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杰
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fā)展的命脈,是學校管理的核心內容,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本是提高教育質量。多年來,我校始終圍繞學?!鞍l(fā)展至上”的辦學理念,提出了“用教師發(fā)展保質量,用課堂教學保質量,用課改教研保質量”的三大保質觀。有了以上三個方面的舉措,我校的教育發(fā)展步入了快車道,我校教育的這片天空也迎來霞光萬丈的可喜景象。
一、教師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點
“一所學校惟有擁有一流的教師,才能辦成一流的學校,才能實現(xiàn)一流的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可見,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為此,學校要立足于發(fā)展就必須著眼于教師的成長,可以說教師的成長是學校工作的永恒主題。
1.學習進駐生活,促進教師持續(xù)發(fā)展
“只有學習精彩,生命才會精彩;只有學習成功,生命才會成功?!泵鎸W習內容的無限、學習時間的有限,全校教師都應把學習視為職業(yè)生活的迫切需求,在辛勤耕耘的同時,莫忘給自己“充電”。多年來,我們始終要求教師讀讀專著,翻翻教學雜志,做做讀書筆記,瀏覽教學網(wǎng)頁等,從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2.請進來走出去,加強教師交流學習
幾年來,我們積極進行校際教研活動,積極參加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各類培訓或教研活動,積極參與教師學習培訓三年行動計劃中的各類外出學習活動等。對于這些活動,我們始終當作常規(guī)工作來抓。每次活動結束,參與教師都要寫好學習心得,參與教師回校后都要上好匯報課,開好學科研討會。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最終切實實現(xiàn)我校教師教育理念、教育行為的良性轉變。
3.搭建展示平臺,開展系列教學活動
為適應課改要求,多年來我們始終按計劃定期組織各類教學活動,積極開展系列聽評課活動。我們要求教師積極準備,以最佳的教學狀態(tài)顯示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要求教師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凸顯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式轉變,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體現(xiàn)“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的教學內涵。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參與教師虛心受教,他們用“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審視每一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他們用自己的獨特視角對每位教師的教學做出自己的分析、評價,他們抱著學習、提高、進步的心態(tài)與其他教師進行教學理念、行為與認知的碰撞和交流。期間不乏精辟的言論、獨到的見解。
4.優(yōu)化校本培訓,提高教師教育素質
多年來,我們始終結合教育局的工作安排,結合我校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認真組織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在學習培訓過程中要求教師根據(jù)培訓內容寫出自己的學習體會,并能應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我們開展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堅持引發(fā)教師學習,就是為了教師在教育需求不斷變化的時代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二、課堂教學,提高教育質量的試金石
驕人的成績是學校樹立良好形象的重要“砝碼”,上乘的質量才能體現(xiàn)出為師者的才干、學識、水平和價值。多年來,我校始終關注課堂教學,努力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具體體現(xiàn)在三個階段:課前,課堂教學的序曲;課中,課堂教學的樂章;課后,課堂教學的延續(xù)。具體如下:
1.重視集體備課,做實教學課前準備
如果說課堂教學是一篇動聽而豐富的樂章,那么教師課前充分的備課就是這篇樂章的序曲。演奏好這篇序曲,就一定能實現(xiàn)課堂上思想的激烈碰撞,心靈的真誠交流,生命的精彩對話。為此,我們的做法是堅持集體備課制度。
(1)首先明確了集體備課的“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主備人,確定由教研部主任、備課組長具體主持集體備課活動,包組領導指導并參加各小組的備課活動。
(2)集體備課活動分為三步,主備人先向本組教師說課,本組教師共同研討,最終統(tǒng)一備課思路。備課組長向主抓領導提供初備稿和修改稿。第二步是教研部主任組織學科教師聽評主備人的課堂教學。第三步是教研部主任、備課組長組織教師研議,形成最終的課堂教學設計材料。并將材料上交學校,學校審批同意后,統(tǒng)一印制下發(fā)到每一位教師手中。
(3)編制出“校領導包組及主備人安排表”,學校依據(jù)安排表檢查各學科組集體備課的開展情況,并把檢查結果以及存在的問題在每周一教研部主任、備課組長例會上通報,以促進集體備課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
2.關注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課堂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是教師、學生通過自己的教育技能、學習方式探究、交流對擁有教育資源的認知、共鳴過程。它既是展示教師教學技能、業(yè)務學識的舞臺,又是測評學生學習方式、學習成效的試場。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把每一節(jié)課當成演練場、競技臺,那教學功效就會日見其增,不可估量。
3.規(guī)范作業(yè)批改,實現(xiàn)作業(yè)輕負優(yōu)質
