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工程清單全過程造價管理,主要是基于工程量來就整個施工過程進行管理的行為,可以更好的避免各因素造成的造價變動。本文對工程清單模式造價管理進行了概述,并結合實例對基于清單模式的全過程造價管理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工程清單;造價管理;全過程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多項因素會對造價造成影響,就施工現(xiàn)狀來看,傳統(tǒng)的定額計價管理模式逐漸不能滿足實際發(fā)展需求,需要結合現(xiàn)狀來對造價管理進行更新研究。工程清單模式下的全過程造價管理,是以工程量作為對象,建立起更適應市場發(fā)展的管理模式。想要真正將清單模式全過程造價管理落實到位,必須要了解其所具有的特點以及功能,然后結合工程建設特點來確定相應的管理行為,爭取不斷降低各因素對工程造價產(chǎn)生的影響。
一、清單模式造價管理概述
工程造價主要由將物資消耗、人工支出以及項目利潤組成,在進行管理時就需要從整體上來進行分析,結合工程施工特點,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各環(huán)節(jié)消耗,爭取有效提高工程建設綜合效益。第一,物資消耗,主要包括設備消耗、建筑材料消耗以及各零部件消耗等,是實現(xiàn)價值轉移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第二,人工支出,即為參與工程建設的所有人員支付相應的報酬,如設計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施工人員的工資、獎金以及福利等[1]。第三,項目利潤,即所有環(huán)節(jié)消耗后,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一般為施工單位最后的凈利潤。對工程建設來說,物資消耗與人工支出是構成施工造價的主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商品所具有的價值。
而在清單模式下對工程造價進行全過程管理,即以設計施工圖為依據(jù),明確各分項的名稱、施工所需物資以及施工技術等信息,在滿足招標規(guī)定的基礎上對項目進行編制。此種造價管理方式與傳統(tǒng)的定額計價模式相比,主要是通過工程量的變化來對造價進行控制,并按照清單投標人自主報價進行評審定價的方法。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從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以及驗收階段進行管理。
二、工程造價管理重點注意問題
1.加強概算管理
對于工程的造價概算一般情況下會以工程圖紙為依據(jù)來進行計算,這就決定了圖紙對概算效果產(chǎn)生的影響,很容易因為圖紙的缺陷造成概算與實際值的偏離。在清單計價背景下工程造價管理想要避免此類問題的發(fā)生,就需要從根本上采取措施,即做好設計管理,保證所有用于設計的數(shù)據(jù)都來自于工程人員的實際勘測,并且要在造價合理的原則下進行設計,避免應用消耗過大的資料或者工藝等,降低后期正式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三超”問題[2]。
加強造價控制
在工程建設全過程造價管理中,又以施工階段最為主要,利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對各分項采取精細化管理。但是從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施工階段反而是造價變動情況最大的,主要是因為施工單位不能良好把握質量、進度以及造價之間的關系,將管理重點落實到質量上,導致造價不斷增加。并且在施工階段,很容易因為管理行為不當產(chǎn)生變更問題,而造成造價提高,如果施工階段內(nèi)造價不斷增加,并且要將總體消耗控制在預算范圍內(nèi),勢必會對其他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影響。
3.加強造價管理
與造價控制相比,在采取措施進行管理時,更主要的要提高各項配置的整合與利用效果?,F(xiàn)在大部分工程的施工企業(yè)以直線職能型結構的形式存在,造就了造價管理各部門與項目盈利之間的相互獨立,尤其作為工程管理與造價管理,目前仍處于時間維度上,并未體現(xiàn)在空間維度上[3]。
三、清單計價模式造價全過程管理措施
1.投資階段造價管理
