,術后加強隨訪;⑶早期浸潤癌 治療原則上同原位癌。手中如發(fā)現(xiàn)盆腔淋巴結腫大,應作活檢,如有轉移,須作廣泛性子宮切除并清掃盆腔淋巴結;⑷浸潤癌:根據(jù)癌瘤的病理性質、臨床分期,對放射線的敏感性以及患者的年齡、體質等采用手術、放療或手術和放射聯(lián)合治療?;熆勺鳛橥砥诎┑墓孟煼?。
參考文獻:
[1] Snijders PJ,Steenbergen RD,Heideman DA,et al.HPV-mediated cervical carcinogenesis: concept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J Pathol, 2006,208(2):152-164.
[2]尚麗新. 宮頸癌的診治現(xiàn)狀及預防[J].人民軍醫(yī),2010,53(4):297-298.
[3]Randall ME,Michael H,Ver Morken J,et al.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Gynecologic Oncology[M].4th ed.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5:743-805.
[4]袁志仙. 三維能量多普勒超聲在宮頸癌診治中的應用研究[D]. 軍醫(yī)進修學院解放軍總醫(yī)院,2010.
[5]梁海霞,陳必良. 影像學檢查在宮頸癌診治中的應用進展[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11,14(5B):1523-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