布置作業(yè)對學生天經(jīng)地義,對老師則是責任和義務。作業(yè)既是課堂教學活動過程的重要補充,又是課后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對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的要求是:要扎實落實作業(yè)的“四精四必”制度,即精選、精編、精訓、精練,有發(fā)必收、有收必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組內所有作業(yè)必須經(jīng)過備課組長審核方能下發(fā)給學生。各備課組要精心設計好回練、分層作業(yè),進一步加強對學生《錯題集》的指導,在保證高效課堂的同時,保證學生高效作業(yè)。學生自習課、晚自習時間應由學生自由支配,把自主作業(yè)的時間還給學生,教師按規(guī)定下班進行個別輔導,不得全班集體占用,搞變相的加班加點。
4.組織質量檢測,做細教學質量分析
教學質量檢測是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態(tài)和教師個人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我校了解教學質量的基本做法。教學質量是立校之本。加強質量分析是確保教學質量穩(wěn)健提升的有力依據(jù)。因此我校十分重視教學質量的監(jiān)測和成績分析工作。學校對月考、期中、期末考試都進行電腦登分統(tǒng)計,統(tǒng)計分析有七類:一是各班級學生成績統(tǒng)計;二是各班級各科的平均分、優(yōu)秀率、及格率、尖子率統(tǒng)計分析;三是各班級各科分數(shù)段的統(tǒng)計分析;四是各班級各科在年級部平均分、優(yōu)秀率、及格率、尖子率、分數(shù)段的統(tǒng)計分析;五是學校年級部各班學生成績與外校同年級部學生成績的統(tǒng)計分析;六是年級部各班級各科成績與往屆各班級各科成績及幾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的類比統(tǒng)計分析;七是各班級各科學生在歷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試中的成績、名次的對比統(tǒng)計分析。我們要求教師在成績統(tǒng)計分析中明確存在問題的同時,要有行之有效的改進和解決問題的措施,以及時彌補、提高學生成績。
三、課改教研,提高教育質量的動力源
進行課程改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誰能實現(xiàn)課改教研的深層化,實效化,誰就能探索出一條“教育觀念新、教學方法活、學生訓練實、課堂效率高”的教改新路。為使我校的教育教學有新的起色,實現(xiàn)學校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必須得選擇課改,必須得去嘗試課改。幾經(jīng)調研,我們最終達成共識,在學科課改嘗試上一定要下足手筆,做實文章,一定要走出一條屬于我校特色的課改新路。我校的具體做法如下:
1.引進源頭活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幾年來,通過校際教研活動,通過參加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各類培訓、教研活動,通過積極參與教師學習培訓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外派學科教師遠赴杜郎口學習等,我校教師對生本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對生本教育的理念內涵有了更準確的定位。這些都為我校的教育教學引進了源頭活水,為我們的課堂教學點燃了星星之火,為我校開展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改革奠定了前提基礎。它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教師因循守舊、亙古不變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
2.凝聚全校之力,打造學校教學模式
(1)生本教育課改實驗邁出可喜的第一步
我們在學習、借鑒、論證的基礎上制訂了《生本教育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引領教師進行了相關的生本教育理念、課堂教學基本流程等的學習、培訓和研討。多次組織教師進行了相關的生本教育課堂教學的教學研討活動,各學科共同研討設計課堂教學導學案,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流程多次進行推敲論證,推選學科骨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嘗試。在此基礎上,學科全體教師研討評價,學習改進提升,以點及面,以個體帶動全體。初步形成了人人參與課改,人人研討課改,人人進行課改嘗試的良好局面。這就為我校的生本教育課改實驗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2)全力打造以生為本四段五環(huán)教學模式
為進一步適應教育改革與學校發(fā)展的需要,不斷探索增強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方法,我校在構建研究符合實際的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上進行了不倦的探索。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建立由學校領導、學科教研部主任、學科備課組長為主的生本教育課改領導小組,加強對生本教育課改實驗的組織與領導。
學以致用、邊學邊實踐。將所學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具體為:
①全面推開生本教育課改實驗。
②探討制訂生本教育課堂教學設計、備課方案和常規(guī)教學規(guī)定。
③積極開展生本教育課堂教學研討課、展示課、觀摩課、公開課等活動,在活動中研究構建出我校的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
④積極開展校際間的教研活動,讓校際教研成為構建符合我校實際的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催化劑。
⑤組編我校的生本教育課堂教學設計教案集,積儲我校的教育教研資源,為生本教育課改實驗的后續(xù)開展提供范例和案例。
⑥總結、反思生本教育課改實踐??偨Y、反思自己在生本教育課改實驗中的成功經(jīng)驗,存在的不足以及改進方向及措施?;蜥槍ψ约涸谏窘逃n改實驗中感觸最深的一點談自己的教育認知。
“教育只有階段,沒有終結,長效的教育需要我們長期不懈地努力?!薄俺煽冎淮磉^去,工作必追求完美”,我們深知工作中還有許多缺欠,仍需不斷努力。但我們堅信,定能在教育局領導、廣大教育同仁的引領和指導下,自強不息,奮勇爭先,我們的工作定能在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中更加燦爛輝煌。
參考文獻:
龐寶坤.談教師在提高教學質量中的作用.教育探索,2005(4).