在項目投資決策階段對工程造價進行管理,應做好不同建設方案的比較,并選擇最為合理的方案來開展投資。第一,確定投資方案。應結合工程建設特點,對各項數(shù)據(jù)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擬定不同的投資方案,并以獲取最大投資收益為目的,對各方案進行對比,確定不同方案的可執(zhí)行性,選擇能獲取最高收益的方案。第二,分析成本與規(guī)模。即從設計方案的規(guī)模與成本角度進行分析,提前對工程當?shù)厥袌鲞M行充分的調(diào)查分析,從政治、經(jīng)濟、市場以及技術等角度進行分析,從科學角度來判斷,并合理預計完工后的經(jīng)濟效益。例如某大型超市建設工程的投資決策階段,要求設計方案編制人員要對項目各信息進行充分了解,從投資環(huán)境、建設規(guī)模、施工條件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并對項目投資進行了合理的預測,并以獲利為目的確定項目建設具有較高的可實施性。工程建設后,因為占據(jù)城市方位比較好,周邊居民區(qū)集中人流量大,超市經(jīng)濟效益比較可觀。
2.設計階段造價管理
在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必須要保證主設計單位具有專業(yè)資質,確保設計方案具有較高的先進性與可行性,避免后期因為設計不合理而重新修改??梢苑e極推行限額設計,要求在進行方案設計時,不但可以保證基礎功能的實現(xiàn),同時還可以在限額的條件下進行設計,減少后期存在的變更問題,將工程總投資控制在預算范圍內(nèi)[4]。另外,為保證方案設計的合理性,還可以在設計人員中引入風險機制,將獎懲制度貫徹到底,將方案最終設計結果與績效掛鉤,以此來提高其對設計工作的重視。同時,還應保證造價人員參與設計工作,保證方案合理性與適用性,避免為過分追求功能而選擇新型技術或者材料而使得造價增加。例如某企業(yè)建設廠房,在設計階段了解到工程建設主要目的是用來存放材料,設計出混凝土結構與鋼結構兩種廠房模式,其中鋼結構單層廠房造價基本為900元/m2,建設所需工期為60天;框架單層廠房造價為1200元/m2,建設工期為75天。通過對兩種施工方案的對比,最終確定項目基礎下部結構為混凝土形式,而地上1.8m以上為鋼結構形式,這樣不但可以滿足功能需求,同時也有效的降低了造價。
3.招標階段造價管理
施工階段所需造價比較多,為實現(xiàn)對造價的有效控制,應從幾個方面來采取措施:第一,圖紙會審。即在正式施工前,組織所有人員均參加圖紙會審,包括施工單位、設計單位以及管理單位等,對圖紙中存在的不合理進行完善。第二,審核建筑材料。以招標文件為依據(jù),對建筑施工所需材料進行審核,保證材料質量滿足建設需求,避免出現(xiàn)以次充好的問題。應提前對市場材料價格進行調(diào)查,管理與指揮部門要聯(lián)合簽訂建筑材料定價單,作為后期工程結算依據(jù)。第三,減少變更。施工過程中經(jīng)常會因為變更而導致造價增加,針對此要保證所有施工行為都滿足規(guī)范要求,在變更前要提交申請,由建設單位審批后才可變更,并保證可以將造價控制在預算范圍內(nèi)。
4.竣工結算階段造價管理
第一,核準工程量。對未完成或者超出的工程量進行精核查,并以增減工作量乘以合同規(guī)定單價,來對工程造價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第二,實際計算。對于超出的工程量,要以實際建設工程量為準來計算,例如合同與工程實際情況相似,在計算時就可以按照實際工程量與單價相乘的方式對工程造價進行調(diào)整。而如果合同與工程內(nèi)容不同的情況,應以承包商與投資單位所簽合同為依據(jù),利用提前規(guī)定的定額計算,對工程造價做出合適的調(diào)整。
結束語:
工程造價是工程建設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在實際管理時應結合工程建設特點,利用清單計價模式所具有的優(yōu)勢,對傳統(tǒng)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yōu)化完善,將實際造價控制在預算范圍內(nèi),提高工程建設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 趙陽.清單模式下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
[2] 儲亞云.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
[3] 劉佳.基于工程量清單的工程造價管理研究[D].南華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